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品味·探求·分享

时间:2022-09-24 10:09:45

美,是令人向往的,也是值得人追求的。对美的喜爱和追求就是对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的一种热爱的表达,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好诠释。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拥有一颗“爱美之心”,使他们能够更灵敏地感知世界,感知心灵,成为一个有着高尚情操的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用美的因素去引导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它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并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

一、情景代入,感知美

美是无处不在的,正如罗丹所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感知美也是一种审美能力。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知美呢?可通过阅读、思考和想象来感受美。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作者透过文字,把他的所见所想呈现给我们,让我们领略他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意图。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通过讲述一位小姑娘在一个寒冷的圣诞之夜凄惨地冻死街头的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冷酷。故事中,小女孩几次划燃火柴所见到的情景是多么温馨、多么美妙,而当火柴熄灭一切都回归现实的时候,又显得多么残酷。文章正是通过这一亮一灭的对比,让我们更加同情小女孩,也对那冷漠的社会现实体会得更加深刻。小女孩最后冻死了,但是作者却想象着她跟着祖母一起到了天堂,并且幸福地生活着。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悲情的故事,却忽略了其中暗含的一种美。美是多面的,只要能够让我们的内心得到一种升华和启迪,都可以算作是一种美。安徒生给我们所呈现的就是一种“凄美”。

有的美是直观而易感的,但是有的美却需要仔细感知方能觉察到。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感知,我让学生在阅读时,全身心地投入,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街头,手里是卖不掉的火柴,又累又饿……当擦亮火柴,看到烤鹅、祖母的时候,她的内心是多么的幸福和喜悦。这样的情景是多么的美。

二、反复诵读,品味美

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美读,就是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在入情的朗读中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朗读的形式有很多,有范读、齐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领读等。通过朗读,能使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能使平平无奇的文字“活”起来。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散文等一系列的美文,都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诵读,体会其中美的内涵。比如,学习课文《火烧云》,作者对于火烧云上来之后,众多景物颜色的变化以及云彩形态的变化,都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描绘。比如,描绘色彩的词语“红彤彤”“半灰半百合色”等,非常的精准;描绘云彩形态的变化的句子“一会儿是马,一会儿是狗,接着是狮子”,云的形态多变,作者的语言也多变。教学时,可让学生反复地诵读,再结合他们自己的亲身观察和体验,学生对火烧云的变化就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就能品味出作者笔下的自然之美。

三、思考联想,探求美

审美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思考和联想。美,是有深度的,随着你对美的体悟的逐渐加深,你会发觉美的源泉,那就是对美的探求。如课文《给予是快乐的》,保罗是如何明白和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呢?他在和两个小孩子共度平安夜之后,又会干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保罗通过帮助小男孩实现对弟弟的承诺,感受到了给予别人帮助和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有的学生说,保罗在和两个小男孩共度平安夜之后,他以后会更加努力地去帮助别人,给予更多的人快乐和帮助,他的人生会更加有意义;还有的学生说,保罗会想办法治好小男孩的腿,让他重新站起来。学生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想象和联想呢?他们对于“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主题又是如何思考的呢?通过他们的回答,我发现,他们不仅感悟到了保罗和小男孩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人性之美,更是已开始去思考这种美从何而来:正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怀和帮助。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这种快乐就会一直延续下去,这种美也会一直存在。

四、勇于表达,分享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成为一个善于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去传递美、分享美的人,为我们的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学生从语文课堂上感受到各种美好的事物和情感,潜移默化中,他们也能发现身边的美,并且表达出来。比如,在一次班队会活动中,学生们就各自表达了自己发现的身边的好人好事,或者是让自己感动的故事。在作文训练中,他们也把平时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写下来,在他们记述的一件件美好而感人的故事中,他们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动。如《我们身边的小雷锋》说的是班长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的事迹;《雏鹰行动》说的是班集体去义务服务的事情……通过这种交流与分享,大家都加深了对美的理解,也体会到了塑造美、分享美的乐趣。

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从语文学习中感受美的教育,接受美的熏陶。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深入地开展“美学”教育,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的人才。

上一篇:让课堂因开放而充满活力 下一篇:让语文课堂“三味”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