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琼山区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

时间:2022-09-23 09:38:04

海口市琼山区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23.5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887-02

【关键词】 饮水;卫生保健质量;学生保健服务

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为了进一步掌握海口市琼山区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现状,为改善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中小学生饮水卫生安全,笔者于2008年4-10月对该区城乡中小学校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和水质监测,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琼山区城区学校26所,农村学校153所。采取随机数字表抽样法,分别随机抽取城区学校13所,农村学校57所为调查点校。这些学校的供水主要给师生提供开水、食堂用水和洗涤用水等。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包括供水方式、供水设施、卫生状况及管理情况等。水质卫生学检测项目包括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铁、锰、砷、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耗氧量、氨氮、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16项。

1.2.2 评价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所抽取的70份水样进行水质卫生学检测和评价,16项指标中如有1项不合格,则视该水样不合格。

1.3 数据分析 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处理。

2 结果

2.1 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 所调查的13所城区中小学均为市政供水,且均为二次供水;57所农村学校有23所为乡镇集中式供水,但也均为二次供水。二次供水设施情况:13所城市学校有11所二次供水蓄水池(箱)设计合理,出水管和溢水管设计及铺助设施符合给排水要求,卫生防护设施较好,有防鼠、防漏盖或罩,并加锁;23所农村学校二次供水设施有15所达到要求。蓄水池(箱)卫生状况方面,23所农村学校有8所池(箱)底淤泥堆积,池(箱)壁青苔密布超过1/4面积,水质浑浊,甚至有个别还漂浮着杂物、蚂蚁、蟑螂等,卫生状况普遍较差,存在这些情况的学校占调查学校的 34.8%;而城市学校出现这种情况的有2所,占15.4%。

饮用自备水源供水的农村学校有34所(占59.6%),其中采取消毒措施的自备供水学校有15所(44.1%);饮用无消毒措施自备供水学校有19所(占55.9%)。且这些自备水源的周围环境卫生及卫生防护较差。

2.2 学校饮用水质检验结果

2.2.1 水质检验合格率 每所城乡学校采取水样进行水质检验,共计水样70份,其中城区学校13份,农村学校57份。水质检验合格份数为41份,总合格率为58.6%(41/57);其中城区学校合格份数为11份,合格率为84.6%(11/13);农村学校合格份数为30份,合格率为52.6%(30/57)。城区学校水质合格率高于农村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

2.2.2 城乡学校二次供水水质检验情况 城区学校13份水样均为二次供水,农村学校57份水样,其中23份为二次供水。共计36份二次供水水样,水质合格份数21份,总合格率为58.3%(21/36)。其中城区二次供水水质合格份数为11份,合格率为84.6%(11/13);农村学校合格份数为10份,合格率为43.5%(10/23)。城区学校二次供水水质合检率也高于农村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P

2.2.3 自备水源供水学校水质检验结果 57所农村学校的水样有34份为自备水源的水样,合格率仅为58.8%(20/34)。34所学校中有15所采取消毒措施,合格率为80.0%(12/15);有19所未采取消毒措施,合格率仅为42.1%(8/19)。采取消毒措施的学校水质合格率高于无消毒措施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P

2.2.4 各检测指标合格率 70份水样检测指标中总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合格率最低,分别为60.0%(42/70)和61.4%(43/70);其次为氨氮、硝酸盐氮,分别为77.1%(54/70)和74.3%(52/70);其他的为化学指标锰、铁项目。可见,超标的项目主要为细菌学及其相关指标。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琼山区城乡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不容忽视。其主要问题为:(1)全部城区学校及部分农村学校的二次供水,其设备设置、卫生防护设施及管理都不够完善,尤其是农村学校,设备简陋不合理,防护设施欠缺,无定期清洗消毒或只清洗不消毒,无专人管理。(2)农村学校供水大多数(占59.6%)为自备水源供水,无消毒措施的占55.9%;学校饮用水水源周围环境卫生差,与污染源距离近,在30 m内有垃圾堆、污水沟等,且水源没有井盖、井栏,无排水沟等;多数水源缺乏水质净化和消毒处理,直接供给师生饮用;无专人管理,无管理制度。(3)供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缺乏,师生常在水源近处冲凉、洗涤衣物等。(4)水质检验合格率低,特别是受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严重,细菌学指标超标情况较严重,部分学校自备水源为150 m以上的深井供水才未超标。无消毒设施,不采取消毒措施,是导致水源水受污染,水质检测细菌学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1]。

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各有关部门及学校领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来保证学校安全供水。

根据国家《关于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5]1592号)精神,为认真解决好海口市琼山区城乡学校的安全供水问题,笔者建议:(1)对集中式二次供水的学校加大投资,进行二次供水设备改造,加强其卫生防护设施的建设;加强管理,健全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清洗消毒,完善水质监测工作,及时处理存在问题,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2]。(2)对自备水源供水的学校,改善饮用水周围环境卫生,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所有水源都要采取有效的净化消毒措施,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3]。(3)切实加强师生饮用水安全和预防介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4 参考文献

[1] 唐振柱,钟格梅,刘展华,等.广西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629.

[2] 韩智琳.宁西铁路南阳段生活饮用水水源卫生学调查.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5):325.

[3] 周沐仁,黄春洪.金华市农村学校自备水卫生安全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63.

(收稿日期:2009-11-17;修回日期:2009-12-10)

上一篇:都匀市乡镇中心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 下一篇:杭州市学校食堂推行5S管理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