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时间:2022-09-24 07:29:09

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摘 要 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的中职学校中,受到学校生源因素的影响,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不高。数学作为一门中职教学体系中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对新课标下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旨在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数学 教学 质量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中职数学本身的专业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为达此目的的策略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作为教师需要积累广博的专业知识,树立先进的数学教学理念

充分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学科知识。同时,数学教师要与各专业教师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做到根据专业需要认真备课,及时调整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此外,教师、学生和数学课堂三者之间还应该进行角色的转换。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能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对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从中获得数学观念,在学习中受益。

2创设迎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此话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学进、学好、学透的目的。因而中职数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当时刻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迎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行分类导学,因材施教,即教学内容应具有针对性

首先,数学作为中职阶段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对人的素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次,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极不平衡,且非智力因素水平相差甚远。第三,学生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也不尽相同,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来提高教学的成效。就当前而言,由于学生之间明显的数学基础差异,需要我们加强教学内容针对性,实施分类导学,即基础要求、实用要求、发展要求。

4采用合理的策略,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4.1适当、巧妙运用有关资源,进行课前引入

适当、巧妙运用有关资源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努力把握以 “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关注学生学习的需要与兴趣,激发兴趣、启动认知。精心设计学习资源,变换表达式,引导观察、建立表现、架设疑问、激发思维,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注重多种学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提高学习资源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学习资源的浓厚兴趣。

4.2适时开展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主动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坚定性和求知欲。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无一不是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浓厚兴趣才获得最后成功的。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教学软件或教学游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推导、计算活泼生动;可以引用生活、生产实例,使数学的理论知识易学、易懂、易记,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4.3及时评价、表扬,稳固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是关键,培养能力是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会表现出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因此,作为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和评价,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和点滴成功,教师也要给予及时地、正确地评价和表扬,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5注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在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很害怕数学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与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才会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调数学是基础学科,既打基础,又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是基础学科、是有用的”。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一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并不断的尝试教学内容的设计背景素材尽可能贴近生活、为学生所熟悉,使问题富有生活和时代气息,且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依据,培养学生初步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

6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品质教育

数学来自实践,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它蕴含着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发展、应用的。同时,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备课和讲课、作业的批改和讲评等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实事求是,言必有据,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炼吃苦耐劳的品质;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坚韧不拔、不断探索的科学态度。这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总之,要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参考文献

[1] 蔡亲鹏,陈建花.数学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 陈洋.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策略[J].科技信息,2009,35(11).

[3] 谭平.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1).

上一篇: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下一篇:论大学章程的细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