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壶形的意韵基础

时间:2022-09-24 04:19:08

谈传统壶形的意韵基础

喝茶离不开茶具,喜欢喝茶的中国人向来对茶具十分讲究。明代以前,因为饮茶方式与后世有很大差异,茶壶并不是喝茶的主角。宋承袭唐制,喝茶的方法也极为相似,常选用一些可将茶色显现出来的茶具,如茶盏、茶碗等,所以唐人爱青瓷,宋人则偏爱黑色的釉瓷,可以说在明代以前,瓷器才是最主要的饮茶用具。但到了明代,饮茶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煮变成现在的冲、泡;人们饮茶也不再单单注重色,更偏向于“香”和“味”了。由于明代文人的大量参与,紫砂壶崭露头角,逐渐形成了饮茶的新风尚,备受茶客们的青睐,也正因为此,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参与到紫砂的设计与创作中来,紫砂器由此完成了从日用陶器想艺术品的转变。宜兴的紫砂壶艺流传至今,在当代再一次焕发了勃勃的生命力,名家辈出,经过一次次精心设计,使得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的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丰富的吉祥含义主要体现在造型中,比如“宫灯”壶,宫灯造型始于清代雍正年间,更加类似于灯笼,由于被定为贡品所以有了“贡灯”之名,而在封建社会,一样东西一旦成为皇家用品,等若于被贴上的名牌的标签,而贡跟宫同音,久而久之就成了“宫灯”,紫砂壶的宫灯造型便来源于此,这种造型气质高雅,古典而又优美,非常符合古代人的审美,一出现就广受欢迎,成就了经典。

这款“宫灯”壶整体沿用了传统的宫灯造型,采用朱泥制作而成,质感细腻,色泽清雅和顺,朱红为嫣,略见绵密之感。浑圆的身筒,壶略高,中腹鼓上下略收,不看流把便犹如一只红彤彤的灯笼,像形像意,提升了整体的品味。朱泥的特点便是颜色鲜艳,与造型相得益彰,不论从那个角度欣赏,都能感受到红红火火的热情。作品采用二弯流、圈把、压盖、珠钮,典型的紫砂壶特质,铺满了浓郁的古典气息。此壶采用无颈设计,壶流精悍,圈把大而无华,与壶嘴形成一张一弛的应和之势。整体观之,此“宫灯”壶简单而不失古意,灵妙天然、典雅细致、线条流畅、比例恰当、壶器能够在与泥色相配合,相互衬托,呈现悠然、古典之美,宁静平和。由于现代炼泥技术已经超越了古代,所以现下朱泥制作的紫砂壶可以获得更加细腻的质感表现,将华灯初上的美妙塑造于梦幻般的色泽之上,极富视觉空间,让艺术承袭古韵的统治,展现现代艺术之美。

先贤们的艺术思维,讲究内蕴天下万物的韵意,这样才能成就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宝。“平和简静,遒丽天成,曰:神品。这句话虽然是古评价王羲之的书法,但以此评价紫砂亦无不可。紫砂艺术中的韵味实际相当贴近于绘画中的写意,而绘画中的写意依托于形的基础和衍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意与形交相融合,浑然天成,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表面中引导出无线的遐思。所以要制作一件紫砂珍品,务必要在其意韵上下工夫,纵然紫砂造型千变万化,亦离不开传统文化。

中国浩瀚无边的文化是紫砂意韵的基础,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在一边学习这种文化的同时,合理的组合利用这些文化,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磨练,亦可以看作是一种乐趣,而紫砂壶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它既是工艺品,又可实用把玩,还可以慢慢抚摸琢磨其中蕴含的感悟,制作和欣赏一把壶的好处可以充实自身的智慧,学会思考,也学会沉默,最终理解真实而淡定的人生境界。就如这件“宫灯”一样,它既朴实典雅,又美观秀气,整个造型渲染的是一种行云流水的造型美,如古灯一般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照耀出一种柔和淡雅的爽利,给人骨肉均匀般心灵的安慰。

完美的创作构思需要有合理搭配的原料,精细的制作,以及等等的相关工艺,但更需要有与之相配的意韵基础,而意韵的产生源于扎根文化的土壤,这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不同时期的感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创作结果,只有在创作中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把握上述原则,才能领悟到紫砂创作所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上一篇: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下一篇:从元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看陶瓷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