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风格性

时间:2022-09-13 10:11:56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风格性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才渐渐发展到溶科学性、民族性、文化性、艺术性、时代性综合体现的阶段。但在此基础上,风格性的把握更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从如何把握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风格性进行简要探讨,即要准确把握不同作品的风格和演唱上风格的调整。

【关键词】民族声乐 声乐作品 声乐演唱 风格化

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从以王昆老师为代表的有嗓子阶段,再到郭兰英老师的揉戏曲阶段,再到逐渐融入了科学的演唱方法的李谷一老师阶段,最后到科学性、民族性、文化性、艺术性、时代性综合体现阶段,也就是现如今广受大众欢迎的民族唱法,即以、宋祖英等歌唱家为代表的阶段。这也说明了一个成功的歌者一定是掌握了科学方法、符合中国大众的需求、民族情感的,从而树立了自己的在民族声乐上的演唱风格。

中国民族声乐的风格可以简要的划分为区域性风格,地域性风格,戏曲说唱风格和现代民族唱法审美下的风格四种类型,而其形成因素则包括了: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等等,以及中国民族声乐的民族特征,社会特征和时代特征。中国民族声乐风格体现在共性风格和个性风格上,共性风格反应个性风格的一般特征。而个性风格是一个多元体系,每一种风格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

一、首先是作品的风格

在唱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歌曲的时候,这个味道需要更准确的把握。比如中国的民歌根据民族、地域等差别就产生了不同风格特色的音乐,人们在民歌里直接生动的反映了自己的生活习俗、语言特点、历史文化影响等等,比如牧歌、山歌、号子、戏曲、曲艺等等基础上建立的,要求歌者拿到作品时首先就要深刻的分析作品的背景,内涵,想表达的内在情感等,给作品定位,了解最前沿的文化,及时跟词曲作者沟通,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便补充自己对作品欠缺的理解,才能给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完整地表现歌曲的风格。这种风格的不同表现也是体现在多方面的。比如青年歌唱家王丽达在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赛上演唱的歌曲《黄河渔娘》,歌词创作上就有着独特的感情基调,就像一首豪放词,背景是宏大而又激情澎湃的,但是表达的感情确是真实、深厚、浓重的;外表是刚毅豁达坚毅的,但心境却是温柔纯净,热爱生活,渴望爱情的。作曲的背景则是气势上显示出了更有生机的霸气,也更好的烘托了对渔娘艰苦生活环境和内心的无比柔情,也借鉴了大量豫剧表演的因素,能否唱出豫剧的味道是这首歌曲成败的关键,事实证明,王丽达的演唱体现出了黄河渔娘的优秀品质和东方女人的淳朴,达到了该有的艺术效果。王丽达最终也因为此曲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组的金奖。因此也说明歌手在选歌,特别是比赛时要注重歌曲地域性风格,扬长避短。

二、其次是演唱风格上不同的歌曲声音要做适当的调整

歌唱的风格性除了对作品风格的把握外,在演唱风格上也要根据作品做适当调整,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得表达出歌曲内在感情。比如,在现场聆听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马秋华的声乐讲座时,马老师说,中国美声一定要带有民族情感去演唱,跟演唱外国歌曲不一样,要做适当调整,特别是美声演唱更强调声音,强调个性的演唱,随后就亲身示范演唱了歌曲《我爱你中国》,在演唱这首中国的美声歌曲时,要求声音腔体要收一点,另加水平线,色彩线,这样才符合中国人的情感,才更亲切、更人物。同时指出了中国歌是考验美声者的思考性,也是中国对美声教育的改革。之后马老师又示范了演唱了歌曲《我的祖国》,分别用了两种不同的状态,之前一遍,共鸣用的太长,也缺少亲切感,之后一遍声音靠前了,感觉,水平线抬起来了,感情传递更深了。再比如新疆民歌《玛依拉》在演唱上声音则要圆滑、热烈、活泼,这些都告诉我们对待不同的作品一定演唱要有定位,风格不同,发声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音色要富于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声位置,色彩,切忌学院派一劳永逸和演唱克隆,唱什么歌都一个样,就是“不怕同唱一首歌,就怕唱成一个样”,比如有的歌手成名之后就有很多歌手们模仿他们的演唱模式和演唱风格,形成了民族歌坛“风格单一、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这就再次说明了民族声乐演唱时风格性的重要。

总理说过:中国不缺专家,缺大家。现如今各种艺术院校大力培育着歌唱人才,电视媒体等宣传平台也给歌手提供了很好的展示机会。可是俗话说得好:事业要热爱才能成功!作为歌手平时要苦练基本功,在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时要极大限度地发扬自身的风格性,才能成为受大家欢迎的歌唱家。

上一篇:一种手机无线充电装置的研制 下一篇:邯郸虚拟网实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