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砌体工程的控制要点

时间:2022-09-24 12:12:44

浅析高层砌体工程的控制要点

【摘 要】随着墙材革新工作的不断推进,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已广泛地在高层建筑工程中使用,作为一种轻质、隔声、保温性能好的新型建筑墙材,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应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材料本身特性及施工因素,造成墙体施工后出现若干问题,对工程交工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现就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过程控制中的一些要点,提出个人意见,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砌体工程;施工要点

1.蒸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性

1.1多孔轻质

一般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孔隙达70%~80%,平均孔径约在1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表观密度小,一般为粘土转的1/3。

1.2保温隔热性能好

其导热系数为0.14~0.28W·m/K,只有粘土砖的1/5,保温隔热性能好。用作墙体可降低建筑物采暖、制冷等使用能耗。

1.3有一定的吸声能力,但隔声性能较差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声系数为0.2~0.3。由于其孔结构大部并非通孔,吸声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轻质墙体的隔声性能都较差,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也不例外。这是由于墙体隔声受“质量定律”支配,即单位面积墙体重量越轻,隔声能力越差。

1.4干燥收缩较大

和其他材料一样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燥收缩,吸湿膨胀。在建筑应用中,如果干燥收缩过大,在有约束阻止变形时,收缩形成的应力超过了制品的抗拉强度或粘结强度,制品或接缝处就会出现裂缝。为避免墙体出现裂缝,必须在结构和建筑上采取一定的措施。而严格控制制品上墙时的含水率也是极其重要的,最好控制上墙含水率在20%以下。

还需说明的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于外墙时,应进行饰面处理或憎水处理。因为风化和冻融会影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寿命。长期暴露在大气中,日晒雨淋,干湿交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会风化而产生开裂破坏。在局部受潮时,冬季有时会产生局部冻融破坏。

2.砌筑要求

(1)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砌筑,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技术指标要求。

(2)合理安排好工期,不可盲目赶工。如有可能,应尽量避免在常年雨季期间砌筑。

(3)砌筑砂浆宜选用粘结性能良好的专用砂浆,其强度等级应不小于M5,砂浆应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可在砂浆中掺入无机或有机塑化剂。有条件的应使用专用的加气混凝土砌筑砂浆或干粉砂浆。

(4)为消除主体结构和围护墙体之间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收缩裂缝,砌块与墙柱相接处,须留拉结筋,竖向间距为500~600mm(根据所选用产品的高度规格决定),压埋2Ф6钢筋,两端伸入墙内不小于800mm;另每砌筑1.5m高时应采用2Ф6通长钢筋拉结,以防止收缩拉裂墙体。

(5)在跨度或高度较大的墙中设置构造梁柱。一般当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厚墙)或4m(≥180厚墙)时,可在墙高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

(6)在窗台与窗间墙交接处是应力集中的部位,容易受砌体收缩影响产生裂缝,因此,宜在窗台处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以抵抗变形。门窗洞口上部的边角处也容易发生裂缝和空鼓,此处宜用圈梁取代过梁。

(7)加气混凝土外墙墙面水平方向的凹凸部位(如线脚、雨罩、出檐、窗台等),应做泛水和滴水,以避免积水。

(8)砌筑前按砌块尺寸计算好皮数和排数,检查并修正补齐拉结钢筋。可在墙根部预先浇筑一定高度的与墙体同厚的素混凝土,目前常用的作法是砌两皮红砖,使最上一皮留出大约20mm高的空隙,以便采用与原砌块同种材质的实心辅助小砌块斜砌,挤紧顶牢。

(9)由于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能指标不同,所以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混砌,加气混凝土砌块也不应与其他砖、砌块混砌。

3.抹灰工艺

(1)加气混凝土墙抹灰工艺流程:清除墙面浮灰修正补平勾缝洒水湿润基层做灰饼必要部位挂网处理1:1水泥砂浆或建筑用胶水泥浆拉毛墙面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面层灰清理。

