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安领导的本质

时间:2022-09-24 05:23:41

试论公安领导的本质

摘要:认识“公安领导”的本质,有一个理性思维的逻辑程序。公安领导的本质是职权,非正式组织领导依靠“影响力”,公安领导依靠权力以及主要由权力产生的影响力。公安领导的本质是责任,责任直接发端于权力,一方面要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另一方面公安领导要以“责任”规范自己的言行。公安领导的本质是服务,这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特征。权力、服务和责任三位一体,共同构成公安领导的本质。

关键词:公安领导;本质;职权;责任;服务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4-0031-02

领导是社会组织共有的一种现象。对“领导”的理解有诸多描述,如:领导是群体活动的中心;领导是指挥部下的过程;领导的唯一定义就是要有追随者;领导是激发部属完成工作使命的艺术等等。这些关于“领导”含义的描述都适用于“公安领导”。然而,公安领导又有其区别于其他“领导”的本质特征。理解“公安领导”从根本上说不外乎两个角度:一是公安领导是警务管理活动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贯穿、影响、控制和支撑整个警务管理活动的始终,它是公安组织的警务管理职能;二是公安领导是拥有职权和责任的个人和群体。他们是警务活动的指挥者与责任承担者,是公安组织中的一种特殊角色,他们主要依靠权力指挥、控制、影响、激励其下属的活动。他们素质的高低和价值取向直接关系着警务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实际结果。

认识“公安领导”的本质,有一个理性思维的逻辑程序:

――任何“领导”都处在一个“组织”中(没有组织就没有领导),公安领导处在公安组织中;

――任何“组织”又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公安领导处在正式组织之中。

――尽管公安领导要关注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问题’但公安领导是正式组织领导而不是非正式组织领导;

――公安组织是国家组织,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正式组织的本质是:1、依法成立;2、赋予特权;3、履行职责;4、承担责任。公安组织的本质决定了公安领导的本质。

一、公安领导的本质是职权

什么是本质?本质也有一般本质和核心本质之分。公安领导的一般本质指作为一种领导观象的领导所具有的那些基本要素及其内在相联系的、共性的方面。就是对领导一般本质的描述;公安领导的核心本质是指公安领导区别于其它”领导“的内在的、个性化的属性。在公安组织中,公安领导的本质是职权。当我们描述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或“追随者”时,这时基于对领导一般本质的表述;当我们描述领导的本质是职权的时候,这是基于对领导核心本质的描述,这是正式组织领导区别于非正式组织领导的本质特征。在正式组织中,“领导”拥有可由其处置的权力。不管是理解为领导活动还是理解为领导者都如此:领导活动主要就是职权活动,其它方式诸如艺术、服务、激励等活动都是职权活动的展开和发展;领导者就是获得权力之人,他或他们通过权力决定组织发展的方向、决定资源的分配、决定成员的奖惩等等,其追随者主要是追随这些权力,其影响力主要来自权力的影响。公安组织是一个准军事化的纪律部队,更强调这种领导权力的控制。但权力并不等同于独断专行和强制处置,公安领导人行使权力应是刚柔相济、强制性与非强制性并举。非强制性权力主要是通过示范、说服、教化、引导等而使之服从的权力,其形式如提出公共规范、树立学习榜样、倡导某种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以及沟通和协调等等,非强制性权力的行使有更大的施展空问,更容易被组织成员接受,有人把领导的非强制性权力运用理解为“影响力”,但实际上这种非强制性权力行使的有效性仍来自权力。非正式组织领导依靠“影响力”,正式组织的公安领导依靠的是权力以及主要由权力产生的影响力。

值得提及的是许多管理、领导类教科书认为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或“追随者”等,对于这些领导本质的提法,笔者认为,一是来源于广义领导含义的一般领导本质的理解,因为广义领导还包括非正式组织的领导,这种领导没有权力,只有个人魅力及其由此产生的影响力,他们也有追随者,不过这些影响和追随都是松散的、不断变化的、并且完全是以追随者个人的价值取向为标准、为纽带的。二是出自对领导的良好希望或期望。许多人可能担心,强调领导的本质是权力,可能助长封建官僚式的领导行为。希望领导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素质能力而不是权力来影响部下,使之有更多追随者一道去实现组织目标。三是关于“影响力”或“追随者”的提法多来自酉方管理学家,这可能与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下形成的领导体制相关。笔者认为,公安领导人的核心本质是职权而非影响力,如果对公安领导人过分强调其影响力,会损害对公安领导“责任”本质的深刻认识。因为,有无“影响力”并不必然要求领导承担责任。

