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企业法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4 05:23:34

浙江省中小企业法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一、浙江省中小企业法务制度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这既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加丰富的竞争回报,也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风险。具体而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法务制度建设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法务形式问题。在中小企业的法务工作中,就存在着法律专业人员与非法律专业人员、企业内部顾问与外聘律师等主体之间的矛盾,造成企业内部工作混乱。如何正确采用合理形式来处理法律事务,如何选取适合本企业的最好的法务制度,合理的开展法务工作,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正确处理法律事务,至关重要,但这也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不知所措的问题。

其次是法律风险防范意识问题。在日常经营中,中小企业忽视缺少风险防范意识,在经营过程中通常不进行法律咨询论证,以交易结果为重,以盈利为重,不注重依法对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致使权利义务关系混乱,法律责任不清,导致发生纠纷后不能快速的寻求解决途径。而且,企业在对外交往中不注重考察对方资信和经营管理情况,这些都是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的表现,容易导致企业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给企业造成损失。

第三是企业整体法律素质问题。中小企业除了法务机制不健全、储备法务人才不足外,对于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有阻碍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律素质普遍不高。具体而言,阻碍企业经营管理者法律素质提高的存在的问题表现如下:首先,在法律基础及对相关问题的掌握上还欠缺准确性;其次,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不高,法律手段的运用则处于次要地位。

浙江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浙江的中小企业法务建设走在全国领先水平,但同样受上述问题的困扰。同时,由于地理、政策、经济结构的影响,浙江省中小企业的法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着特殊的一些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涉外经济活动法律支持不够。浙江作为出口大省,外贸占据了了经济活动很大的比重,但在国际贸易中,浙江省中小企业在企业组织和行为、企业交易行为、企业各项专业管理活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等几个方面都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不能很好的获取经济利益,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法律服务体系不健全。首先是融资和担保法律体系。尤其是随着金融危机以来,浙江省作为出口大省,人力、物资成本的加大,资金的短缺尤为明显。其次是创新法律体系。没有好的创新激励机制,缺少正确的创新法律支持,不能充分的发挥企业的潜能,不能使企业保持动力。

二、目前浙江省中小企业法务制度建设缺陷的原因分析

法律体制不健全。我国企业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企业没有成熟应对企业法律风险的机制,功能缺失严重。在我国,除了个别企业如华为从国外引进成套法务管理办法,按照国外企业的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以外,国内没有获得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渠道,缺乏研究的人员和较为系统的研究,各企业之间实质性可借鉴的经验交流很少。

法律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在目前的浙江省中小企业中,相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其它重大问题而言,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被大多数企业轻视或忽视。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国内法制环境的不完备、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企业的法律工作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浙江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法务制度的完善

重塑法律服务机构,确立基本模式。一是要重塑法律服务机构。发展浙江省中小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必须要在企业中设立法律事务机构,配备专职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人员,并将法律事务机构作为企业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其职责、定位及运行方式,同时,与律师事务所交流,确立常年法律顾问联系,必要时,要与国外的律师事务所建立联系,在国际经济贸易往来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要确立法律事务运行基本模式。主要是包括法律工作先期介入业务、常规业务标准化和制度化、开展法律公关工作等。

建立法律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联系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法律事务与公司业务已经高度地融为一体,观念上认为法律工作也是公司业务的一部分,是推动和保持业务发展及竞争力的手段,公司业务发展到哪里,法律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法律和业务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要同在。

建立企业法律培训制度,培养企业职工法律意识。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下,公司法律事务机构不仅要重视专职法律人员的培训,也要非常重视职工的法律培训。特别是对一些容易对外引起法律关系的岗位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下,公司法律事务机构不仅要重视专职法律人员的培训,也要非常重视职工的法律培训。

完善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浙江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充满活力,但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因为自身实力单薄,维权乏力,容易被侵权、受伤害,因此需要法律援助,完善技术创新服务法律制度、信用担保服务、法律制度信息咨询和管理培训法律制度和中介服务市场法律制度。首先,要完善技术创新服务法律制度。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为培育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当针对我国实际并结合国外在这方面的成功立法经验,完善我国技术创新服务法律制度。其次,要完善信用担保服务法律制度。当前,资金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就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第三,要完善信息咨询和管理培训法律制度。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力的限制,使得中小企业不可能像大企业一样,花费高额成本搜集大量法律、政策、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中小企业人员也很难获得管理培训的机会。因此,建立信息咨询和管理培训体系应该是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一个重点内容。最后,要完善中介服务市场法律制度。中介服务市场秩序是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市场主体的培育和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尤其在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竞争环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的中介服务市场法律体系的建立,维护自由、平等的竞争机制,维护服务市场秩序,为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司法厅、浙江省法学会2009―2010年度联合重点研究课题成果)

(汪彩华,1966年生,浙江桐庐人,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法。蓝纯杰,1987年生,浙江遂昌人,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上一篇:清除繁荣背后的隐忧 下一篇: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