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播种机与故障排除法

时间:2022-09-24 05:17:25

如何使用播种机与故障排除法

1.播前注意事项

1.1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后,不得倾斜,工作时应使机架前后呈水平状态。

1.2正式播种前,先在地头试播10-20米,观察播种机的工作情况,达到农艺要求后再正式播种。

1.3首先横播地头,以免将地头轧硬,造成播深太浅。

1.4播种时经常观察排种器、开沟器、覆盖器以及传动机构的工作情况,如发生堵塞、粘土、缠草、种子覆盖不严,及时予以排除。

1.5播种机工作时,严禁倒退或急转弯,播种机的提升或降落应缓慢进行,以免损坏机件。

1.6作业时种子箱内的种子不得少于种子箱容积的1/5;运输或转移地块里时,种子箱内不得装有种子,更不能压装其他重物。

1.7调整、修理、或清理缠草等工作,必须在停车后进行。

2.播种机的调整

2.1根据播种量的需要,通过更换链轮选择合适的转动比,大播种量用大转动比,小播种量用小转动比。

2.2播种量的调整。是通过改变排种轮的工作长度来实现的。将播种量调节手柄左右转动可改变排种轮的工作长度,播量调节手柄拨至“0”的位置,各排种轮工作长度为0。如不正确,可松开该排种轮和阻塞套的挡箍一起移至正确位置,再将挡箍的端面紧贴排种轮和阻塞套固定紧。根据播量需要扳动调节手柄至相应的播量,并拧紧螺栓固定播量调节手柄。

2.3开沟器入土深度的调整。开沟器是靠弹簧压力和自重入土的,弹簧压力越大,开沟器入土越深。应根据播种深度和土壤硬度改变弹簧的压力,调整合适的开沟深度。调整时,应使各弹簧的压力一致,使开沟器深度相等。

2.4排种舌的调整。根据种子颗粒大小不同,适当调节排种舌的开度,大粒种子排种舌开度应大,反之应小,调整后固定排种舌的位置。

2.5行距的调整。调整时,从主梁中心向两侧进行。行距以开沟器铲尖之间的距离为准。调整适当后拧紧螺栓。

2.6行数的调整。如需要少于播种机的行数时,应将多余的开沟器、输种管卸下,用盖种板在种箱底部盖住排种孔,再按需要适当调整行距即可。

3.播种机常见故障的排除

3.1整体排种器不排种。种子箱缺种,传动机构不工作,驱动轮滑移不转动。应加满种子,检修、调整传动机构,排除驱动轮滑移因素。

3.2单体排种器不排种。原因有:排种轮卡箍、键销松脱转动,输种管或下种口堵塞。应重新紧固好排种轮,清除输种或下种口堵塞物。

3.3播种量不均匀。作业速度变化大,刮种舌严重磨损,外槽轮卡箍松动、工作幅度变化。应保持匀速作业,更换刮种舌,调整外槽轮工作长度,固定好卡箍。

3.4种子破碎率高。作业速度过快,使传动速度高;排种装置损坏;排种轮尺寸、形状不适应;刮种舌离排种轮太近。应降低速度并匀速作业、更换排种装置,换用合适的排种轮(盘),调整好刮种舌与排种轮距离。

3.5播种深度不够。开沟器弹簧压力不足;开沟器拉杆变形,使入土角变小。应调紧弹簧,增加开沟器压力;校正开沟器拉杆,增大入土角。

3.6开沟器堵塞。精播机落地过猛,土壤太湿,开沟器入土后倒车。应停车清除堵塞物,注意适墒播种,作业中禁止倒车。

3.7覆土不严。覆土板角度不对,开沟器弹簧压力不足,土壤太硬,应正确调整覆土板角度,调整弹簧增加开沟器压力,增加播种机配重。

3.8漏种出现的故障:输种管阻塞脱落;输种管损坏;土壤湿粘,开沟器阻塞;种子不干净,堵塞排种器。在合适条件下播种;将种子清洗干净。

3.9播种机的保养播种机在结束一个季节的作业后,需长期存放保管,以备来年使用。对播种机的保管应做到以下几点:

3.9.1播种机各部位的泥土必须清除干净。将种肥箱的种子和肥料清除干净。特别是肥料箱,要用清水洗干净、擦干后,在箱内涂上防腐涂料(塑料箱除外)。

3.9.2检查播种机是否有损坏和磨损的零件,必要时可更换或修复,如有脱漆的地方应重新涂漆。

3.9.3新播种机在使用后,如选用圆盘式开沟器,应将开沟器卸下,用柴油或汽油将外锥体、圆盘毂及油毡等洗净,涂上黄油再安装好。如有变形,应予以调平。如圆盘聚点间隙过大,可采用减小内外锥体间的调节垫片的办法调整。

3.9.4将土壤工作部件(如开沟器、筑畦器等)清理干净后,涂上黄油或废机油,以免生锈。

3.9.5播种机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或棚内,避免露天存放。存放时应将机架支撑牢靠,开沟器、覆土器应用板垫起,不要直接与地面接触。

3.9.6播种机上橡胶或塑料的输种管、输肥管等应取下擦干净后捆好,装入箱内或上架保管。可在管内灌入沙子或塞入干草等,避免挤压、折叠变形。

3.9.7播种机在长期存放后,在下一季节播种开始之前,应提早进行 维护检修,使机具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作者单位:166300黑龙江省林甸县农机安全监理站)

上一篇:浅谈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下一篇:温室黄瓜的栽培管理及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