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时间:2022-07-23 11:44:29

〔关键词〕 体育教学;教学反思;内 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56―01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两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符合课改需要,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以减少教学中的“遗憾” ,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使教师从传授型向学者型转变,为教师能力提升提供了不竭动力。体育教学反思则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查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的过程。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1.记载成功之处。任何一堂体育课都有其成功之处,或许是教学中教师引导巧妙、方式灵活;或许是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方法有所创新、体育教学理念先进等。凡是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教师都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反思失误之处。不管一堂体育课有多么成功,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为此,体育教师课后应进行冷静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分析产生疏漏、失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汲取经验教训,变本次的失误之处为下次的成功基石。

3.捕捉瞬间灵感。灵感是师生思维相互碰撞时产生的智慧火花,及时捕捉这些智慧火花非常重要,因为其突然而至,转瞬即逝,不及时记录下来,则会失去很好的教学素材。

4.重视学生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总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集思广益,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体育教师的教学思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5.进行再教设计。一节课上下来,教师静心反思这节课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教学中的重难点有无突破;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相关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纳与总结,思考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教学反思的策略

1.反思教育教学理念,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人认为: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不足,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与否。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因此,当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落后于教学发展的需要。

2.反思体育教学过程,调整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好的体育教学方法与形式能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为此,体育教师要对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和技巧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是否得当,重点在于其是否符合体育教学目标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及体育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等,尤其要看是否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不在于一堂体育课问多问少、讲多讲少、练多练少,而在于问、讲、练的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内在动力,否则会陷入形式主义。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进而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和高超的技巧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教学反思,贵在及时、重在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坚持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总之,教学反思是广大体育教师成长的基石,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激励着我们以坚实的步伐走向未来。让我们一起来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在“教”中学习,“改”中探索,“思”中成长!

上一篇: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 下一篇:在课改中成长 在反思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