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物技术“产学融合”教学体系

时间:2022-09-24 12:51:52

构建生物技术“产学融合”教学体系

一、探索生物技术专业“产学融合”实践教学模型

产学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型通常由五个要素组成,并且每一个要素对教学环节都有着不同的要求:第一个要素,教学方法的融合。为了服务于产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中我们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采用项目依托式的教学方法、案例牵动式、内容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在生物技术专业上的基本理论技能。第二个要素,实践与理论相联系。在这个阶段,我们所说的实验通常是针对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课程实验、课程见习、顶岗实习、技能训练等,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而进行的模拟性实践。第三个要素,师资队伍的完善。为了贯彻产学融合的教学体系,在师资队伍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到校内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双导师制的模式,在教师层面先做到理论与实际接轨。第四个要素,完善平台建设。为了适应产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保障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需要增加校企实践平台,以保证产学融合的顺利实施。第四个要素,多维度考核制度。产学融合的教学实践下,传统的理论知识的考核方式或者传统的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已经不再适用,需要根据产学融合中学生具体进行的实践生产操作来进行评定。通过以上几个要素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让学生在传统的掌握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素质以及创新的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体系的构建,让学生可以在学校期间就可以适应社会所需的工作素养,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接轨,学校与企业的需求对接。

二、构建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的生物技术人才。生物技术作为一门生命科学与其他高精尖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学科,课程设计的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同样对影响着学生在实践融合过程中的应用。因此,在课程设计上需要构建“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特色课程”这一创新课程体系,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间形成特色课程。其次,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实施。通过对教学保障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校企实践平台三个平台的构建,实现学生将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和企业岗位上的目的。教学保障平台:本着以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与生物产业零距离对接为最终目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平台: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实验课程、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项目、以及顶岗实践过程中的实践平台,主要的目的是培养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公共实践基础。校企实践平台:强化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中处处与社会企业的需求相联系,并且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校企的合作可以帮助学生们有固定的与社会接轨的实习机会,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生产学习和毕业实习等项目,以满足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有效的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再次,加强“双师型”、“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多元支撑。高职院校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高素质、高技术、贴切社会需求的“双师型”、“复合型”教师队伍。可以通过聘请合作办学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学生进行演示操作以及讲解,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这样,既可以紧密联系企业需求又可以增加学生与实践的密切联系,真正做到“产学融合”的教学构建。最后,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评估。随着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加强以及产学融合体系的不断构建,传统的笔试考核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需要我们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师们结合学生在产学融合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多方位的教学考核。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三方面的综合评定:其一,进行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及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科研课题的拓展。其二,进行实验操作的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等的掌握情况。操作考试中可以精选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实验,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进行操作,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三,结合产学融合的方式,对顶岗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顶岗实习考核可以通过综合实践顶岗训练,设定岗位目标,考核学生完成的综合能力。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对产学融合成果的重要评定,也是对学生学生态度的一个衡量标准。量化对学生的考核,并且将考核模式进行多元化整合,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能力,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也予以中肯的评定,从而帮助学生从学习型向应用型的转变,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作者:刘刚 单位: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物流管理综合实践环节教学探讨 下一篇:成本控制对企业管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