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时间:2022-09-23 10:47:43

物理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关键词〕 物理教学;三维目标;基础知识; 实验;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54―01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这三个并列的、互为支撑的目标,要求我们在课程的教学中不能过分或者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为此,教师要坚守“以人为本”理念,要在教学的设计、实施和展开的诸多环节中时刻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和均衡落实,让物理课堂教学成为“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那么三维目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又如何实现呢?

一、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和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达到课标的要求,特别要注意不能摆“花架子”,为“热闹”而每堂课都“探究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的体验,情感的提升,这二者并不矛盾,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与再发展,重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使学生受到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过程和方法是三维教学的核心,物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全过程。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狠抓双基的落实,更要重视落实双基的全过程。所以事实上也恰恰是在探究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掌握探究的科学方法,受到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流体的压强》时,学生通过动手做吹平行纸实验,再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归纳出流体压强的特点,整个过程完全围绕预先设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学生通过亲历这个过程,不仅能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而且对物理思想方法有了初步体验,在物理思维和学习方法上进行了一次有效积累,感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教学始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目标,它不等同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一些课堂上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中,教师为了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尽其所能地创设了各种“生动”的教学情境,安排了大量的实验、游戏,以及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等活动,并在教学中不时地加入一些贴标签式的“道德情感教育”,这是不可取的。只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得到物理思想方法的熏陶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物理虽然作为自然科学,但教学也要以人为本,确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教学价值观,和学生一同探讨、分享、创造美好的生命经历;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重视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兴趣和态度的培养、自信心的建立、愉悦情感的体验和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升;要结合物理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挖掘它的内在思想性,联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的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点,有机地向他们渗透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物理学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意志、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总之,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新教育理念的要求,对三维课程目标不断加以整合并付诸于实践,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培养体系。同时使知识与技能既成为物理教学目标,又成为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环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物理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做到物理课堂教学与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统一起来。

上一篇:在课改中成长 在反思中提升 下一篇: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