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

时间:2022-09-24 04:32:18

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

摘 要: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综合性技术人才,语文教学是最基础的课程之一,也是提高中职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和文学素养的重要学科。现在中职教育教学面临一些问题,尤其像语文这一最基础的学科,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更在意技能性的培养,完全忽略中职学生的精神培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气质,提高人文素养,让中职学生不仅是技能型人才,还在技能中透出人文气质。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目前教育给我们一种很严重的错觉,不说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中职教育,就算高等教育也免不了。我们一直对教育进行改革,不停地追寻创新的脚步,可是只是增加更多的功利因素,很多学校的主要教学目的已经脱离教书育人的轨道,跑向利益化的道路。可以毫不避讳地说,中职学校以技能为主,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基础学科教学。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本身就是我们民族的特色学科,学生总以为自己可以很好地胜任,乃至不需要深入地学习,于是他们的思想就会滑坡,对语文学习就会不够重视。形成“不爱学”的恶性循环,结果就是甚至语文老师失去教学兴趣。合格的中职语文老师最应该做的就是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创新教学模式。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那么教学质量就会体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种心灵需要,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名伟大的教师还应该是一名伟大的心理学家,懂学生的老师的教学方法一定会更灵活。中职语文教师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

1.平易近人,知己知彼。我们都喜欢和和善的人相处,我们都会被幽默风趣的人逗乐,做不了最幽默的那个人可以做最富有人文涵养的,做不了最具有人文涵养的可以做最朴实无华的,总之,语文教师身上一定要有一个闪光点。死气沉沉的课堂学生不喜欢,很多时候学生喜欢一堂课并不是因为对这门科目有多么喜欢,而是打从心底里欣赏这门科目的老师。合格的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时刻了解自己,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知己知彼、对症下药、百战不殆。

2.方法灵活,操作简单。最聪明的人善于用最简单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这种简单其实就是一种非比寻常。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懒”,他们懒得听讲,懒得学习,懒得接受新知识,懒得思考,尤其对于基础学科,没有兴趣可言,他们会表现得更懒,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整天对着机器和设备,虽然需要思考,但是里面掺杂兴趣。相对于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来讲,兴趣感则大大减弱。教师应当抓住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用简单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哪怕只学一点点也是有效的。

3.合理利用多媒体。多媒体在当今教学中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高科技,但是教师也不能过于依赖,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才会拥有最高效率,舍本逐末是教学的大失误。教师单靠一种方式教学,学生会学得枯燥乏味,整节课只听着老师在上面喋喋不休,不停吸食着粉笔末,让他们整节课大眼瞪着白色的时不时闪着色彩的大屏幕也会不乐意。聪明的教师善于把这两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给学生创造自由空间

语文学科与其他基础科目的不同地方在于,语文很灵活,有无限的遐想空间,你可以从古论到今也停不下来。不要把语文当做死板的学科教学,我们为什么学语文,不就是为了培养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吗?它和修理一台机器不同,机器修好了就是修好了,它客观地发生了,但是语文呢?语文学无止境,一个简单的字你可以有无限遐想,更何况一篇文章、一首诗了。从这个角度看,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显得如此重要。其实这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语文是一门和宇宙的概念差不多的学科,讲述它的无边无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学习语文的关键是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更深层次地深厚人文内涵。教师最好不要给学生推荐书,更不要强烈要求学生读哪一本书。每一个人的读书兴趣是不同的,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一本书引起共鸣而喜欢上语文学习。人的思想都是在不断更新的,学生因为某一本书里的某一句话而瞬间喜欢上语文不是没有可能的。所以,教师不要遏制学生自己寻找语文魅力的兴趣,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达到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

三、让语文更具人文性

很多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失误不是因为教学方法不对,也不是因为没有尽职尽责,更多的是教学思想的问题,他们仅仅注意到语文的工具性,而完全忽略人文性色彩。很多语文老师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尤其是现行新课标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大纲提出的要求其实比较抽象,这需要有智慧的老师才能悟出其中道理,纸上谈兵终打败仗。对于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来讲,中职学生是技术型人才,并不要求他们也是学术性人才,他们没有升学压力,不用凭语文这门基础学科与他人一比高下,语文学习在中职教育学校显得更灵活。不要仅仅为了期末那一份试卷而在平时学习中抹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合格的语文教师一定会明白语文学习对学生的意义,终极目的不是让他们考满分,更不是从学生中表现出这名语文教师有多么伟大,而是让一名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能够自己思考,能够有自己的思想,能够有自己独特的知识面。中职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俗话说得好,“成才先成人”,即使一名学生拥有强大的技术基础,可以应付得了全世界的机器,但是他们没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没有一名合格公民应该有的品格,又怎能跑遍全世界?教师要让语文更具人文性。

四、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在实施创新教育时,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才能在改革中更好地运用教学方法,思想上不够重视做再多的实际性改革也只能半途而废。中职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路还很漫长,每一个人都需要耐心、恒心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林春芬.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科教育,2011.11.03.

[2]孙利华.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OB/OL].2011.06.17.

上一篇:基于理论指导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下一篇:未来五十年我们都想走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