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后湖排水站二\三期车间运行方式的调研

时间:2022-09-24 09:38:56

武汉市后湖排水站二\三期车间运行方式的调研

摘要: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后湖排水站二、三期车间服务范围、设计水位、机组参数及特征暴雨进行分析,思考将联通闸作为整个排水站泵站运行的重要环节加以调度,确保二、三期泵站在日常运行及暴雨期间充分发挥各自的设计抽排能力,缓解二期吃不饱,三期抽不赢的局面,尽早将大雨期间武汉市的渍水抽排出去,保证防汛安全,减少设备闲置,节约建设资金。对优化、提高整个汉口地区排渍能力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后湖排水站;二、三期车间;联通闸;调度;暴雨分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uhan City, Lake drainage station two, three workshop scope of services, the design water level, the unit paramete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ainstorm analysis, thinking Unicom will gat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umping station pumping station run be scheduling to ensure that two three pumping stations in the daily operation and rainstorms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design pumping capacity to ease the two have enough to eat, three pumping a no win situ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during heavy rain in Wuhan City, water logging, pumping out, to ensure that flood control and security reduce the idle time of equipment, saving funds for construction. Key words: after lake drainage stations; two, three workshop; the Unicom gate; scheduling; Torrential Rain

中图分类号:TU9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 、概述

1、后湖排水站坐落于武汉市汉口解放大堤北端里程碑约三公里处,担负着汉口地区西起新华路、东至沿江、南达中山大道、北抵解放大堤约48.53平方公里、汇水面积的雨、污水抽排职责,总抽排能力131.86m³∕秒(三期96.96m³∕秒;二期34.9m³∕秒),是目前我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城市排渍泵站,全站占地面积约320亩。

2、二期泵站建于1976年,装有5台机组,98年对原2号机组提速增容到1000KW、300r/min;水泵由64ZBL-50更换为1600HD-9混流泵,2001年对二期3、4号机组进行了改造,2、3、4号流量为6.8m³/秒,扬程13m(铭牌数据);2007年对1、5号改造为1600HLB-10型水泵,提速增容到900KW、300r/min,流量7.25m³/,秒扬程10m(铭牌数据),二期总流量34.9m³/秒,二期设计控制水位18.95m,起排水位18.15m,预排水位17.65m。格栅前底板标高在16.1m左右,格栅处底标高程15.6m,二期建设渠长约2.5公里,从百步亭建设村开始经过百步华庭横穿后湖大道在离三环线900m处与三期明渠平行进入泵站。

3、三期泵站1989年建成,装有12台混流泵,机组型号:1600LH-11,扬程10.6m、流量8.08m³∕s,三期按控制水位17.0m,起排水位16.2m,预排水位15.5m的标准运行。格栅前底板标高在14.1左右,格栅处底标高14.0m,三期黄孝河流域港渠总长度约13公里。其中明渠约5.5公里。

4、二、三期之间新联通闸一座底板高程为14.6m,高于三期底板0.5m,低于二期底板1.5m,原老联通闸(底板高程17.3m)同时废止。以此推断,在2004年新岱山闸修建之前,三期水难以经过老自排闸通过老岱山闸流入府河。新岱山闸修建之后,老岱山闸废弃,,修建新的联通闸解决非汛期三期全年运行的问题, 使三期水通过二期自流渠道经过新岱山闸排入府河。

5、潜孔式自排、防洪闸一座,建于2002年,共有3孔4m*3m钢板闸,底板高程14.41m,设计总流量50m³/秒;兼顾防洪和自排,每年汛期关闸机排,枯水期开闸自排。

二、值得思考的地方:

思考1、二期的前池底板高于三期2m,运行水位相差也接近2m,三期属于低排,二期属于高排。如果现状联闸没有关闭,按照设计的水位运行,则存在以下问题:1)、如果要二期充分发挥运行能力,则前池水位需要达到17.65m,远远超过了三期的前池水位控制标准,易造成市区渍水;2)、如果完全按照三期17.0m的控制水位运行,则二期没有机会发挥作用,在大暴雨时三期17.0m的水位控制目标也很难完成。3)、二期机组选择在低水位启动对机组有一定负面影响,振动、噪音会比较严重,不利于机组的正常运行。

目前,实际运行中二期主要以三期前池水位做标准,综合降雨、来水、水位等因素来进行调度运行。在如果三期开机达到10台,水位在16.8m以上,降雨没有减弱,前池水位有进一步上升趋势,渠道来水量依旧很大等情况下,二期就进入开机预备状态,随时准备开机。存在着以三期为主导,重视三期开机,忽视二期运行的运行调度思路,在新联通闸建成之后,二期的平均年运行时间不到200小时,设施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而三期要代排二期服务范围内的绝大部分汇水,运行任务繁重,设备损耗增加。

思考2、新岱山闸修建之后,为解决三期全年运行问题,修建新联通闸将三期水通过二期自流渠道经过新岱山闸排入府河。

2004年新的联通闸修建之前,二期高排水系20平方公里汇水的水要达到17.3m高度以后才能通过老的联通闸进入三期前池;在暴雨期由于受高程的限制仅有一部分的水可以进入三期前池,二期前池水位上涨可以很快达到预排水位并满足开机,二期运行台时较多,三期可以通过老自排闸分担二期部分雨水。目前新联通闸的底板标高为14.6m,二期来水首先通过新联通闸进入三期前池,造成三期排渍压力增大。

思考3、二期5台机组,流量占全站总流量的1/4,充分利用二期的排渍潜能很重要,利用好了相当于新建一座大型排涝泵站,在防汛安全、节约建设资金、早日发挥效益上有重大意义。像二期规模泵站考虑配套设施,现在建设概算应该在1亿元左右,建设周期在两年。

三、近年排渍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

近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中等以上降雨开启机组台数明显多于往年, 2011年6月23日,晚上突发性大暴雨34.7mm,最高开机达到11台; 6月24日大雨28.7mm,最高开机达到9台;2011年6月18日暴雨期间,全站满机运行接近12小时,三期满机运行接近17小时;排水压力逐年增加,一般认为有一下主要原因:

上一篇:探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下一篇:大型钢结构焊接变形及防控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