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缺素症的防治方法

时间:2022-06-06 02:47:44

大豆缺素症的防治方法

大豆正常生育需要对氮、磷、钾养分要求较多,其次为钙、硫、镁和微量元素钼、硼、锰等。自分枝期起,对氮的吸收与积累随着植株的增长而逐步增加,鼓粒期达到最大;磷的吸收高峰在分枝期-结荚期,幼苗到开花期吸磷量不大,但对全生育期的影响很大。生育前期吸钾较多,结荚后吸钾达到高峰。

1、缺铁:大豆缺铁的早期症状是上部叶片发黄并有点卷曲,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缺铁时,新长出的叶片包括叶脉在内几乎变成白色,而且很快在靠近叶缘的地方出现棕色斑点。老叶变黄枯而脱落。

防治方法:常用硫酸亚铁作根外追肥,浓度为0. 2%―0.5%,亩用60公斤溶液喷施。

2、缺镁:生长早期缺镁,叶片上主要叶脉间的部分先变成淡绿色,再变成深黄色,并出现棕色的小点,老叶尤其明显。但叶基部与叶脉附近仍保持绿色。后期缺镁,叶边缘向内卷曲并由边缘向内逐渐变黄,以致整个叶片变成青铜色。

防治方法:每667平方米施含镁丰富的石灰75千克。

3、缺氮:真叶发黄,可从下向上黄化,在复叶上沿叶脉有平行的连续或不连续铁色斑块,褪绿从叶尖向基部扩展,以至全叶呈浅黄色,叶脉也失绿;叶小而薄,易脱落,茎细长,植株下部叶色深绿,叶厚,凸凹不平,缺鳞严重时,叶脉黄褐色,后全叶呈黄色。缺钾叶片黄化,症状从下位叶向上位叶发展;叶缘开始产生失绿斑点,扩大成块,斑块相连,向叶中心蔓延,最后仅脉周围呈绿色。黄化也难以恢复,叶薄,易脱落。

防治方法:应及时追施氮肥,每667平方米可施尿素5至7.5千克,或用1%至2%的尿素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共喷2至3次。

4、缺磷:大豆植株缺磷症状:大豆缺磷时,植株早期叶色深绿,以后在低部叶的叶脉间缺绿,最后叶脉缺绿而死亡。缺磷植株形小,叶小而薄,茎硬。

防治方法:一般应及时追施磷肥,每667平方米可施过磷酸钙12.5至17.5千克,或用2%到4%的过磷酸钙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天左右,共喷2至3次。

5、缺钾:大都缺钾从老叶开始,在老叶边缘出现不规则的黄色斑并逐渐扩大,叶片中部叶脉附近及其他部分仍为绿色,严重时叶片焦枯。缺钾的大豆籽粒常皱缩,变形。

防治方法: 1.对过去大豆出现过缺钾病症田块或含速效钾在SOPPM以下的土壤,基肥每亩要施用稻草水花生等含钾量高的原料沤制的堆肥4000-6000千克和氛化钾(盐碱地要用硫酸钾)8-10千克。2.对正出现缺钾病症的植株,除每亩立即追施氯化钾或硫酸钾10-12千克外,可于早晨趁露水叶面撤施草木灰40-60千克,隔几天撒一次,直至病症停止发展后,再撒施1-2次即可。3.对大豆缺钾性生理病害轻微的,可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叶面喷施。

6、缺钙:幼苗期缺钙,胚叶基部出现大量黑斑,胚叶边缘出现黄色。在开花前1个月缺钙会引起基部三出叶边缘出现带有蓝色的斑点,叶深绿色,整个叶片斑纹密集成皱,茎秆木质化弱。在结荚期缺钙,叶色黄绿并带有红色和淡紫色,荚果深绿色或褐绿色带有斑纹,叶子脱落延迟,颜色深褐。

防治方法:每667平方米施含镁丰富的石灰75千克,可同时防止大豆缺钙和缺镁症。

7、缺硫:初期,新叶呈浅黄绿色,但老叶正常;严重时整个植株变黄,叶片小,节间短;根系瘦长,根瘤发育不良。

防治方法:每667平方米基施15至25千克过磷酸钙,同时还能防止大豆缺磷。

8、缺锰:大豆缺锰生长停滞,叶脉中间有淡绿至白色斑,最后出现缺绿症,但这时叶脉仍为绿色。

防治方法:常用的有硫酸锰。可作基肥、种肥、追肥。基肥每667平方米用1至4千克;拌种500克种子用2至4克,浸种浓度为0.05%至0.1%溶液,浸12至24小时;根外追肥浓度为0.05%至0.1%溶液,每667平方米用50千克喷施。

9、缺钼:大豆缺钼生长不良,表现出类似缺氮症状,叶色淡黄,严重时叶脉坏死,叶片变形。缺钼的大豆根系根瘤少而小。

防治方法:用钼肥拌种。常用的钼肥是钼酸铵。拌种时,每公斤豆种只用2克钼酸铵。首先将钼酸铵溶解于5倍热水中,充分搅拌、冷却后拌种。

10、缺硼:大豆缺硼生长缓慢,幼叶变为浅绿色,叶畸形,节间缩短。茎尖分生组织死亡,不能开花。

防治方法:大豆对硼肥反应敏感。对症施硼可提高产量和品质。常用的有硼酸和硼砂,可作基肥、追肥和根外喷施。每667平方米用125至500可硼砂与有机肥混匀作基肥或与适量肥混匀追施。硼肥施用必须按推荐用量控制,以防过高造成硼中毒。

(作者单位:155800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第十管理区)

上一篇:谈制约鲤鱼繁育及受精率的措施 下一篇:柞蚕春季的放养壮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