二、公安领导的本质是责任

责任直接发端于权力,没有无责任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力的责任。领导没有了责任,行使权力就没有方向和制约。没有方向的领导必然导致失败,没有制约的领导必然导致腐败。责任与权力的关系是:缺失责任的权力会异化变质为执掌权力者谋取私利的工具;没有权力的责任,无法实现和完成组织目标和群体共同利益。权力与责任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明了权力的本质是责任。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所有者,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胨督。然而,宪法只是构成行政责任的法源条件,而不是全部条件。完整的行政责任制度不仅需要宪法原则,而且需要宪法原则指导下的法律、法规规定和具体实施办法和程序,后者恰恰是迄今我国行政归责机制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造成现实生活一些领导只关注权力而忽视责任,和侵害人民利益的状况。解决这一问题,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认识公安领导责任本质非常重要。人民通过法律确认公安领导人的合法地位,通过法律授予其领导全体人民警察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特殊权力,具有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的公安领导必须对授权者(人民)和法律(人民意志)承担责任;必须刘公安组织全体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优劣程度承担领导责任。责任既是公安领导的使命,又是公安领导对决策失误和工作失败要承担的过失,“责任重于泰山”。一方而,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归责机制,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另一方而,作为人民公仆的公安领导,也要时时处处以“责任”二字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在领导“角色”的舞台中创造出新的辉煌剧目。

三、公安领导的本质是服务

领导的本质是权力,而权力的本质是服务。首先,从权力的产生和终极目的上分析:人类在社会生产劳动中逐渐发现集体打猎的效果好于个人打猎,听从一个人指挥的打猎效果好于乱哄哄的打猎,于是人们就公推一位能干的人当首领,其他的人听从他的指挥,这就是最原始的权力。这种领导权力活动实质是一个为了共同利益的活动过程。就是一个为共同利益服务的过程。其次,领导权不是天赋的,而是集体赋予的。权力的产生来源于组织或群体通过授权给某个人,希望其能够通过这些权力活动,诸如指挥组织成员、整合组织资源,奖惩并激励士气为大家服务,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和共同利益。公安领导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人民通过法律确认公安组织的法律地位,通过法律程序,选拔各级公安领导人,人民选拔和授权公安领导人的月的是要其领导公安组织全体人民警察,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人民的安全利益,公安领导人的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同时,公安领导人的组织管理权力还来自组织章程和规则,这些章程和规则代表的是全体公安民警的利益,全体公安民警根据法律和组织规程,选聘出他们信任的人担任领导,以保障全体成员有效履行公安职责、圆满完成公安任务,并保障全体成员的合法权益,这种保障就是服务。邓小平同志说:“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这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特征,是共产党人的宗旨和党性要求,是公安领导人观察和处理一切警务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各级公安领导人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用权力手段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而不能滥用权力、。同时,在公安组织内部管理活动中,运用管理权力,科学决策、合理配置资源;刚柔相济、以人为本;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切实做到“心往基层想,腿往基层迈,事给基层办”,保证民警的合法权益、关注民警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不是高高在上、刚愎自用、任人唯亲、贪图享受、。

总之,在现代警务管理领导活动中,权力、服务和责任三位一体,共同构成公安领导的本质。其中,服务是公安领导活动的宗旨和目的;权力是公安领导服务的保障和手段;责任是公安领导服务的体现及其列领导权力的监督。

摘要:认识“公安领导”的本质,有一个理性思维的逻辑程序。公安领导的本质是职权,非正式组织领导依靠“影响力”,公安领导依靠权力以及主要由权力产生的影响力。公安领导的本质是责任,责任直接发端于权力,一方面要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另一方面公安领导要以“责任”规范自己的言行。公安领导的本质是服务,这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特征。权力、服务和责任三位一体,共同构成公安领导的本质。

