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在电视剧《将军的女人》中的运用意蕴

时间:2022-09-24 08:36:01

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在电视剧《将军的女人》中的运用意蕴

[摘 要] 近几年民歌在电影、电视剧中火热地穿插应用,是21世纪我国影视文艺作品与民族音乐作品融合发展的一种新的音乐题材与体验。它既有时代音乐的共性,又有文艺作品自身发展的一般个性,在当代人文社会发展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品讲究声画合一,音乐作品也是紧紧围绕思想主题为剧情需要和故事情节发展需要服务。而民歌素材《槐花几时开》在电视剧《将军的女人》中的巧妙运用就有着不同于一般音乐素材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槐花几时开》;旋律;民歌素材;场景音乐

电视剧《将军的女人》又名《红槐花》,是一部反映军事历史爱情题材的电视剧,该剧由何存中的中篇小说《门前一棵槐》改编,动情讲述了大别山的“女儿”凤儿与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小说是何老师的中篇小说《姐儿门前一棵槐》的基础上拓展而成,它以陈再道将军及其前妻为原型,以独特的鄂东方言为载体,讲述了一个真情而感伤的爱情故事,生动而深刻地展示了人性的美好,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一、《槐花几时开》的音乐分析

歌曲音乐恬美简约,属于民族五声G羽调式,旋律跌宕起伏,委婉动听,篇幅短小精细,如涓涓细流,富有张力。将歌曲的旋律线以独特、巧智、和谐的意境铺开了一幅幅爱情与景色的画卷,在时间与空间概念上把人与槐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旋律跌宕起伏,委婉动听

歌曲《槐花几时开》的音乐旋律线起伏较大,首句在高音处起的旋律“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手把栏杆(啥),望郎来(哟喂)”恰如其分地与音乐开始部分的迎亲锣鼓相对应,在链条式的层层对比中将剧中主人公牛儿隆重推出来,他唱着嘶声裂肺的定情曲《槐花几时开》作为一条灌输全部剧情发展的大动脉拉开了故事的序幕。使剧中新娘被抢的紧张情绪与观众产生了共鸣,为故事情节的同步发展做了情感铺垫。而歌曲的第二乐句四度音程的大跳,使得歌曲在演唱上更加富有张力和渲染力,舒缓、平静地叙述着主人公内心喜悦的心情,为影片情节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二)节奏前紧后松,先扬后抑,张弛有度,乐句对比鲜明

这首民歌在节拍、节奏上与词曲关系结合密切,腔体运用自如,能够在剧情发展中抒情表意与人物产生共鸣,通过节奏的变化和自由伸缩,时值的增减游移,节拍的简繁轻重,散整结合和谐,淋漓尽致地表达男女主人公在山洞里准备好的欢天喜地的婚礼场面,渲染了本故事田园式爱情题材内涵,使歌曲在剧中以其谐和的方式增添了较强的表现力。

(三)力度、内力、运动秩序与声音产生和谐的活力美

剧中歌曲《槐花几时开》第三次出现的时候是牛儿与风成亲第二天中午送饭时在稻田边的一段对话唱,开头强中有弱,音效力度慢慢增强,词曲搭配和谐;旋律音区力度结构安排独特,恰好符合二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特定景色意境。同时,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领观众感受故事情节转变时的心灵震撼,预示着一段刻骨铭心爱情将被漓碎。

(四)歌词言简意赅,形象质朴生动

《槐花几时开》就是在川南“神歌”传承发展的基础上,精雕细刻而成的四川民歌精品,至今流传到全国各地。清光绪年间刻本《四川山歌》中就载有它的歌词,只有短短的四句: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

手把栏杆(啥),望郎来(哟喂)。

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

我望槐花(啥),几时开(哟喂)。

剧中凤儿将卖炭赚来的钱送给娘时的路上,以及热切盼望牛儿归来的寥寥数语,就把一个坠入爱河、伶俐而孝顺的女人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其语言纯朴、生动,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听起来格外恬美,犹如画卷。而恰恰就是那个年代,那个时代将一对恩爱夫妻的不平凡命运改变,将一段美好姻缘拆散,可是又像一缕缕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留在心里。同时歌词中衬腔“哎”(第12小节)的运用似乎蕴含着,将军背后站着那位女性在苦难和尊严的人性挣扎中的伟大,又同时体现了母性的自尊和宽容之美。

(五)曲调搭配和谐,明亮舒展

歌曲《槐花几时开》是一首音域较宽,起伏大,乐意复杂,思想内容与个性含义都很强的民族五声G羽调式作品,在旋律、语言、节奏的巧妙结合之后给人以合理的空间位置,迎合了当地山歌高腔的音乐特点,乐句起音在全曲的最高音“dou”上,以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形态做同音反复级进下行,与第二乐句下方纯四度起音“sol”形成了一条委婉下行的旋律线,在剧中极好地吻合并刻画出了凤儿引颈翘望盼牛儿归来的急切神态和心情,第三乐句旋律突然转入低声区,从低音的“la”开始,继而向上以十度音程大跳形式逐渐向下惟妙惟肖地道出了剧中人物画面情绪及男女主人公内心相互牵挂的情感表现,

二、以场景音乐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该剧本的元素精悍,归属为历史战争情感类剧目,而在这部电视剧中背景是以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夺人魂魄的力量作为场景曲拉开了故事的开端,渲染了故事的主题。场景音乐一般是专门为某一场景而专门设计使用的,只对具体场景发挥作用的音乐基本上不带重复性。不过有时会由于剧情需要,音乐由于影片内场景内容的雷同或者相类似会再次出现,使得剧情发展、承接相一致。 正像民歌《槐花几时开》在本剧中的运用一样,为剧情内容营造戏剧和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同时,它也再度创造出牛儿和凤儿二人感情世界,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一)人物情感变化

