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9-24 11:45:55

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331.5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84-01

在课堂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现代教学不再是老师单纯的教学知识,而应是老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日常教学中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呢?有许多方面可以做,例如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变换等。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观念的转变。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的。如何学,也只有教师可以控制和影响。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实践中关于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化学作为理科,它却有着更多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很多是实验结论,有一些知识知其然,却没办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所以就有不少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花了时间却没收到预期效果。针对这一点,我在课堂上更多的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就能用,学就有用。例如在学习完硫的转化,氮的循环时,我没有按教材安排直接讨论相关化合物对空气的影响,而是问学生,最近这段日子天气怎么样啊?学生一愣,一时反应不过来我问的问题,接着就有同学说最近老有雾。我说是啊,又接着问最近广播里,电视中,你们听到讨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这时有学生很快反应过来:雾霾天气。我在黑板上列下标题:一、什么是雾霾;二、成因分析;三、防范措施。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去查阅资料,以自由讨论的形式在下节课展开。因为一段时间周围都在热议这个问题,学生们早有耳闻,恨不得立马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所以第二天刚上课,就有学生举手发言:雾霾的主要组成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其中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天气的第一要害,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变得灰蒙蒙的、、、我接着问: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听到PM2.5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们看来课下作了不少功课,因为我话音刚落,又有学生发言: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2.5,也就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在讨论到成因时,发言的学生不仅说到了汽车尾气,还提到了自己思考中产生的疑问:家乡一年两次的焚烧秸秆对这种天气的产生有多少影响?县城到处在搞建设,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有责任吗?

二、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参与的本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有这样一部分学生认为化学是很容易学的学科,以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来对待高中化学的学习。所以课堂中的某个时刻,我故意将某些知识点不以知识的原貌直接给出,而以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包裹或变型推理的形式给出。例如在必修2原子结构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强调了核素的概念后,在引导学生复习元素的概念时,我提醒学生注意二者的区别。但不少学生向来对概念教学不已为然,我不动声色,只提醒大家下节课开始我们要复习巩固这几个概念。第二天的化学课,我没有直接提问定义,只说我们一起看个题目:已知某元素某种核素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请大家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m+n);B:如果碳原子的质量为w克,则该原子的质量为w(m+n)/12;C:该原子质子的质量之和大于中子的质量之和;D无法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在预料之中。我会借这样的给学生“教训”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理解层次等各方面做一些辅导工作,让学生在此后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戒除浮躁对看似简单的问题更自主的更用心的对待。不仅仅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在对所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学生也容易浮于表面。在对学生的观察后发现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往往只对做实验,看现象有兴趣,对现象的描述及深入思考没多大兴趣,学习内容稍微难点或抽象化一点,就容易表现出不耐心不主动。所以在在教学中,我尽量创造条件,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的意识更强。更能有效的使他们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三、平等相待,是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法宝

让自主、合作成为课堂的主题!传统教学中,教师总以严谨的教学秩序为教学标准。往往是老师不点名,不准开口。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有利于老师的教,学生也能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但是知识不能灵活应用。而且最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不是说乱成一团才好,在一个开放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的课堂上,应该和他们约定好自由表达的时间。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疑问,做到当堂解决。观点正确的予以表扬,而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的作法,错误的认识不要贬低批评,要给出你最真诚的鼓励。

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就能很成功的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学生将会很积极的做课前预习,去看大量课外资料,我们的教学将变得很轻松。总之,能否让学生自主学习,虽关涉众多方面,教师的教育观如何却是前提。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不可能营造出来开放的、适合学生自主意识发展需要的教学氛围。我们新时代的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型人才。

上一篇:移动学习环境下手机严肃游戏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浅议中职教育中的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