(2)抹灰的时间应控制在砌筑完成的7天以后进行,如遇到雨季施工时,砌筑完成和抹灰之间的间隔时间要视墙面的干燥程度适当延长。

(3)抹灰前应先用钢丝刷将墙面满刷一遍,清除影响砂浆与墙面粘附力的松散物、浮灰和污物,随后浇水润湿墙面,将剩余的粉状物冲掉。为避免抹灰砂浆厚薄差异太大而引起开裂、空鼓,应将墙面低凹处修正补平。抹灰前检查灰缝,将饱满度不够的灰缝补满。

4.裂缝及通病的技术防治措施

4.1材料要求

(1)材料用前25-30天内购进,在材料进场时要按技术规程要求进行验收,不合格的砌块拒收退货。

(2)砌块进场后按生产日期、规格、质量等级分别堆放,砌块堆放地点宜在起重设备的回转半径范围内,且在搞好排水及防雨措施后以每2块宽、10皮高为一行进行堆放。使用前应将砌块保护好,以防撞坏或污染。

(3)用的石灰膏采用块状生石灰淋制时,块状生石灰应符合《建筑生石灰》JC/T479要求。配制的砂浆宜掺入外加剂和粉煤灰,其掺量由试验室经试配确定,拌合用水应是洁净自来水。

4.2砌筑工艺技术防治措施

4.2.1砌筑前准备

①砌筑前楼地面必须冲洗干净,在框架柱、剪力墙砌体侧面抄平,按砌块墙顶标高距框架梁底标高200mm控制砌体高度,并在框架柱、剪力墙砌体侧面画出皮数控制线(水平缝厚度按12-15mm控制、竖向灰缝厚度按18-20mm控制),然后按皮数控制线位置和施工图纸要求精确定位。

②砌筑前应提前1-2天派专人将砌块与砌筑面洒水湿润,洒得不能过湿也不能过干,水分渗透入表层一般以0.7-1.0mm为宜,砌筑时砌块的含水率应控制15%-20%范围内。

4.2.2砌筑方法

①砌筑前应进行实地排列摆放,砌筑砌块应错缝,上下皮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50mm或砌块长度的1/3,否则在灰缝中设置2Φ6长700mm拉结筋,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在厕、浴、厨房间等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底部应采用现浇强度等级为C20的素混凝土台坎,高度不小于150mm,其它房间的墙体最下一层用小砖砌三层,以防霉脚而难以抹灰。

②铺砌时采用挤浆法,水平缝采用平铺砂浆揉动法砌筑,砌一块砌块铺一次灰;竖向灰缝采用护浆卡护缝,捣实砂浆法施工。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严禁干砌再水冲灌缝,边砌筑边勾缝,不得出现瞎缝、透亮缝,水平灰缝要求不大于15mm,竖缝要求不大于20mm。

③砌块与墙柱的相接处,必须预留拉结筋(拉结筋采用植筋方法),竖向间距500mm,压埋2Φ6钢筋(钢筋尾端弯钩),两端伸入墙内不小于700mm;每砌筑1.5-2.0m高时应采取2Φ6通长钢筋拉结,以防止收缩拉裂墙体,拉结构造钢筋用水泥砂浆排铺,粘结厚度≥20mm。

④砌筑过程中,砌体与框架柱、剪力墙的节点缝逐皮填实砂浆后,再每侧划入30mm深;每砌完5皮砌块,用嵌缝抹子将内外灰缝原浆压实,以封闭毛细孔。门窗洞口及构造柱和墙体端部的非整砌块,采用无齿锯切割成型,严禁用粘土砖补充。砌体墙顶部与板底或梁底处应用辅助实心小砌块(或红砖)斜砌,且必须逐块敲紧砌实,用≥Mb5.0的砂浆填满挤实缝隙。当墙长大于5m时,墙顶应用预埋钢筋拉结;墙高大于4时,墙体中半高部位应设钢筋混凝土圈梁,以提高整体性和抗震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浩,王硕太,杨威,付亚伟,刘勇.加气混凝土填充墙开裂原因及控制技术[J].新型建筑材料,2007(12).

上一篇:浅析混凝土桥梁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下一篇:浅析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