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允许学生从“头”感知

时间:2022-07-03 01:12:03

要允许学生从“头”感知

案例一

一位教师执教“认识分数”,针对课后练习“想想做做”进行引导,想借此巩固所学知识并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回答:1分米里边有10个1厘米……学生还没说完,教师就武断地阻止了学生的回答,追问:“这里哪有1厘米,哪有1分米?你看清楚这里只有1。”学生有些害怕,立刻改口说这里的1是1米,1米里边有10个1分米,教师再次武断地阻止了学生的回答,学生又赶紧改口,说这里的1是1元,这十个空格是1角,1元里有10个1角……学生仍然没有把话说完,就遭到了老师的指责,这位教师很失望地再次启发学生:为什么都要说一元,一分米,大家看清楚,这里的1就代表1,要数一数从0到1一共分成了几份。

学生都开始数,等到课结束的时候,全部学生都认为,要先数出从0~1有几份,然后找出其中的几份。我特意找了几个学生问为什么这样做,很多学生仍然一脸茫然。

案例二

一位有经验教师的同课异构也是针对这节课,执教者在对课后练习有效整合之后,进行了有序的引导。教师先出示“想想做做9”,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学生很自然地回答:1元里有10个1角,一角就是一元的十分之一,就是十分之一元,5角就是5个十分之一元,就是十分之五,8角就是8个十分之一元,就是十分之八。此时教师又让学生练习“想想做做8”,让学生拿出直尺,一边观察一边说说1厘米是1分米的十分之几,怎么想的。学生认为,1分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就是1厘米,1厘米就是其中的十分之一。3厘米是取其中的三份,每份是十分之一,就是3个三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三分米。

教师出示“想想做做7”,让学生回答:“这里的1你认为可以代表什么?每一份又代表什么?”有的学生认为这个1代表一分米,每一份代表一厘米,就是十分之一分米;也有学生认为这个1代表1米,每一份代表1分米,就是十分之一米;还有学生认为,这个1代表1元,每一份代表一角,就是十分之一元。甚至还有学生提出,这个1就代表一个物体,比如一捆小棒,一盒铅笔,一箱啤酒,其中一份就是一根小棒,一根铅笔,一瓶啤酒。教师启发学生:那么这个1一定符合什么条件?学生确认,一定要平均分成10等份。此时,教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想想做做7”和“想想做做10”。学生的反馈情况良好。

思考

这是三年级“认识分数”单元的一个课例。小学生对分数的学习,教师是不能硬塞的,而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为此,教材安排了用直尺直观说明一分米与一厘米之间的分数关系,用元与角的关系,让学生感知几分之几的意义。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经验,便是学生的认知起点,也是教师带领学生感知抽象数学的“头”。

在以上两节案例教学中,前者显然剥夺了学生感知学习的权力,不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考虑问题,而只是一味地将学生引向成人的抽象思维。但这样做的效果差强人意,学生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而后者则立足学生的认知基础,允许学生从起点感知,从“头”开始。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曾经指出,数学的根源在于数学的普通常识,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其实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不是缺乏数学思维,而是缺乏整合数学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一方面,允许学生自我感知,用自己较为零碎和粗糙的经验和特有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提供充分感知的机会,促进思维的系统化、科学化,最终实现数学化。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使学生充分感知呢?

1.善用教材,有效整合。教材的编排往往提供了很多过渡,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通往抽象思维的有利平台。这个时候,教师要勤钻研,从分析入手,寻找合适的切入口,使其有效整合,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如在案例二中,执教者借助练习9和练习8的平台,带领学生梳理了1分米与1厘米之间的分数关系,并明确了一元与1角之间存在的分数涵义,此时学生感知并理解了分数的两个要素:一个物体平均分10份,其中一份就是十分之一。

2.尊重学生,有效对话。课堂是一个交流互动的磁场,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达到平等交流沟通。通过对话理清学生的思路,查明学生的认知起点,而后寻找更有利的教学策略。像案例一中的教师,如果能够静心聆听学生的思路,就会知道学生的理解没有问题,并由此展开对分数几分之几的深入探究,能够很快完成教学任务,并使学生自主突破和拓展。

在数学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是独特的,教师要尊重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视角感知抽象,而后获得提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大许实验小学)

上一篇:高中语文古典诗词实践教学探究 下一篇:论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