关键词:公安领导;本质;职权;责任;服务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4-0031-02

领导是社会组织共有的一种现象。对“领导”的理解有诸多描述,如:领导是群体活动的中心;领导是指挥部下的过程;领导的唯一定义就是要有追随者;领导是激发部属完成工作使命的艺术等等。这些关于“领导”含义的描述都适用于“公安领导”。然而,公安领导又有其区别于其他“领导”的本质特征。理解“公安领导”从根本上说不外乎两个角度:一是公安领导是警务管理活动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贯穿、影响、控制和支撑整个警务管理活动的始终,它是公安组织的警务管理职能;二是公安领导是拥有职权和责任的个人和群体。他们是警务活动的指挥者与责任承担者,是公安组织中的一种特殊角色,他们主要依靠权力指挥、控制、影响、激励其下属的活动。他们素质的高低和价值取向直接关系着警务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实际结果。

认识“公安领导”的本质,有一个理性思维的逻辑程序:

――任何“领导”都处在一个“组织”中(没有组织就没有领导),公安领导处在公安组织中;

――任何“组织”又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公安领导处在正式组织之中。

――尽管公安领导要关注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问题,但公安领导是正式组织领导而不是非正式组织领导;

――公安组织是国家组织,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正式组织的本质是:1、依法成立;2、赋予特权;3、履行职责;4、承担责任。公安组织的本质决定了公安领导的本质。

一、公安领导的本质是职权

什么是本质?本质也有一般本质和核心本质之分。公安领导的一般本质指作为一种领导观象的领导所具有的那些基本要素及其内在相联系的、共性的方面。就是对领导一般本质的描述;公安领导的核心本质是指公安领导区别于其它“领导”的内在的、个性化的属性。在公安组织中,公安领导的本质是职权。当我们描述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或“追随者”时,这时基于对领导一般本质的表述;当我们描述领导的本质是职权的时候,这是基于对领导核心本质的描述,这是正式组织领导区别于非正式组织领导的本质特征。在正式组织中,“领导”拥有可由其处置的权力。不管是理解为领导活动还是理解为领导者都如此:领导活动主要就是职权活动,其它方式诸如艺术、服务、激励等活动都是职权活动的展开和发展;领导者就是获得权力之人,他或他们通过权力决定组织发展的方向、决定资源的分配、决定成员的奖惩等等,其追随者主要是追随这些权力,其影响力主要来自权力的影响。公安组织是一个准军事化的纪律部队,更强调这种领导权力的控制。但权力并不等同于独断专行和强制处置,公安领导人行使权力应是刚柔相济、强制性与非强制性并举。非强制性权力主要是通过示范、说服、教化、引导等而使之服从的权力,其形式如提出公共规范、树立学习榜样、倡导某种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以及沟通和协调等等,非强制性权力的行使有更大的施展空问,更容易被组织成员接受,有人把领导的非强制性权力运用理解为“影响力”,但实际上这种非强制性权力行使的有效性仍来自权力。非正式组织领导依靠“影响力”,正式组织的公安领导依靠的是权力以及主要由权力产生的影响力。

值得提及的是许多管理、领导类教科书认为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或“追随者”等,对于这些领导本质的提法,笔者认为,一是来源于广义领导含义的一般领导本质的理解,因为广义领导还包括非正式组织的领导,这种领导没有权力,只有个人魅力及其由此产生的影响力,他们也有追随者,不过这些影响和追随都是松散的、不断变化的、并且完全是以追随者个人的价值取向为标准、为纽带的。二是出自对领导的良好希望或期望。许多人可能担心,强调领导的本质是权力,可能助长封建官僚式的领导行为。希望领导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素质能力而不是权力来影响部下,使之有更多追随者一道去实现组织目标。三是关于“影响力”或“追随者”的提法多来自西方管理学家,这可能与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下形成的领导体制相关。笔者认为,公安领导人的核心本质是职权而非影响力,如果对公安领导人过分强调其影响力,会损害对公安领导“责任”本质的深刻认识。因为,有无“影响力”并不必然要求领导承担责任。

