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工作

时间:2022-09-24 02:43:48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设计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大学生们在求职过程中必须经过激烈竞争。可以说,如何提高就业能力已成为大学生在就业中取得优势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工作

教育部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将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作为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大学的学生管理不仅仅只停留在传统的学生管理之上,而是必须要着眼于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的现实。

一、问题的提出及内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大学毕业生数量也不断攀升,而与此相伴的是就业率持续走低。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突出问题。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212万人上升到495万人,首次超过社会新增就业岗位。2008年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而大学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未就业人数逐年飙升。据统计,2004、2005年大学毕业生中分别有67.5万、91.26万人不能就业,2005年本科学生初次就业率跌至70%。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上一次性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到2008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09年逾61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挑战。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势,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业能力成为一个直接反映高校办学效益、大学生竞争能力、社会市场对高校评价及其毕业生择取标准的评价参数。就业能力对高校而言,是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当前教育主管部门把就业率作为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设置调整、招生规模增减的重要监测指标,而提高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学生本人而言,较高的就业能力使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实现充分就业。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与自我价值的前进阶梯。对社会市场而言,用人单位对高校的评价已逐步从过去注重学校名气转向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高低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效益,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

二、英国大学的就业工作经验

创建与提高就业能力相关的教学模式由于高校有责任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根据政府和企业活动的要求,培养学生具备更为全面的品质,在专业知识和学术技能方面充分发展。为此,英国的卢顿大学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措施。

首先,卢顿大学将就业技能的培养细分为三个级次:第一级主要针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其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如进行深入学习所需的各项技能;第二级和第三级的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在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中所需的各项技能。其次,提出对就业技能进行评估的方案,即在对需要进行评估的技能的范围、级次以及各种赞成与反对的理由进行充分讨论之后,形成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将就业能力细分为13项就业技能,并对所有13项技能进行评价,以向用人单位提供尽可能详尽的信息;对每一级,只考虑对是否具备相应技能的情况进行评估,以有效地减少评估所需花费的时间。

概而言之,卢顿大学这种主动进行能力培养的措施,对于学生而言,能够使他们认识到在大学学习阶段需要着力培养,并得以提高的各项就业技能,并确知应如何去做,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对于卢顿大学,则希望通过调整课程安排,能高效提升学生们的各项就业技能,从而增强他们在劳动市场中的发展前景。

三、基于就业学生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学生心理引导,树立正确择业观

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7年度调查报告》分析,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的认识上,毕业生和企业的选择截然不同。毕业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认为提高技能和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在企业界看来,首要的却是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提高学生技能反倒退居其次。因此,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已成为大学生走好人生的重要步骤,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也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也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引导学生准确定位。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自己,学生经过多年的学校生活,应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包括自己的知识结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等,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合理定位,避免出现夜郎自大,好高务远,心高手低的现象发生;二是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要求,提高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避免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实际上就是通过对自己合理的定位和对形势正确判断而做出一种抉择,使得工作岗位与自己相互适合。学生就业也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通过人才需求市场的杠杆作用来调节高校人才的输出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输入。

(二)转变教育观念,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高校应改变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人才培养机制应保持对就业市场中的人才需求的灵敏反应和积极应答。我国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过于刚性的缺陷,面对市场多样的需要和变化做出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太低;课程的广泛性或总量太少,“可拼装性”低,难以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也难以应对经常变化的社会需要。高校应根据变化了的市场需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注重文科与理工科的交叉、综合与渗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

同时课程设置应加强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合理制定实践性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陶书中,黄君录,王佳利..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

[2] 陶晓霞.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6).

上一篇:邯郸虚拟网实现方式 下一篇:电力变压器及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