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互利共赢

时间:2022-09-24 12:57:01

浅析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互利共赢

一、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和发展现状分析

1.互联网金融的含义。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近几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以京东商城、阿里巴巴、新浪网、苏宁电器、亚马逊等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或大型电商相继进军互联网金融产业,互联网金融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全新的发展环境。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现状。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网络贷款平台、虚拟货币、互联网理财产品交易平台等。此模式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初步构成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现状。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呈现出大踏步地发展。此创新产品以类理财产品为主,众多互联网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一是对商业银行利差收入产生影响。互联网借贷的存款利息大,贷款利息少,更能使没有得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或个人能够筹措到资金,因而深受大众的欢迎,未来将在个人借贷和小微企业领域与银行形成相互竞争的格局,将真正触动商业银行的利益,严重影响银行的生存。二是商业银行金融中介面临挑战。互联网金融使得债权债务人的融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完成,融资不再必须依靠商业银行办理,从而大大降低了交易的时间和资金成本,颇受客户欢迎,使得整个支付链条绕开了银行网上银行的交易限额限制。三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面临变革。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各银行也相继拿出了应对措施。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尊重客户的体验,主张平台开放,为客户提供了灵活性的产品,而这恰恰是银行的短板。再者互联网金融为小额贷款带来了新的便捷渠道,阿里金融拥有庞大的金融数据库,可以将网络信用运用到小额贷款中,同时便捷的手续也成为叫板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

2.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是促使商业银行立足客户设计金融产品。在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冲击下,各商业银行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重要性,各行在继续做好支付产品的基础上,扩宽了支付服务类型。同时,打破以往的业务与部门分工的约束,通过电子渠道在行内实现用户信息共享。二是促使商业银行扩展网上银行服务范围。网上银行是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的关键领域,因此各银行都将提升网上银行基础服务能力作为了发展重点。三是促使商业银行注重复合人才的培养。随着互联网和金融的深度融合,银行和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会愈演愈烈,而这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这对商业银行招用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隐含的风险

1.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的不足。一是相关法律法规欠缺,监管存在真空。互联网金融虽然已经横空出世许多年了,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权责划分却仍然缺乏和不清晰。这就为互联网金融交易发生纠纷埋下了隐患,面对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可依成为最大的尴尬,互联网金融一味地追求快速、便捷、简单,降低了防范风险的门槛,让风险发生有了可控制机。而互联网金融所媒介的融资交易,大多数都游离余监管之外,对传统金融监管形成了挑战。二是交易可靠性存疑,未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互联网金融数据目前还无法掌握真实的资金流向,信用风险判断极有可能发生失误。三是产品设计上存在风险,容易诱发流动性不足。目前,众多互联网金融产品最终都是通过投向货币基金来取得收益。货币基金作为基金的一种,并不等同于保本的银行储蓄仍然存在亏损的可能。

2.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加强合作的意义。一是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的特点决定其需要合作。互联网金融虽然在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上对商业银行形成了冲击,但第三方支付平台确是搭建在各大银行系统上运行的,一旦各银行对其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封杀,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业务将面临解体的危险。而银行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中枢,在保障社会资金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金融也难以做到舍弃银行信用体系而自建信用体系。二是互联网金融与银行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互联网金融不可能做到替代银行系统,但是可以填补商业银行触及不到的盲区,既做到相互竞争又形成互补,商业银行可以应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和组织模式,买现产业更新升级;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合作,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三是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可以扩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商业银行有着完善的内控机制,信贷资源充足,但受条件约束难以实现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广覆盖,而互联网金融积累的交易行为数据和客户评价,正好可以成为银行的有效补充,让银行能够有更多的渠道去开展贷前调查以及监控企业资金流向,更好地控制风险。

四、实现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共同发展的建议

1.商业银行依靠互联网完成业务,实现智能化。互联网金融营运过程中,近乎不会产生物流成本,因此未来的银行完全有可能主要依靠互联网办理各项基本业务。未来商业银行也应该是朝着智能型发展的。

2.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商业银行未来在金融市场中的角色,应该与信息行业中的系统集成商较为相似。此时,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应该是联合各个第三机构,将各项金融产品和财富管理方案进行整合,为客户提供系统全面的金融体验。

3.借鉴经验,在竞争中谋求互利共赢。商业银行应借鉴阿里巴巴构建淘宝商城的经验,依托核心商务平台,买现与客户深度的基础性绑定,依托平台提供的买时交易动态和信用记录信息,将资金流与信息流加以匹配和管控,降低银行的交易成本,买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同时,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全流程的业务链条,为客户提供资金流、信息流服务以及全场景金融解决方案,摆脱单靠物理网点的扩张以及人海战术来拓展业务的局面,形成金融服务联盟,与客户群买现联动和融合。

4.加强网络金融安全教育,提升网络金融环境安全性。针对特定群体,开展多元化教育,充分运用媒体,网络等手段开展宣传互联网金融消费的教育活动,普及网络金融安全知识,树立风险观念和安全意识,是网络金融消费者了解各种保密安全工具和手段,提升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高收益高风险,谨慎投资。(编辑/丹桔)

上一篇:如何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下一篇: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