二、公安领导的本质是责任

责任直接发端于权力,没有无责任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力的责任。领导没有了责任,行使权力就没有方向和制约。没有方向的领导必然导致失败,没有制约的领导必然导致腐败。责任与权力的关系是:缺失责任的权力会异化变质为执掌权力者谋取私利的工具;没有权力的责任,无法实现和完成组织目标和群体共同利益。权力与责任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明了权力的本质是责任。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所有者,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然而,宪法只是构成行政责任的法源条件,而不是全部条件。完整的行政责任制度不仅需要宪法原则,而且需要宪法原则指导下的法律、法规规定和具体实施办法和程序,后者恰恰是迄今我国行政归责机制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造成现实生活一些领导只关注权力而忽视责任,和侵害人民利益的状况。解决这一问题,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认识公安领导责任本质非常重要。人民通过法律确认公安领导人的合法地位,通过法律授予其领导全体人民警察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特殊权力,具有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的公安领导必须对授权者(人民)和法律(人民意志)承担责任;必须刘公安组织全体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优劣程度承担领导责任。责任既是公安领导的使命,又是公安领导对决策失误和工作失败要承担的过失,“责任重于泰山”。一方而,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归责机制,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另一方而,作为人民公仆的公安领导,也要时时处处以“责任”二字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在领导“角色”的舞台中创造出新的辉煌剧目。

三、公安领导的本质是服务

领导的本质是权力,而权力的本质是服务。首先,从权力的产生和终极目的上分析:人类在社会生产劳动中逐渐发现集体打猎的效果好于个人打猎,听从一个人指挥的打猎效果好于乱哄哄的打猎,于是人们就公推一位能干的人当首领,其他的人听从他的指挥,这就是最原始的权力。这

种领导权力活动实质是一个为了共同利益的活动过程。就是一个为共同利益服务的过程。其次,领导权不是天赋的,而是集体赋予的。权力的产生来源于组织或群体通过授权给某个人,希望其能够通过这些权力活动,诸如指挥组织成员、整合组织资源,奖惩并激励士气为大家服务,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和共同利益。公安领导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人民通过法律确认公安组织的法律地位,通过法律程序,选拔各级公安领导人,人民选拔和授权公安领导人的月的是要其领导公安组织全体人民警察,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人民的安全利益,公安领导人的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同时,公安领导人的组织管理权力还来自组织章程和规则,这些章程和规则代表的是全体公安民警的利益,全体公安民警根据法律和组织规程,选聘出他们信任的人担任领导,以保障全体成员有效履行公安职责、圆满完成公安任务,并保障全体成员的合法权益,这种保障就是服务。邓小平同志说:“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这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特征,是共产党人的宗旨和党性要求,是公安领导人观察和处理一切警务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各级公安领导人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用权力手段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而不能滥用权力、。同时,在公安组织内部管理活动中,运用管理权力,科学决策、合理配置资源;刚柔相济、以人为本;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切实做到“心往基层想,腿往基层迈,事给基层办”,保证民警的合法权益、关注民警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不是高高在上、刚愎自用、任人唯亲、贪图享受、。

总之,在现代警务管理领导活动中,权力、服务和责任三位一体,共同构成公安领导的本质。其中,服务是公安领导活动的宗旨和目的;权力是公安领导服务的保障和手段;责任是公安领导服务的体现及其对领导权力的监督。

责任编辑:丰 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李尚春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9(2007)-04-0033-02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成功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们党在现阶段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虽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一些复杂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给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一是国内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存在的各种矛盾,给人民群众思想带来很大影响和冲击。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下岗失业人员较多,人们的收入著距扩大,腐败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蔓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更加明显,而且将进一步发展。这种社会存在反映到社会意识领域,极易导致部分群众出现思想的困惑和混乱。

二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民群众思想带来很大影响和冲击。目前,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网络已成为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网络信息具有量大、虚拟、开放、多元、快变等特点,使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宽、接触面更广,自我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独立性更强。这既导致不同观念、文化在人们头脑中的碰撞、冲击更加直接和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作出恰当的价值选择更加困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不容易。

