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兵团工业不断发展的助推器

时间:2022-09-24 03:54:07

科技:兵团工业不断发展的助推器

近年来,兵团以“创新、产业化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优先发展有利于提升兵团支柱产业技术水平的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兵团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在工业科技方面,天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天富的高科技开发等都为兵团推进新型工业化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

“十五”期间,兵团科技进步对工业的贡献率达36%。2008年,兵团继续增加工业科技的投入,共投入1291万元,占当年科技总经费的33.4%,与2005年相比增长幅度达235%。科技,已成为兵团工业不断发展的助推器。

循环带动发展

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实行循环经济是保障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为落实总理视察天业时提出的:努力做好石河子循环经济试点,最终为农业服务的要求。新疆天业集团把循环经济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循环经济为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选择。

新疆天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郭庆人知道,科技是天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根基。随着技术水平一年年地提高,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激烈上涨,天业必须进一步严格控制成本。

郭庆人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从2004年他就把“零排放”作为奋斗目标,开始规划和建设生态循环节能为主的工业循环节能企业,并把它作为建设循环型经济的重要举措。

天业产业链激活了三大循环,而三个循环系统中,水是核心、节约是主体,对资源的重复高效利用,节约资源,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理念和做法,体现了企业对社会、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

首先是产业链的循环。目前天业拥有的电力、化工、塑料制品节水器材加工、食品加工和商贸五大行业,通过煤电化工一体化,实现从煤炭、石灰石、原盐矿产资源到化工产品的转化,从化工产品到节水器材,由节水器材到高效农业,高效农业到食品加工,再到进出口贸易的有机循环,各行业良性互动,产、出匹配,且环环相扣,首尾相连,使各行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生产,实现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据测算:天业北泉化工园区自备电厂发电成本仅为0.13元,度,聚氯乙烯生产成本比同类生产企业每吨低2400元左右,仅2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单个装置,就可新增20亿元的产值。

第二个循环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变废为宝。这一循环是将天业所属企业所需的矿产资源和食品原料等,通过科技手段,信息化技术和国内及世界上领先的设备,将资源和原料反复使用两到三次,并将各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渣,废气甚至使用过的滴灌带全部回收,把再生的资源送到相关企业或上一级工序进行再利用,新增产量和效益。

各企业排放的所有废渣,全部低价卖给天业水泥厂,废物利用后生产高标号水泥,供给天业泰安建筑公司,促进建筑和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可参与第一循环的基础设施建设。粉尘、废渣和废气全部回收利用后,实现了天业工业的清洁生产,放空尾气和粉尘排放经环保部门实测,仅为国家排放标准的1/3,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环评标准。而且资源和原料的重复利用,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废弃物变废为宝,可直接产生2亿元的经济效益,占公司利润总额的50%以上。

以石灰石、盐和煤生产聚氯乙烯的传统工艺会对环境产生极大影响,有人称之为夕阳产业。于是,天业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共同开展科技攻关,研发的新型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工艺,很好地解决了原工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问题,并通过废渣生产优质水泥,实现了固体废物零排放。天业研制的青色砖块原料一不用黏土,二不用石料,全是各个产业链生产过程中的废炉渣、电石渣、粉煤灰、硫酸钙渣等工业废渣,采用世界最前卫的制砖工艺,制成粉煤灰蒸压砖。

在废气处理方面,天业已经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变压吸附氯乙烯尾气回收装置,将尾气中的氯乙烯、乙炔排放量降至30PPm和100PPm以下;针对尾气中的氢气资源,开发出变压吸附氢气回收装置,300方,小时的回收装置已经建成投产。

在废水处理上,天业采用“高活性微生物和微生物活化技术”,将该技术成功运用于PVC聚合离心母液废水循环再利用,在国内外尚属首例,废水治理效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据测算,运用该技术,每年可减少废水排放285万立方米,每年减少COD排放1710吨。由于降低了处理费用,每年节约水费开支427.5万元,节省排污费用199.5万元。

天业人做到了自主研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他们把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渣、废气、废水全部利用,变废为宝,不让它们溜出厂门一步,污染环境半分。

第三个循环是水的循环。天业集团公司在发展进程中,一直致力于农业节水器材的开发与研究,通过推广天业大田膜下滴灌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把水视为生命之源倍加珍惜。发展化工产业生产聚氯乙烯,主要目的是将聚氯乙烯这一节水器材的主要原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受制于市场的制约,确保始终能生产出价格低廉,性能可靠,农民用得起的节水器材。

目前,天业节水器材除供应疆内市场外,还远销国内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和塔吉克斯坦、蒙古等国,推广效果显著,需求量不断增加。天业节水效益经专家测算:按目前玛河年均出山口径流计算,如果玛河现有灌区全部使用膜下滴灌技术,节约出来的水再用膜下滴灌开垦荒地和弃耕地,可以再造一个同等规模的绿洲,通过草田轮作,发展畜牧业,可实现生态的持续改善。

