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时间:2022-05-10 01:22:25

会计诚信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会计诚信是社会市场经济体系顺利运行的基石。它对维持社会经济秩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诚信度将直接影响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进步。现阶段,我国会计诚信问题日见突出,逐渐演变为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会计诚信问题的发展现状

会计造假的危害是巨大的,有时候是不可估计的。它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危险性较小的话会使企业利益受到一定损失,但是严重的话会使企业崩盘,甚至更会严重地破坏证券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秩序。通过各种新闻报道可以知道,我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会计财务违法事件。根据数据可知:2000年―2012年这12年间,全国企业总体违规数额超过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在最为严重的2006年,平均每个上市公司违规资金达到522.3万元,估计整体违规资金可达345789.23亿元,这一数额是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21倍。由于这些事件的发生,我国民众在很大程度上对各公司对外显示的财务数据都表现不相信的态度。对于这些“低级”的错误,显然公司财务人员没有意识到是由于其职业道德及诚信观念淡薄造成的。

二、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利益驱动

每个企业都是以利润作为自身的最终目标的,所以在企业运转时,时时刻刻都是围绕着怎么样才能达到最优利润这个目标的。事实上,利益最大化并不能够简单的等同利润最大化,除了利润的增长作为考评指标外,企业长远的利益也应该是其中包含的一部分。但是我国传统的EVA指标体系主要关注净利润和净收益,曲解了利益最大化的诉求。管理者在面对这些巨大利益诱惑时,往往会采取通过会计人员的会计造假策略。

(二)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欠缺

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诚信将直接影响企业会计诚信。很多企业为了获取额外的利益,贿赂会计事务所,指使会计作假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人员有一定的影响。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私欲不断膨胀,突破了会计人员应有的诚信底线。一些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自身的小利益,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三)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在我国,除了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外,还建立了各种此类的法律法规,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能够在法律的压制下正常发展。但是,我国在此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首先,法律作为一种稳定的社会治理规则,本身存在较强的滞后性。《会计法》等法律不可能完全根据实践中出现的会计造假行为而适时地进行修改,所以这就会形成法律规定与会计造假行为之间的差距,就可能会存在空白区域。

(四)责任界定不明、执法力度不严

我国的《会计法》等法律条文缺乏可操作性,在法律条文中大量使用“不得”、“相关个人”、“有关部门”等词语,对于究竟应该由谁来管理和处罚,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等具体问题则没有明确规定。重单位处罚,轻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减弱了法律的效力。消灭因责任界定不明而产生的“灰色区域”,严格监管执法力度已是迫在眉睫,否则,受最大损害者仍是广大的投资者。在我国很多地区,执法力度十分松懈,没有对违法犯罪分子及时地进行处罚,有些甚至直接忽略,执行力度的缺陷导致许多财务人员弄虚作假,出现会计上的违法犯罪问题,同时也就会造成市场秩序的紊乱和经济活动中诚信的缺失。

三、解决会计诚信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

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诚信素质,会计诚信的内涵要求会计人员思想上清正廉洁;作风上公平公正。在工作的过程中,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处理会计数据,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对企业、对人们负责,不因自身的利益而违背社会的利益,做到实事求是。会计人员一定要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以国情为指导,走社会主义经济的方向,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不作假,对国家、对历史要有负责的使命感。会计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自律性建设,面对利益诱惑能够坚持原则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是保证会计从业人员诚信的基础。

(二)加强会计诚信教育

会计从业人员在一个公正、守法的环境下,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一个人是否遵纪守法,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自身。首先,教育不仅仅是针对会计从业人员,同时也要对企业管理人员等进行教育。让企业秉承诚信做事,一级一级地传递下去,建设良好的企业环境。其次,会计事务所也需要被教育。会计师事务所是公司财务和会计状况的重要监督者,承担着独立履行监管职责的第三方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信力。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的话,就会产生极好的震慑作用,使得会计造假行为难以得逞,就会大大降低会计造假发生的概率。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从外在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发挥法律和行政的力量将能有效的遏制不合规范的行为。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实现公司内部人事、财务、会计核算、业务等方面的相互分离,实现公司内部权力制衡。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可以避免公司内部一家独大的局面产生,也可以实现股东之间的监督。企业应该多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企业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增设监督组织,不仅要监督股东的整个企业运作工作,还要监督会计人员的财务工作,使公司正规运行。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多管齐下,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

(四)健全监管体制,加大惩处力度

会计环境不仅需要企业、会计人员的共同维护,也需要通过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外部监管来为会计行为保驾护航,为会计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环境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及行为,好的环境会使人往有益的方向发展,坏的环境会无意识中恶化人们的思想,所以一个良好的会计行为环境,也是决定会计人员是否具有良好诚信的关键因素。要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不能只靠法律约束,还要靠社会舆论和公众的评价。鼓励全民参与到诚信经济的活动中,完善体制缺陷,共享诚信经济发展的伟大成果。

结论

当前会计造假行为给我国的市场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制止和防范,其结果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不仅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机制,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会计从业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地提升自己,有效地解决会计诚信道德缺失问题,增强会计诚信,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婷.关于会计诚信缺失危害及对策分

析[J].办公室业务. 2014(19).

[2]李妙娟.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

[J].电子制作. 2015(03) .

[3]滕巍. 我国会计诚信问题研究[J]. 现代

营销(学苑版). 2015(02) .

[4]李妙娟.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

[J].电子制作. 2015(03) .

上一篇:“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数学教育中选择和投放... 下一篇:从生活教育中开展幼儿的角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