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24 08:25:38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增进友谊,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合作学习

一、采取合理的分组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只有遵循章法、科学分组方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根据座位分组。我们知道教学的主阵地是在课堂,教师更多的时间是在教室内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而课堂上合作学习最方便的莫过于前后邻座一组,学生返身即可,不必挪动桌椅以影响课堂秩序和上课时间,这种分组法是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时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

2、以任务为中心分组。以任务为中心分组是围绕一项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由组合。这种分组法能够尊重学生的自,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能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如学习《沁园春?雪》,我们以课前准备、课堂演示及拓展阅读这样的任务来分组。课前有的组利用现代信息渠道,下载了作者的相关资料及描写雪景的图片;课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有的组已能熟练背诵课文,联系诗词发表的背景,讲解诗词给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有的组根据课文描写的壮丽雪景,画成了一幅幅雪景图,做到“化诗为画”。结果是不同的组合带来了不同的风格,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拓展了师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以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教师可利用丰富多彩的教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开展任务研究型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形成了既能自主学习又能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

二、合作学习应采取多种形式

1、游戏竞赛式。合作小组之间采取游戏竞赛形式,适用于各种难度不大的探索性学习。

如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山”、“水”、“花”、“鸟”的句子,把学生分四组,每一小组找一类相关诗句,然后采用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抢答,并用积分的方法进行评比。抢答过程中,学生根据要求思索、探寻、比较,确定正确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互问互答式。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探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互问互答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课本或教师提供材料的课堂讨论中。我们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或材料的基础上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可小组成员之间提问解答,可小组与小组之间提问解答,也可男女生互相提问解答。特别是如果讨论的是同一个材料,在提问解答中引进激励机制,将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既有合作又有探究学习的氛围。

3、辩论式。对于具有多元选择的问题应采用辩论的方式,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可以根据讨论的内容把全班分为正方、反方进行辩论,也可以根据班里同学中形成的不同观点分为多方争辩,也可以按不同性别分组辩论,还可以教师故意唱反调与学生进行深化辩论。

如教《谈骨气》,分两组进行辩论,甲组赞同那个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的穷人,乙组对那位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的人持反对意见。甲组和乙组展开了辩论,其中乙组有同学这样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当务之急是活命呀,管它是什么之食,先拿来吃了活命再说。”并且还举了越王勾践兵败之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战胜吴国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甲乙两组成员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这些学生在辩论中拓展了学习内容,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4、协商式。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通过发散归纳的过程来解决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就探究的主题先独立思考,再分别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记录人将这些意见全部记录在一张大纸上,然后由本组代表在全班陈述,再在各组陈述的基础上集中出全班的意见,在讨论中主持人、陈述人和记录人每次都要轮换,使每个学生都有得到锻炼的机会。

三、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做好适当的指导

1、合作前,教师要先让学生独立学习

合作学习应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有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受到影响。

2、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明确提出时间要求。其次,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意见和行为,了解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过程、已经取得的成果,及时掌握可供挖掘的教学资源,并在必要时给予合理的指导,同时注重过程评价,激励学生,形成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良好氛围。

如教《苏州园林》时,可以这样分组未曾看过有关苏州园林各种景观的为甲组,看过苏州园林有关景观的为乙组。老师组织甲组学生观看有关苏州园林各种景观的教学挂图,乙组学生负责收集叶圣陶及其《苏州园林》的课外资料,然后甲乙两组互相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交流时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同时向学生提问: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特点?叶老是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准确地介绍苏州园林的?如果让你们写一篇短文,介绍附近的旅游景点,你们将如何安排?再分组进行讨论,每一次讨论都要评出优胜小组。可以想见,此时的学生求知欲会特别强烈。

合作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生肌象皮膏治疗慢性难愈性溃疡临床疗效及初步...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