1.剧中插曲在大多数影视剧当中都被用作人物情感变化的一个推动力,而歌曲《槐花几时开》在《将军的女人》的第11集中第六次出现时,画面里的两位人物――郑秀云和牛儿都形成了情感的转变,郑秀云由对牛儿的仇恨转变成感谢和宽容,而牛儿则是由喜出望外赶到歌声的演唱地到失望而归的片段。使得剧情的重大转折点是观众在领会歌曲意义的同时,也诠释了人物情感的变化。

2.在复杂的人物心里情感变化中“高高上上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始终在凤儿的心灵深处徜徉,向往与回忆,从凤儿曾经被牛儿爱到误会再到理解这一故事情节上看,凤儿是用这首定情歌遵守了一辈子所有曾经对牛儿许下的诺言,而在本剧即将结束时已经成为将军的牛儿先走于凤儿,这是她惟一没有遵守的诺言,但是她还是手拿槐花唱着二人的“槐花”不久就离开了这块曾经养育她的土地。为整个故事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流动脉络,进一步再现了这个伟大女性的坎坷一生。

(二)感情铺垫与气氛烘托

歌曲《槐花几时开》在电视剧《将军的女人》中的第七次出现时,是牛儿将凤儿的槐花树砍掉之后,又重新将树栽到凤儿的院子里晚上时出现的,这段歌曲的重新出现记录了二人感情世界发展的线索,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牛儿对凤儿的误会,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该曲第八次出现时又是那么的细腻深沉、柔和,烘托了牛儿作为红军战士,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计个人恩怨、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加强了画面所带出来的情感,提高情节的感染力。

(三)渲染观众

1.《槐花几时开》在本剧20集时牛儿与凤儿在下山的小路口以复杂的心情分开时,此时场景音乐以柔和、平缓的旋律线条出现,二人是分还是合,渲染出一幅扣人心弦的画面。紧接着是凤儿以惊人的力量将受伤的牛儿从蜿蜒陡峭的山路上背回红军医院时,第九次出现的此曲,这段音乐的出现不仅向观众渲染了爱情的伟大,也同时让男主人公牛儿化解了对凤儿的误解,产生了心灵上震撼。

2.蒙太奇巧妙运用。在插曲运用的同时,导演往往会用到一些叙事蒙太奇手法,将不同时期的同一人物的不同心理活动按照时间跨度,使时间凝固起来。里面的插曲就会使这些蒙太奇转换变得合理自然。如画面上凤儿在悬崖边悲痛欲绝时场景,剧中就用了大量的远镜头与近镜头对她与牛儿的爱情过程进行了长时间的渲染,勾画出这种伟大的爱凤儿所付出的所有代价。通过场景音乐的叙述,该剧画面的时间 、空间、节奏都交代得非常的清楚,同时也易于观众在视觉画面的转换时理解剧情的下一步发展。正是音画巧妙的结合更加丰富地表现牛儿光辉的革命一生深刻的内涵而是通过凤儿至死不渝的坚定爱情与革命信念所互相唤起的。

三、民歌《槐花几时开》的运用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与此前的电视剧发展相比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各地的民歌都相继在不同题材的影视中加以运用。无论是电视剧《井冈山》中的江西民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长征》中的《十送红军》《八千湘女上天山》中的湖南民歌《马桑树儿搭登台》、陕北民歌在《血色浪漫》中的运用,还是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在《将军的女人》中的运用,都表明中国的电视剧已经走出了过去以新作创作为核心,以政治宣传、政策演绎为主旨的创作模式,向着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多元纵深发展。

电视剧《将军的女人》这部作品从头到尾贯穿整片故事情节音乐更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经典民歌《槐花几时开》,2005年青年歌唱家雷佳在保存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将其改编灌录成集,她用婉如一泓清泉般轻灵澄净的声音,以纯净温暖的音乐风格,将自然淳朴的本色民歌传送到听众的耳畔让人们所熟知。而剧中宁静又用清澈如水、深情婉转的多样化演绎音色,让全国的老百姓家喻户晓。也正是因为它动人和谐的旋律、洗练精简的歌词、鲜明的思想内涵与剧中主人公的定情曲相吻合, 所以一首经典的民族歌曲,它不仅承载着这个民族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还会承传释放这个民族文化更多的精华。

该片在音乐元素与创作元素上,朴实的歌词不仅蕴含着深深的韵味,在剧中每每只要主人公牛儿与凤儿的出现就会有该曲的音乐与歌声响起,将凤儿坚韧、执著、勇敢、守信,对爱情坚贞不渝,面对苦难忍辱负重再现得淋漓尽致,使剧中人物与观众产生共鸣。也正是因为这部电视剧选择了一首好的民歌素材的经典音乐作品作为剧本自身发展的音乐主线,所以它在表现剧本思想主题,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情绪,营造场景氛围等方面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进一步诠释了这部作品的精神主旨与人物思想灵魂。

可见,民歌音乐素材在电视剧中的适度运用不仅对作品创作与选配影视故事情节的表达、情感的渲染、场景的配合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还对强化电影语言功能,丰富强化电影内容叙事功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法]亨•阿杰尔.电影美学概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 薛凌.电影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4] 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 黄涛.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旋律形态解析[J].音乐探索,2003(01).

[6] 高月霞.民族歌唱中语言与风格的关系――以《槐花几时开》为例[J].音乐研究,2009(04).

[作者简介] 王海霞 (1974― ),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表演。

上一篇: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审美分析 下一篇:《太阳照常升起》的美学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