三是西方国家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给人民群众思想带来很大影响和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和先进技术,加紧潜移默化地对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给群众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

面对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思想政治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的新形势,通过创新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成功地应对严峻挑战。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塑造和谐社会的主体素质

构建和谐社会,其根本则是要解决人的素质问题。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和谐关系的创造者。人的素质的状况,决定着特定社会的面貌和水平;人的素质的提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塑造与之相适应的主体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至关重要。同志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从现实总体情况看,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素质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切实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广大群众思想认识积极进步,精神心理和谐健康,行为方式科学合理,才能顺利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因为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3、创新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近些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上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同时应认识到,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尚存在一些不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比如,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上,重教育者主体性,轻受教育者主体性,着眼于“管理群众”,忽视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受教育者的共同性,轻受教育者的差别性,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等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存在陈旧、空洞等问题,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上,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仍偏重灌输教育,忽视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和为他们主动服务,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不紧。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上,相关部门责任不够明确,缺乏配合协调,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依然存在。等等。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必须进一步创新。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当前,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着力于以下四个方面。

1、观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人们思想认识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一要改变轻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观念,确立人民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真正深入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

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引导和激励群众在主动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完善。二要改变轻教育者差异性的观念,关注和促进群众健康的个性发展。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堵塞人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引导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新形势下,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也更具有个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在用社会主义基本思想道德规范要求群众的同时重视发展个性,为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最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群众自主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精神动力的目标。

2、内容创新。科学的、鲜活的、富有针对性的内容,有助于人脑、入耳、人心,帮助群众解决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等问题。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形势与政策、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等内容,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正确的回答和思想引导,使群众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了解世情、国情和党情,全而准确地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引导全体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当前加强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和工作重点。要把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现阶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人民群众道德水准的重要内容。二要重视网络文化内容的创新。改变网络内容来源比较单一、静态成分偏多的现状,积极推出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相适应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内容,用正确、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三是应将心理疏导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只有处在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才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目前人们面临的就业、工作和生活等压力较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不少且有可能增多的状况,必须重视并加强心理疏导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努力掌握心理疏导的一些新知识、新本领,并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途径。

3、方法创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需做到“三个结合”。一要坚持统一性和分散性教育活动相结合。统一性教育活动有利于造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氛围,形成很大的声势,有助于解决人们共同的一些思想问题。但它对局部存在的思想问题的解决缺乏针对性,而且容易导致为了追求声势使活动流于形式,以及带来与正常的工作、学习相冲突、经济开支较大等问题。分散性教育活动涉及的范围较小,参加的人数较少,活动的内容、时间、场地安排灵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工作、学习的影响小,对经费的要求少。但它对解决带有全局性思想问题的作用可能不及统一性教育活动。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我们应采用统一性和分散性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法,使二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二要坚持解决群众思想问题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相结合。群众中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在许多情况下都是由于实际问题引起的。如此这些实际问题得到了解决,那么思想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明了群众的疾苦、愿望和要求,并切实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实事,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而应贯彻思想教育,引导群众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更好地统一起来。三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教育与良好的人格影响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说服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既靠真理的力量,又靠人格的力量。只有追求和坚持真理、人格高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使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既要重视持之以恒地抓好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更要注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其人格力量。要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淡泊名利,一身正气,对工作精益求精,对同志满腔热情,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启发人、激励人,力求达到身教与言传有机统一的高境界。

4、机制创新。完善的机制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保障。一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考评机制。包括完善,目标管理,尽可能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数据化;加强基础工作,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把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政工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业绩,切实纳入其考核范围等,促进各级领导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二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通过制定和实行各种相关制度,明确各级领导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真正形成党委部门为骨干、各级干部为主力、党团员为基础的“大政工”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实施、协调、监督、反馈等环节规范高效的运行。三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制定和执行有关制度,既对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更重视善于发现和培育各种典型特别是群众身边的典型,对他们进行奖励,运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和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

上一篇: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浅议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