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时间:2022-09-24 06:11:10

学习单――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关键词]学习单 高效课堂 助推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0450-9889(2012)01A-0030-02

[究背景]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效课堂”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大家提起。所谓“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无效”甚至于“负效”的课堂而言的。高效的课堂追求的不仅是教学效果的高质量,同时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幸福指数”。学生的学习是否自主,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张扬,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体验到了学习中的成就感,教师是否改变了传统“传道士”的形象而成为学习中的组织者、合作者……这些都是高效课堂所追求的重要“指标”。

但如何在保证教学目标高质量完成的前提下,实现这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在不断的探索中,笔者尝试通过“学习单”这一沟通师生想法的桥梁,还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教师适当“放手”却又“放心”,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谓“学习单”就是教师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活动,以一个个分解的小建议引导学生一步步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自主地去建构知识体系、并在小组交流中使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这就相当于给蹒跚学步的孩子一辆学步车。让他在一定的扶持下逐步走向独立。

[我的实践]

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设计的学习单。笔者把其分为三类:―是课前预习使用的自主预习单;二是课上探索交流使用的探究活动学习单;三是课尾综合应用知识使用的实践应用学习单。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不同阶段的学习单具体阐述。

1.课前自主预习单――引领有效自主学习

预习就好比是旅游时你所必需的一张地图,它可以让你对所要游览的景点有所了解、心中有数,更加从容不迫地展开行程。一份好的预习单,可以使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更加自信地展示课前所思所想。更有针对性地听取同学、老师的见解,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案例再现]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这一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自主预习单,让学生前一天晚上在家有充分的时间完成。

(1)1/2你认识它吗?这是―个数。

(2)读―读1/2,再试着写一写它:

(3)你知道1/2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如果有困难,可以找书本帮忙)

(4)准备一些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纸片,先折一折,再把这张纸片的1/2涂上颜色。

通过这份自主预习单,学生在课前已经对分数的读、写各部分名称都了然于胸,同时还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动手操作对1/2的含义也有所感悟。有了这些预习成果,学生在汇报时的底气足了、自信心也增强了。以往战战兢兢、生怕说错话的孩子都在课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自信。接下来展示、交流自己创造的1/2,学生在小组中的介绍、争辩让我暗中窃喜。是啊!只有在这样的争辩中,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才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的“七嘴八舌”才是我所期待的学生做主、全员参与的活力课堂。自主预习单通过将问题前置,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不再人云亦云,而真正地去自主探究了。

当然,在制定预习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1.预习单应基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不能随意拔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2.对于自主预习的方法,要经常指导、组织交流、分享经验,确保预习效果;3.对于学困生教师更应多加帮助、指导.以缩小“两极分化”的差距。4.随着年级的增长,预习单的制定可以越来越简化.甚至于让学生自己去制定.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探究活动学习单――引导有序探索交流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但如何使得学生在有限时间里的探究活动“活而不乱”“有序且高效”.同时教师又能找准角色.安心地担当组织者、合作者,而不再是指挥者.学习单又发挥了极好的桥梁作用。它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精心设计好路径,但又留有较大的开放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案例再现]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课中,揭示课题后,我出示了精心设计的学习单,帮助学生高效地开展探究、交流活动,同时自己又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来关注学困生。

(1)算一算:用计算器计算,并填写下表:

(2)猜一猜:计算后,我发现……

(3)验一验:再找一组这样的例子,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可用计算器计算),证明自己发现的规律。(尽可能举出与众不同的例子)

(4)说一说:在小组里说说你发现的规律以及验证的过程。

(5)议一议:小组里讨论一下,除了上面发现的规律,在乘法中可能还存在这样的规律:――。(组长把有价值的发现记录下来)

在这份学习单的引领下,整个探究过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学生自主发现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规律,更重要的是经历了“猜想一验证一得出结论”的过程,掌握了发现数学规律的方法。并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把这一方法活学活用。在开放的问题中,学生们所发现的规律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精彩纷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能力的提升,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3.实践应用学习单――引发无限精彩创意

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的确,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新教材中也提供了较多的素材,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如果再辅以有效的实践活动学习单,就会让实践活动更加高效、有序,学生的精彩创意也会被无限激发。

[案例再现]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可能性》这一课的课尾,我设计了“小小设计师”的实践活动,并辅以具体化、操作性强的学习单,使活动过程高效、有趣。

(1)猜想:学校马上要举行乒乓球比赛,运动员是根据学号抽取的。抽取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表述你猜测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2)设计:你也想当一名设计师吗?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在布袋中放人合适的球,设计几种与众不同的抽签方法。(红球代表女生,绿球代表男生。)

设计要求:①任意抽一个,不可能是女生;

②任意抽一个,一定是女生;

③任意抽一个,可能是女生,可能是男生。

(3)验证:设计完以后在小组里摸一摸、玩一玩,看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学习单的指引下,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活动,并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可能性”知识设计抽签方式。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各组设计的抽签方法还各不相同。这又引发了学生对这些方法的共同点的思考,加深了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的理解。

学习单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架设起一座有效的桥梁,既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给予有效指导,又留给学生更为广阔开放的探索空间,使学生从“想学”到“会学”。使课堂从“一潭死水”变成“一池春水”。

(责编 罗永模)

上一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孔子释“仁”对学生个胜培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