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为什么不愿依法使用水标准

时间:2022-09-24 12:54:59

【摘要】地震对供排水系统的破坏,以及地震损毁导致新的污染源产生,往往会造成次生水环境污染和饮用水困难。地震带来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使有些地区的地表水排泄不畅和积水,...

农夫山泉为什么不愿依法使用水标准

在世界上的自然灾害中,地震是仅次于洪水和旱灾的大型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灾害之所以严重,与其次生灾害多有关。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堰塞湖溃决、泥石流和水利工程损坏等。例如,地震引发的山崩,可导致河道堵塞、水流壅积、堰坝溃决或冲决,从而引发大的水灾;也可能致使大型水利工程的溃坝、决堤,引发大的洪水灾害;还可能致使煤气泄漏,引发大的火灾等。因此,有时地震次生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甚至比地震的直接损失还要大。

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1933年8月25日,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茂县叠溪发生里氏7.5级大地震,死亡6800余人。地震引发的大滑坡堵塞了岷江,在汶川上游大约100千米的河段形成了大小两个堰塞湖。地震后45天,江水骤涨,叠溪堰塞湖溃决,洪水将沿岸茂县、汶川、灌县(现在的都江堰市)大部分村镇席卷而去。叠溪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水灾,共夺去了2万余人的生命。

1999年台湾地区发生“9·21”大地震,震级为里氏7.3级,引发中部山区发生多处山崩与滑坡现象。地震所造成的崩塌土体堆积形成了10余处大小不一的堰塞湖。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同样也给水利工程造成很大的灾害。据调查统计,“5·12”地震后,仅四川省就有2000多座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堤防破坏长度为700多千米,形成大小堰塞湖100多个,这些堰塞湖和震损水利工程给相关区域带来了次生水灾害风险。

与汶川地震一样,芦山地震也发生在同一个地质断裂带上,该区域内存在很多高山和沟壑,就有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而一旦发生余震或遇到降雨,则可能会引发次生水灾害。

地震对供排水系统的破坏,以及地震损毁导致新的污染源产生,往往会造成次生水环境污染和饮用水困难。地震带来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使有些地区的地表水排泄不畅和积水,造成水体水质下降,极易发生疫情。

对于地震产生的一系列次生水灾害,人们在历次灾害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降低灾害风险。长期以来,国内外地震专家和水利界人士也一直进行着各种研究,以使地震灾害对水利工程的影响最小。归纳起来,当今水利工程的防震减灾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地震预报。人们可在地震发生前逃出危险地带,就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但由于该问题的复杂性和预报手段的局限性,因此地震预报工作至今仍然是世界上尚待解决的难题。二是工程抗震。为做好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减轻地震破坏及防止次生灾害,水利及水电行业制定有专门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国内外震害情况表明,水工建筑物一般从地震烈度达到7度时开始出现震害。因此,各国都以7度作为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和设防的起点。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是应急抢险救灾。地震次生水灾往往有滞后于地震的特点,这就为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以及布置救援系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历史证明:应对自然灾害,防胜于抢,抢胜于救。

上一篇:有感于北京要建地下河 下一篇:探秘企业应用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