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9-24 02:50:10

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公路,土方,路基,填筑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1.公路路基填筑技巧

对路基采取填筑前应当先应清除耕植土、腐质土等表土,地面坡度大于1:5时开挖每级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台阶做成向内倾斜4%的形式。对路基应当采取正常压实要求,要求基底压实度达到90%,下路堤压实度达到93%,上路堤压实度达到95%,路床压实度达到96%。对于填土高度小于2.5m的路基,当路床底面下填土厚度小于0.8m时,基底压实度应达到94%;若达不到上述要求,应超挖回填,分层压实,或采取其它措施直到达到上述要求。对于填土高度为2.5m~12m的路基,仅需要正常压实。填土高度为12m~20m的路基,为了有效地减少工后沉降,在正常压实后采用大功率振动压路机进行补压,在基底、基底至第二级边坡中部之间每3m填高补压一次,每次均为5遍。填土高度大于20m的路基,除对其采取补压外,还应需根据地质条件,通过稳定性计算确定其它处治措施。每次补压的压实遍数可根据试验段的情况进行调整。

某道路施工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100km/h,分为整体式路基和分离式路基,其中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4.5m,路基各组成部分为:行车道宽2×2×3.75m,硬路肩宽2×2.5m(含右侧路缘带宽2×0.5m),中间带宽3.00m(中央分隔带宽2.0m,左侧路缘带宽2×0.5m),土路肩宽2×0.75m。分离式路基宽度为12.5m,路基各组成部分为:行车道宽2×3.75m,右侧硬路肩宽2.5m(含右侧路缘带宽0.5m),左侧硬路肩宽1m(含左侧路缘带宽0.5m),土路肩宽2×0.75m。

本工程对于填土高度大于12m时,为了有效地防止堤身沉降造成路面反射裂缝,在上路床底面以下按50cm层间距铺设三层GSZ40/PET土工格栅,要求格栅纵横向屈服抗拉强度不小于40kN/m,屈服伸长率不超过10%。并要求2%应变时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8kN/m,5%应变时的抗拉强度不小于32kN/m,焊接点极限剥离力不小于100N。而边坡高度大于16m的填方路基,从第二级边坡底面以下分层布设GDL100/HDPE高强土工格栅。要求其屈服伸长率不超过10%,2%应变时的抗拉强度不小于30kN/m,光老化等级不小于IV级。

对于路基填筑采取的压实机具应当充分结合地质情况而等选取,从工程实践情况来看,液压式压路机最大夯击势能为30KJ,夯实机按施工作业点净距50cm的梅花形布置,由两侧向路中心夯实,其中:桥台后第一排采用10KJ 12锤夯实,其它位置采用30KJ 9锤夯实。对于冲击式压路机最大夯击势能不小于25kJ,由两侧向路中心夯实。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工作

路基开工前,施工单位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进行施工现场勘察,核对设计文件,发现问题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并报请变更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恢复路线,施工放样与清理场地,搞好临时工程的各项工作。

2.2施工测量

路基开工前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在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与固定,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施工人员对路基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做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并提出改进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2.3路基放样

路基施工前,根据路线中桩、路基横断面图或路基设计表进行放样工作。目的是在原地面上标定出路基边缘,路堤坡脚及各种附属设施的位置,定出路基轮廓,放置边桩、划出作业界限、方便施工。

3.道路路基土方填筑

土壤是由矿物颗粒,水,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通过分散,其特征在于,没有强烈的粒子之间的连接容易沉浸在水中。因此,在外力作用下或自然条件下遭到浸水或冻融都会发生变形。为了保证填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必须正确选择土料和填筑方法。

当填方土料为黏土时,填土前应检查其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含水量大的黏土不宜作为填土用。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吸水后容易变形,承载力低。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在地下水作用下,硫酸盐会逐渐溶解流失,形成孔洞,影响土的密实性。这两种土以及淤泥、冻土、膨胀土等,均不应作为回填土。

填土应分层进行,并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如采用不同类土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能将各种土混杂在一起使用,以免填方形成水囊。当填方位于倾斜的山坡上时,应将斜坡改成阶梯状,以防填土横向移动。回填施工前,应清除填方区的积水和杂物,如遇软土、淤泥,必须进行换土回填。回填时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并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

当利用压实填土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层时,在平整场地前,应根据结构类型,填料性能和现场条件等,对拟压实的填土提出质量要求,未经过检验查明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压实填土,均不得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层。因此,土方填筑与压实工程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填方施工应接近水平地分层填土、分层压实,每层的厚度根据土的种类及选用的压实机械而定。应分层检查填土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当填土位于倾斜的地面时,应先将斜坡挖成阶梯状,然后分层填筑,以防填土横向移动。

4 路基压实

路基的填筑及压实是路基施工中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只有将路基按照规范要求填筑并且碾压密实,路基的质量才有保障、路基才会稳定。不管是那种类型的路基都必须遵循“分层碾压”、“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填一层、压实一层”的原则进行碾压。每一层必须碾压密实后方可进行上一层路基的填筑。

=4.1 路堤基底压实

路基填筑前应该对基底进行碾压,使得其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当路堤的高度低于80cm时候,地基的压实度标准应该与路床一致,也就是96%。

4.2 填土路堤的压实

首先,根据工程规模、填料的类型、压实度的要求、试验路段获取的参数等条件选用合适的压实机械。碾压前应该检查待压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等指标,确定符合要求后才可以进行碾压。尤其是土层的含水量,必须确保其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若不符合要求应该采取洒水或者晾晒措施。第一遍应该慢速静压,然后再由弱振到强振,由慢到快,最快速度应该不大于4km/h。

压路机碾压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40~50cm,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1/2后轮宽,前后相邻区段纵向重叠1~1.5米,做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为保证路堤边缘充分压实,填土时两侧多填30~50cm宽度,压实完成后,按设计宽度和坡度刷齐整平。

路堤边缘往往压实不到,仍处于松散状态,故两侧可采取多填宽度 40cm ~50cm,压实工作完成后再按设计宽度和坡度予以刷齐整平。

4.3 填石路堤的压实

填石路基在碾压前应该将顶面整平,石块间较大的缝隙应该用细料填充。压实机械主要有12T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2,5T以上的夯锤、重型静载光轮压路机等。填石路基的压实方法及压实程序与土质路基大致相同,其压实遍数也是根据试验确定。

5 结束语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越来越先进,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控制越来越严格,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高。路基是高速公路工程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其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0,1.

[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4,1.

[3] 兰升元.浅谈南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11.20.

[4] 张春平.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有效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07).

上一篇:大型平战转换地下人防汽车库建筑设计浅析 下一篇:分析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与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