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我们的年度养生计划

时间:2022-09-24 11:11:34

2013我们的年度养生计划

基本上,我们在冬天和夏天不会穿同样的衣服,因为我们都知道冬冷夏热,但我们却在一年四季“喂”身体吃同样的食物、保持着同样的作息规律……于是,身体便通过种种不适来暗示我们,该随着四季变一变了。

老祖宗在科学还不够发达的古时,已经明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道理,这些道理,我们当然得给他们“发扬光大”――

春夏秋冬养生行动起来

春养肝、夏治病、求进步、冬固肾,一年四季,身体都有你需要重点呵护的地方。

春季丨护肝

养阳气的最佳时令在春季,春天把阳气养足了,才能保证一年阳气不虚衰,四季健康。而中医认为,肝为刚脏,其性属阳,所以春天重在养肝。

1.多饮水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能有利于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2.不要饥饱不匀

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所以,春季饮食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3.穿宽松的衣服

心放宽,衣服也要“宽”。古人云:宽松衣带,披散头发,形体得以舒展,气血不致淤积。肝气血顺畅,身体必然强健。

4.生气不要超过3分钟

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否则就会伤及肝气,久之,易导致肝病。

5.适时踏踏青

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夏季丨冬病夏治

“冬病”指一些特定的疾病在冬天容易发作和加重,在夏天处于缓解期。我们在冬天容易发生的疾病通过夏天缓解期的治疗,减少冬天发作的程度和次数。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中医学养生保健的精髓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1.最常用的疗法丨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最常用的疗法,在天阳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很旺盛,皮肤腠理很通畅,选择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穴位贴敷一定的药物,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使得药力到达五脏,改善阳气不足的情况,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通过穴位的贴敷刺激,减轻了很多药物对于肝肾功能的损害,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如果你有这些症状,趁夏治

呼吸道疾病适合冬病夏治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

妇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等。伏灸膏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妇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此外,还有针刺、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中药熏蒸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总的来说,过敏性疾病大多属寒性体质,根据中医“寒则热之”的治疗原则,要用热性药、补气药进行治疗。

秋季丨进补

寒气随着秋天的降临会愈发浓重,这时候就该“贴秋膘”了。一般而言,现代人的营养是够了,所以此处的“进补”,不一定是大鱼大肉、牛羊海参,而是根据身体的需求,补充亟需的物质。下面这四种食物,补而不腻,是秋季进补的好食材。

枸杞

枸杞茶能治疗体质虚寒、便秘、失眠、掉发、口腔炎等秋季易发的病症。若是体质虚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可以每天食用枸杞。

百合

百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和钙、磷、铁及维生素等,是营养佳品。中医用百合作为止血、活血、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将百合洗净,煮熟,放冰糖后冷却食用,既可清热润肺,又能滋补益中。

红薯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付秋燥十分有效,而且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功能,不用担心被补肥了。

大枣

中医常用大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根据药理研究,大枣有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作用。但大枣性偏湿热,故不能多补,尤其内有湿热者,补太多会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

冬季丨养肾

冬季是任何东西都会藏于体内的季节,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便易生痿病,饮食应减成增苦。冬季虽宜热食,但燥热之物要尽量少吃。

1.重视腹部保暖

冬季的寒气侵入体内,导致体内内分泌紊乱,从而致使分泌激素稳定性降低,致使人体会出现肾虚、手脚冰凉等状况,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肾存在的部位正好在腹部,因此,冬季对肾脏的颐养和保暖是非常重要的。

2.首选黑色食物

一般肾部不适主要体现在身体水肿、气色偏暗、黑眼圈、手脚冰凉、头发枯槁、腰部酸痛等。饮食上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同时黑色食物对益肾抗衰老有一定的作用,也要多食用,比如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乌、熟地等。

3.多喝粥和汤水

冬季除了要注意腰腹部保暖之外,用汤水来帮助体内养生也是很不错的方法,也更利于身体的吸收。

四季养生 睡眠有招

一般人都听过“早睡早起身体好”的说法,但是根据中医养生理论,睡觉与起床的时间,也要跟着春、夏、秋、冬的不同而调整,这样才能够达到“顺时养生”的目标。

何时睡何时起

春夏应“晚睡早起”,秋天应“早睡早起”,冬天应“早睡晚起”。春夏时,透过早起接受太阳的照射“吸收阳气”,让身体在冬天时所累积的寒湿之气,透过春天、夏天太阳的光与热发散掉,有助筋骨强健。一般来说,如果睡7个小时就足够的人,正常的早起时间应该是在早上4~6点;如果须睡足8小时的人,正常的早起时间应该是5~7点之间,刚好是阳气准备,或正要开始旺起来的时候。

所谓春夏“不适合睡得太早”,指的是不要在晚上9点以前就去睡。因为春天的“生发”之气起来了,就不用太早睡。但“晚睡”最晚也不能超过11点以后。超过11点,甚至12点才睡,就算熬夜,非常不利健康。

纠正熬夜好法子丨每天提早10分钟

长久熬夜之下,大脑就会因为过度兴奋(即中医所谓的阴虚阳亢)而失眠,让人体的“日光节律时间”后移,形成更不容易入睡的恶性循环。

1.如果熬夜已经成习惯,想要改过来的话,可以采取“一天提早10分钟”睡觉的方式,只要花半个月的时间,大概就可以调回正常的睡眠时间。

2.熬夜后,应该在正常时间起床、吃早餐,等中午11~1点十二经络中的“心经”运行时,再进行小睡。

3.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以前睡,睡眠效果加倍,一小时的效果,等于子时以后睡两小时的效果。

太早起伤身体

除了冬天之外,其余三季都应该早起”,但有时间上的限制,不要早过5点,甚至是4点以前,太早起易引发,洫管问题。

1.会咳嗽

太早起床可能会养阴不够,特别是早上3~5点刚好走到肺经,若是早于此时起床,容易伤害到肺经的正常运作,而形成中医所说的“五更嗽”。凌晨3~5点应该是一般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依照中医理论,人体从静到动的转化,一定要透过深度睡眠才能完成。

2.心血管问题

早上起床时,是人体的阳气由“静”快速变为“动”的时候。那些曾患旮心血管毛病的人,可能就因为太早起床,无法快速由“静”转“动”,进而发生心血管问题。

一日四季天天养生

养生也是靠天分的,而我们的中医就恰恰具备了这样的“天分”。既然一年四季要区别养生,那么一天24小时呢?当然也要分时段调理!

“春”――晨起运动

早晨起床,正如漫漫长冬结束后,阳气开始生发的春季,养生要点也应该与春季养生相同。

晨练:机体需要运动来增加活力。

晨捂:和“春捂”对应,晨练时应注意保暖,否则就容易感受风寒。

“夏”――日间工作

白天的工作时间,正如阳气充足的夏天,人的机体处于兴奋状态,应该充满活力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午休:午饭过后,人体会感到困倦,此时最好能够顺应身体的需求,午休20分钟左右,为下午的工作储备能量。“秋”――暮时收工

太阳落山,气温开始下降,正如秋天的肃杀,阳气由长转为收,身体也开始进入放松状态。

忌加班:放下手中的工作,调养好身体状态,为即将到来的长夜做好休息的准备。此时应让身体放松,不要加班入夜。

“冬”――休养生息

入夜后,阳气由收转藏,应早些休息,使身心得到调养。晚餐少油:晚餐不宜吃得过于丰盛,应尽量减少油腻的食物,粗粮反而有益调理身体阳气,起到“藏”的效果。

上一篇:营养当季15元搞定一桌 下一篇: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