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濠梁之辩”的潜在进路

时间:2022-09-23 08:01:58

【摘 要】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在历史上尤橹名,而对于文中记述的“游鱼之乐”也经常被拿来探讨。而在辩论中谁是最后的“赢家”呢。本文希望通过对“濠梁之辩”的不同理解进行阐述和比较,对庄、惠的思想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濠梁之辩;他者的理解;假设条件;审美体验

一、简述“濠梁之辩”

《庄子・秋水》中的“濠梁①之辩”是指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一段对话。即“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愠鲇未尤荩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故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对于“濠梁之辩”中谁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谁最终获得了这场辩论的胜利,侧重点不同,评价不一。而实则在“濠梁之辩”中庄子和惠子都有其不足之处,对其解析主要可以分为语法和语义两大方面。②

二、语法的理解

(一)庄子诡辩――“一词多义”的简单化。

对于“安”的理解在古文中有两种,即“哪里”和“怎么”,也即“安知”的两种逻辑涵义:①如何可能知(how is it possible for you to know)?②以何种方式知或从何而知(how do you know or from where do you know)?回读原文,惠施的疑惑在于对于不同类的庄子(人)和鱼(他人之心),两者无法相知,那么庄子是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换句话说,庄子是如何认识到了区别于自身的鱼的快乐感受?而如果将惠施口中的“安”理解为“在哪里(认识到了鱼的快乐)”询问认识的地点,但凡在场之人都可以说出是在某地完成了认识活动,那惠施的问题相对于庄子就低劣了许多。因此,将“安”理解为“怎么”应该是较为稳妥的理解,如果按照这一理解,那么庄子最后的回答就显得无力,我们先不讨论庄子是否真正听懂了惠施的意思,在这里,庄子一方面将质疑“转变”为默认或肯定(惠施已经承认庄子有了相关的“知”),另一方面将惠施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把“如何可能知”转化为“从何而知”。这样一来,庄子就有点耍赖诡辩的嫌疑了。

(二)惠子诡辩――前后前提的矛盾

在惠子询问庄子“如何知道鱼的快乐?”的时候承认了前提,即“庄子知道了鱼的快乐”,只是质疑庄子“知”的方法。而在之后的论辩中则变成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即本身并不知道庄子知道鱼之乐),这样则造成了前后前提的矛盾,惠子也有诡辩的嫌疑。

(三)诡辩的对比――可否原谅?

对比两人诡辩,庄子的诡辩也可有另一种解释,庄子的思想中认为物我本身就是可以相知的,这里根本无需辩论,惠子只是不明白自己的基本理论,脱离了它本身思想的论辩已然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这里的庄子也可能是一种很不厌烦的心理状态,有草草收场之心的庄子去诡辩则不成为其思想上的漏洞,而是惠施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真意,那么从心理角度考察时,庄子的诡辩之嫌久少了许多。再看惠子,也有另一种使惠子摆脱诡辩之嫌的解读: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理解为假设的条件,既然是假设就无正确错误之说,就不构成了矛盾。然而如果将这句当作一句假设,那么这句话就没有了实际存在的意义,完全可以去掉而意思不变,而庄子之后的回答里也包含了回答这半句的成分(“请循其本”回答了“在哪里知”的问题,但同时也暗含着对“我非子,固不知子矣”的否定,惠子前后不一),因此作为假设的条件略显牵强。

(四)反问语气的解释

将惠子问句中的“安知”作另一种解释,“安知”是表示反问的口气,那么惠子的这句话则表示了一种肯定(双重否定)的语气,即惠子直接反驳了,认为“无法认识”,那么一以贯之,下面庄子的回答也应是肯定的语气,即“你不是我,你应该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这样一来的解释,这句话变得不通顺,另外,庄子更像是反驳的态度,因此更像是疑问句语气。

三、语义的理解

(一)同类个体相知

庄子认为万物可以是相知(“万物一指也”,庄子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对的差异,而这种相对性来自于人类自身的种种局限。世间万物本没有差别,所有的差别都是人们站在主观立场上而得出的。一旦站到更高的“道”的角度去审视,种种差别都将不复存在. 任何差别都可以统一在“道”的观照之下),在文中即人与鱼本身就是可以相知的,但惠子则认为无法相知,人与鱼(在此理解为“他们之心”)人如何才能认识到他人的心。但相对于西方哲学,庄子在这里并没有解释为何同类相知,西方哲学中,“同类相知”是恩培多克勒的著名命题,同类相知说建立在四根说的基础之上的,既然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四根构成的,那么,人也不例外。这样,由于人体内也有四根,所以,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火感知外在的火,用我们的土感知外在的土,由于双方是同类,所以在感知方面不存在障碍。

(二)美的体验

庄子的话可以认识为一种美德体验,而脱离了惠子所讲的体认论范畴(鸡同鸭讲),因此庄子在这里的理解就不称其为一种诡辩,属于美的范畴,在这种理解中,庄子其人的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体现得尤为明显。庄子站在濠梁之上,感受到的是天人合一的气氛,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人与鱼都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由自在,和谐共生,此中的“鱼乐”就明显带有一种艺术直觉性的审美判断。这样的理解也消磨了论辩的目的性,成了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角度的描述。按照惠子的思路(逻辑实证主义),只有那些能过真正通过逻辑分析和经验证实的命题才具有真假的意义,首先“鱼”的概念中本身不包含“快乐”的概念(逻辑推理不出),再次“鱼的快乐”无法得到经验上的证实(经验无法证实),那么这个命题就是无意义的“伪命题”。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庄子哲学中不仅包含有逻辑上的推理,其中必然掺杂着对于美学和艺术的描述(追其根源,是由于理论与自由概念的混杂),庄子其人的独特个性与自由意志只有在艺术领域才能得到真实的表现,美学的道路不同于理智的和逻辑的道路,他最终不是指向“知识”,不是指向对存在者的某种形成抽象概念的可以言说的知识体系,而是达到某种境界的,物我交融的天然状态。这种境界可以说成是审美的境界,如果将知识的逻辑体系理解为一种前提是主客二分的,并且主体在不断“知”的过程中对客体进行体认,那么审美的态度则是假设主体与客体本来就是相通的,并以弥合住客体之间的裂痕,实现天与人、物与我和谐交融为目的,因此按照庄子审美的态度在体认外物,就不是把外物只看作外在于、且对立于主体的对象来欣赏,而是把物看作与我内心相通的东西来认识。

以上即是笔者对于“濠梁之辩”的理解,其中惠子默认了前提,前后矛盾,庄子简单化了问题,亦可称其为诡辩,因此这次辩论没有赢家,相反,两者的思想精华被附着了更多的逻辑判断,当与其自身思想相结合时,这场论辩的价值则不仅仅停留于逻辑之上,而是一种精神之上的探微。

注释:

①濠梁:“濠”,河名,在今天的安徽省凤阳;“梁”,古人对桥的称呼。

②庄子与惠施的辩论属虚构还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以下的讨论只集中在论辩本身。

参考文献:

[1]徐克谦.庄子哲学新探.中华书局.2005年8月

[2]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3]张采民.《庄子》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7月

[4]孙克强、耿纪平.庄子文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8月

[5]田义勇.异类间性问题初探――以庄惠“濠梁之辩”为例

[6]范文彬.濠梁之辩的真意――兼论庄子见道与言道的问题

上一篇:浅谈农村美术手工课校外资源的开发策略 下一篇:让家访搭起家校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