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思考

时间:2022-09-24 07:37:54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思考

摘 要: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文章分析了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文章认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是:思想认识不足;基础建设薄弱;功能效果欠佳。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是:坚持民办公益;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依法办学;坚持传承创新。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39-03

一、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文化一词来源于古拉丁文,本是指“耕作”、“教习”、“开化”的意思[1]。在汉语中,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高等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高等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区别于其它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3]。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均起着重要且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环境因素,并以一种隐性机制对学校其他成员起着潜在的间接作用。同时,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对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也起着导向、规范和约束作用。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公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却甚少。从2008年以来,国内有些学者开始对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孔靓评估了校园文化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欠缺、校园文化活动单薄、校园制度建设滞后、校风不良等问题,并基于物质和精神文化层面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4]。至今似乎还没有国内学者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研究。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5]。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其校园文化建设受一系列复杂且动态因素所影响,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独立学院应当按照其特点和规律来建设适应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文章基于独立学院的办学体制和模式以及所处发展阶段,从理念视角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作初步思考。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评价

(一)思想认识状况

独立学院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除应当具有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与设备等“硬件”外,还应当具有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软件”。校园文化正是这种“软件”的反映。因此,校园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以优化育人文化环境。现阶段,独立学院往往重视“硬件”环境建设和教育教学以及行政管理工作,而忽略“软件”环境即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在实现育人功能和促进学院和谐发展中的特殊作用认识不足。极个别独立学院甚至违背校园文化建设规律,办学存在功利化、商业化倾向,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市场化特征,这不利于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促进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础建设状况

校园文化是独立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均重视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校园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实验室和图书资料以及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从总体上来看,独立学院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教学、行政、生活和体育活动功能区布局合理,基本满足了招生规模扩张的需要。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校园文化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独立学院内涵发展转型的需要。一是办学理念、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等校园理念文化还有待凝练,还没有形成适应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办学和育人文化体系。二是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少,校园文化场所不足,致使校园文化活动少,校园文化气息不浓,尤其学术文化和科技及实践教学文化缺失,还没有保障适应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校园文化设施。三是制度和组织文化建设还不能适应独立学院实现依法办学和实行民主管理的需要。独立学院章程有待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程序和工作运行机制有待加强,法人治理结构也有待优化。

(三)功能效果状况

先进的校园文化,对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科学研究以及履行社会服务等功能均起着促进作用。同时,对独立学院和谐校园建设和促进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总体上来看,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功能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所起作用及效果均欠佳。一是校园文化教育导向效果欠佳。独立学院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作用,营造了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毋庸讳言,当今独立学院还不同程度存在诚信文化意识薄弱、感恩文化意识萎缩、学风文化导向歪曲,敬业精神文化缺失、学术文化氛围贫乏、和谐文化意识淡漠、科学发展文化意识弱化等校园文化支流现象,校园文化所起的教育导向作用与效果欠佳。二是校园文化激励凝聚效果欠佳。校园文化可以激励和凝聚教师爱岗敬业,认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强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品德。但是,独立学院师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认同且稳定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行为规范,致使难以激发师生探索进取的开拓精神,难以激励凝聚师生对独立学院的荣誉荣、责任感和归属感。三是校园文化娱乐调节效果欠佳。许多独立学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发挥校园文化的娱乐调节功能,这对调节师生的工作和学习节奏,避免紧张情绪,增添生活情趣,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与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校园文化活动少,校园文化活动质量也不高,还难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娱乐调节功能。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民办公益

坚持民办公益,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高等教育包括民办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品,具有公益性。同时,又是一种基础性产业,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强调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毋庸置疑,独立学院要遵循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民办公益原则,切实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责任。一是要提高认识。独立学院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民办公益的办学指导思想,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独立学院应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要增加投入。一方面,要增加精力投入。独立学院要按照教学型类型办学定位,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积极构建适应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和模式,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增加经费投入。独立学院要遵循民办教育教学规律,增加校园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尤其应当增加学术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以推动学术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结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坚持育人为本

坚持育人为本,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独立学院是教学型学院,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校园文化对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立学院应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保障和提高校园文化的育人效果。首先,独立学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良好素养与品质。其次,独立学院要坚持能力为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学生发展个人兴趣和培养特长提供了文化环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独立学院要通过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尤其应当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文化活动,以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合作,以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三,独立学院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应当根据学生群体的特征,坚持齐抓共管的学风管理模式,把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重视考风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切实加强学习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努力营造学生相互督促和竞争的学习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坚持依法办学

坚持依法办学,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独立学院应当坚持依法办学,营造依法办学的文化氛围,构建依法办学的校园文化法制环境。一是要认真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及其它教育政策和法规,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学生、教师、院长和举办者的权益,从严治教,依法管理,主动接受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的监督,努力构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治文化环境。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独立学院要遵循民办高等教育规律,通过加强制度建设,逐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克服行政化倾向,克服公办高等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切实营造尊重学术自由的宽松学术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为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教职工参与监督等提供制度文化保障。三是要实行民主管理。独立学院要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让教职工代表参与董事会或理事会,落实教师和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独立学院要坚持以开放的视野,主动接受社会参与管理和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的评估,以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促进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坚持传承创新

坚持传承创新,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首先,独立学院应当开放办学,切实承担大学应有的文化使命,以国际视野和眼光传承古今中外尤其母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并借鉴和实践于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同时,应当对外来校园文化成果进行科学的选择,有效汲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尤其要预防消极校园文化的渗透,抑制低俗校园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使校园文化建设向健康高雅可持续方向科学发展,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其次,独立学院应当结合办学体制和办学定位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学生和教师群体特点,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总结和传承广大师生认同的校园文化,并逐渐形成特色和永恒的向心力,以激励教师、学生努力学习和工作,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第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除应当借鉴古今中外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外,还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问题,坚持改革与创新,尤其应当强化先进实践教学文化和应用学术文化建设,努力探索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潘懋元,吴丽卿,黄锦汉.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孔靓.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8(2):114-1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R],2008.

上一篇:帽子文化研究综述 下一篇:英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