循环经济为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天业连续11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40%以上增速,资产由1.58亿增长到140亿元。2008年,天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2008年,实现外贸出口1.9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46%企业总资产达到了150亿元,销售收入67亿元,经济增长速度保持40%的强劲势头。天业通过循环经济发展的带动,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企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城市包括,人力、物力、资源的循环,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不仅仅是天业在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成效,同在石河子市的天富热电股份公司也积极开展相应的探索与实践。

天富热电股份公司在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中,与厦门榕兴纸业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了“粉煤灰超细纤维配抄成特种纸产业化项目”,粉煤灰超细纤维配抄成特种纸主要是采用“以粉煤灰为原料制造超细纤维的方法”、“粉煤灰纤维纸浆及其原料的造纸方法”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将粉煤灰作为原料与其它辅料按配方混合,经调整后使之与生产设备的工艺参数配套,生产出直径、纤维长度、韧度、强度和渣球含量达到技术要求的超细纤维,然后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对初纤维进行物理深加工和化学改性处理后,就可制造出粉煤灰纤维纸浆。这个项目可

将天富热电股份公司所属3个热电厂的粉煤灰综合利用,逐步实现固体废弃物“零排放”。

现如今,随着这条西北地区首条粉煤灰造纸浆生产线的顺利投运,为石河子粉煤灰废弃物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不仅能够取得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也将成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一个示范工程,为兵团运用高新科技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发展战略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技提升优势

2007年12月20日,随着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块碳化硅晶胚成功出炉,标志着我国碳化硅晶片产业化又步入一个新历程。

兵团有关专家来天富调研时称赞道,这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科技含量高,填补了我国多项技术空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标志着兵团在新型工业化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2年,互联网上流传的一篇由中科院物理所陈小龙研究员撰写的有关“碳化硅晶体生长研究”的文章,引起了当时还是企业事业发展部员工陈斌的注意。经详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后,陈斌了解到,这种碳化硅晶体是半导体材料领域最有前景的材料之一,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探测、核能探测及开发、汽车发动机等高温及抗辐射多个领域。而全球仅有少数大学和科研机构拥有碳化硅晶体生长和加工技术,仅有美国几家公司能够生产碳化硅晶片。国内碳化硅晶片的需求完全依赖进口,碳化硅晶片价格昂贵。

晶体生长时要消耗大量电能,而天富的电力资源优势明显。“一定要把这个项目‘焊’住!”公司主要负责人也多次飞赴北京,与陈小龙面对面商讨合作事项。新疆天富的这份执著和诚恳,终于打动了陈小龙。

目前,碳化硅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年已生产出了近百块晶胚,并开始进行小批量销售。与国际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新疆天富的产品成本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极具价格优势和市场竞争力,这也使得天富热电被股民们称为“科技黑马”。

现在,新疆天富高科技园区已经建立了自治区级技术中心、自治区产学研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3个科技创新平台。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了碳化硅、炭材料研究所;拥有8项有效发明专利、两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申请;“天富”注册商标被评为新疆著名商标。

为实现集约化大农业,需要实现棉花栽培、管理、收获的全程机械化。兵团科研工作者付出了不懈的努力。2008年9月25日,由兵团科研工作者自主研发的4MCS-300棉花联合采收机验证样机在新湖总场进行首次试验,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11次改进提高新方案的试验,存在的问题和新的设想基本得到验证。验证机在农八师145团4分场6连、105团、142团、133团13连进行了棉花采收作业,效果较好。

4MCS-300棉花联合采收机的研制开发是兵团重大产、学、研究项目,通过对梳式采收装置、清花除杂装置、整体机架以及集棉车的研究和设计,研制出符合新疆棉花种植特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梳齿式采棉机,为今后采棉机的国产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项研究是兵团大农业之急需,棉花机械采收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正在以最快速度进行,可望尽快形成生产力,为实现棉花机械采收发挥作用。

改革开放30年来,兵团在工业方面重点开展了电子与信息、食品加工、新型农业机械设备、新型肥料、化工与新材料等一批关键性技术的创新研究与新产品开发,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成果并在生产中应用。提升了行业技术水平,提高了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其中“棉花精量铺膜播种机的研究和推广”,攻克了棉花精量播种中的铺膜、铺管、播种联合作业的难关,使八道工序一次完成,播种精度可控制在每穴l粒至2粒,整机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氢等离子煤裂解制乙炔中试装置技术”、“超级电容器核心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番茄红素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沥青级高性能医用球状活性炭”等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项目先后通过验收、鉴定,有望成为今后兵团工业发展的新亮点。同时,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新疆天业、天富热电、新中基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2009年,兵团将进一步加快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着重支持创新型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兵团科技局会同兵团发改委、国资委、财务局、质监局、工会等6单位联合下发了《兵团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继续建设面向重点企业的工程技术中心,加大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支持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联合行业内具产、学、研优势的单位建立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进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

上一篇:家有宝贝等 下一篇:科技:兵团职工幸福生活的解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