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交际“四步曲”再献口语好声音

时间:2022-09-24 08:09:41

畅想交际“四步曲”再献口语好声音

【摘要】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实况,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滞后,教法形式单调,学法欠妥,结合目前形势,深感人际交往必不可少,为此,提出实践中的几种做法,达到养成和练习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初步懂得如何去倾听,怎么样去表达与他人交流真切地感到,现今社会人际关系的主要性。

【关键词】课标 激 导 练 比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55-02

交际是每一个社会人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达成理解,沟通信息,探索自然,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作为小学生,在不同场合,说出来的就是口语,能够面对他人,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是交际。适应时代,与时俱进,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得到稳步提高。《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以见得口语交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同时也点明口语训练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也是必备的技能之一。放眼世界各国,信息高速,知识爆炸,口语行为交际已经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它是社会群体需求,更是个体人今后发展的旋转舞台,作用不言而喻――越来越大,于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培养就是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小学生只有唱好以下“四步曲”,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才能真正掌握口语交际。

言语激

什么是激,就是激发学生开口说话的兴趣,首先我们从言语上采取别致的谈话引起学生注意力。这就要求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注意谈话方法,引诱方法得当,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会侃侃而谈。

口语交际中,教者建立的教与学的场合,塑造的人气氛围,营造的融洽空间,都会让学生有许多话想说,急于表达是小学生积极表现的方式,使要我去说,变为我要去说,正是我们课堂的需要,也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之一。良好的口语表达情境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话说出来,不限于地点、时间,但课堂不是剧院,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不是所有学生都一点就通,一化就开的,许多一言不发、言不由衷的一气乱评,甚至胡说海侃的事例是层出不穷的,怎么办?如果碰到这种情况,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沉住气仔细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当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发现问题,必要的疏通引导不可少,引导的方式其实很简单:1.引路式。这种方式多用在学生“一言不发”半途而废式时,教师要帮助他们找话题。2对比式。什么是对比?就是从多角度分析、站在客观立场看问题。这可以提高学生思维发散性,帮助学生把自己的主观思想转换成客观的语言表达,从而达到有条理的口语交际行为。学生学习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如在做笔记时,学生杨帆向学生张媛借胶带一用,张媛不但不借还说:“你自己抠门,不买一盒,还好意思跟我借。”像这样的话题屡见不鲜,而且多数学生都有同感,针对这种现象,我常说,我们做人要将心比心:“假如你是张媛,你认为该怎样说?”“假如你是借东西的杨帆,你又该怎么回嘴?问题是常见的,而且大家都有深同感受,甚至有过这样的经历体验,尽管情况不一样,但经过心灵的对比,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自然会引起学生想说话的兴趣,那时的口语课堂可热闹啦,讨论此起彼伏,争论不绝于耳。3.倾听式。听是说的前提,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时,要注视说话人的眼睛,全神贯注地听,不左顾右盼,并且边听边想,不打断别人。这样你才能了解别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才能与别人交谈。因此学会倾听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

随堂练

练是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必做项目。古人云:“一日不读嘴生,一日不生。”口语表达往往和学生学习的课文结合进行,平凡而简单:1.问答训练。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如师问生答;学生按次序向对方提一个问题;顶针接句训练。训练时应遵循先简后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扩句、造句。此外,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主要是教师通过叙述课文片段与小学生的“对话”。2.描述训练。如在描述第十册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三段: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颗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色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针对此处的省略号进行想象,我先让学生画出海棠花开得旺的词句,引导抓住“密密层层”、“繁花”、“从……到……”“不留一点空隙”,“喷花的飞泉”等词语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学生从片段中感受到自然风光的无限生机,同时启发了小学生的心智,使他们的描述语言变得丰富多彩。3对抗赛。这是一种非正常做法,不宜久做,换句话说是反其道而治之,是为了全面启动学生的逆向思维,这是对学生判断价值观的是非标准极大考验。如《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论一论好与坏的标准。甲乙双方所述观点分歧一定很大,其实是好现象,因为这可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信心。

竞赛比

利用年级活动安排同一层次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比赛。具体内容要教者要分档次。如朗读、接龙、演讲比赛等。评比以吐词用语、语调、语速、表情、态势为标准,参赛用于学生,评委也来之学生,这叫生生互治,利于提高口语能力。如:口语交际《说说我自己》中,有几个学生上台详细地介绍了自己以后,接着老师也上台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 与学生交流老师说得如何,跟你们平时了解的老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时学生畅所欲言,也使学生如同处于朋友聊天的环境之中轻松而自然,为更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在摸索中探索口语交际,在课堂上尽量设置愉快的、民主的、和谐的情境,多学习,多交流,多调查,只有这样,我们的弟子才能有想说的欲望,才能开口讲话,才能说得直截了当,痛快淋漓,当然,口语交际策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小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口语交际中兴趣那么高涨,信心永恒。我相信,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在不久的将来定能走向世界的舞台。

上一篇:教书与育人同步 下一篇:语文课可以这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