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与分析

时间:2022-09-23 10:03:54

浅析我国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与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成为人民最关心与担忧的问题,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食品检验是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和标准,对食品卫生、食品质量进行的一系列检测,旨在确保群众饮食安全。因此,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是国家检验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现阶段,我国食品检验资源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食品安全、保障公民健康,本文在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食品检验资源现状的基础之上,找出食品检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几点有利于我国食品检验工作更好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随着“问题奶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大面积爆发,社会及政府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也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关注与担忧。食品检验作为确保食品安全的基本环节,应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严格执行,落实各方面责任,提高食品质量,推动食品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食品检验资源现状分析

1.快速检测技术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农药残留检验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尤其在特异性、灵敏度等方面提高较快,但是快速检测技术仍有待完善。以检测环境污染物为例,发达国家可以直接对二恶英的超痕量进行检测,以及检测激素、瘦肉精等精密仪器和相关技术;但是我国在快速检测的技术、设备、方法方面比较落后;鉴于当前我国在快速检测方面的认识不足、技术不完善、设备匮乏等状况,检测机构必须进一步解决食品检测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改善传统的检测办法,在提高检测效率与质量方面继续努力。

2.重复检测成本较高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食品检测并不完善,没有形成系统性检测渠道,既有各部委认定,也有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的资质评价,这种认证结果并存的现象,给食品检测带来较多障碍。因此,应在一个地区建立统一的机构与标准,减少由于重复认定而产生的成本与人力支出,降低食品检测压力。

3.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督手段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头重脚轻”。以监管角度来看,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放在产品的最终出厂环节,缺乏过程控制意识,不利于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多集中在几家大型品牌企业,但是对更多的小型分散企业食品管理却很少问津。另外,从地域分布状况来看,食品实验室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尤其在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缺乏完善的食品检验体系,甚至基本的食品检测机构都没有,不利于提高食品检测检验的整体水平,对食品安全的发展产生一定制约。

二、完善我国食品检验的有效对策

1.统一规范食品检测标准

以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成功经验为着眼点,结合我国食品安全实际情况,全面发展食品检验资源建设,不断完善食品检验的技术、设备、方法,提出统一标准。尤其注重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相关标准内容,包括兽药、农药、有机污染物、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生物毒素、植物病原体等快速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另外,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特点,适当引进、探究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方法,争取实现“高、精、尖”,争取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2.完善食品检验机构

我国食品检验机构,必须依法授权,发挥食品检验检测职能,每个部门负责具体的一个环节,严厉避免重复检测现象,提高检验检测的公平性、权威性、科学性。建立并完善食品检验体系结构,应构建有效网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把控、做好监督;促进社会检验检测的中介机构与企业密切联系,督促企业食品安全的自觉行为。通过严格审核中介资质,实行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准入与劝退制度,在检测机构中树立诚信,让检验工作在有序的市场竞争中完善与发展。

3.发挥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

食品安全既关系到社会稳定,也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品安全则是重中之重。要求政府部门加强重视,全面开放食品检验市场,鼓励有序竞争,坚决避免贸易壁垒现象,推动民间中介组织的介入,提高竞争的公平性、公正性。同时,发挥工商、质监、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全面整合、规范食品安全市场,真正做到食品环境的优化,让更多绿色产品端上餐桌。因此,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除了完善机构、规范制度之外,离不开相关监督管理职能的重要作用,可通过舆论监督形式,发挥社会力量,将食品安全置于全民监督背景下,提高公众意识,全面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

4.构建检测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减少职能交叉,食品检测部门应明确分工,加强沟通与配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测,避免大量资源、人力、财力的浪费。有关食品检验检测资源问题,应奠定在客观检测分析基础上,严格核实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在信息化与网络时代,建立食品检测资源及检测信息的共享平台非常重要,指派专业部门负责数据输入与信息维护工作,提高信息平台应用的及时性、有效性,坚决清退不具备检验资格的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保护公民知情权,提高食品安全的透明度与权威性。

5.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任何企业与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制约。同时法律法规也是做好质检工作的基本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才能真正意义上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以我国食品安全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广泛借鉴成功经验,在立法层面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其重要地位。因此,在深入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应用法律武器,规范食品安全行为,不得姑息养奸,将各项检验措施落实到位,完善责任制度,构建食品安全的基层体系。对于个别企业领导的意识不强,甚至强迫、威胁检验人员的造假行为,必须严惩不贷。只有提高质检人员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水平,才能真正发挥食品检验职能。

总之,加强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食品检验体系,推动社会稳定发展,为创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以当前食品安全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食品检验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检测资源应用的最大化,减少重复检测的成本支出,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强毅、史会强.试析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因素[J].投资与合作.2010(10).

[2]李军生、叶云、梁超香、何仁.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1).

[3]罗梅兰、叶云、梁超香.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6(2).

[4]朱永红.积极提升检验效率进一步提高食品检验工作水平[J].食品安全导刊.2010(10).

[5]乔东.关于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6).

[6]尉凯军、张波、王赞.浅析食品检验数据准确性的关键环节[J].中国标准导报.2011(8).

上一篇:食品质量安全差别问题思考分析 下一篇:浅谈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