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686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23 07:46:20

剖宫产686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以期控制剖宫产率的上升。方法:对6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位难产、胎儿宫内窘迫以及社会因素等是导致剖宫产率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结论: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 剖宫产 头位难产 胎儿宫内窘迫 社会因素

资料与方法

年1月~8年1月6年住院分娩产妇共16例其中初产妇1例经产妇896例孕周6~周年龄19~岁。剖宫产686例顺产15例。

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比各年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剖宫产指征主要分为:头位难产包括头盆不称、产程异常、胎头位置异常、巨大儿等;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等;社会因素包括高龄初产、珍贵儿、B超可疑脐带绕颈、无任何指征家属要求手术;其他包括胎膜早破、过期妊娠、臀位、羊水过少、瘢痕子宫等。当同一病例有几个指征时以第一指征为准进行统计。

结 果

住院分娩总数 16例其中剖宫产686例剖宫产率为.96%。年为1.%年为.8%5年为9.6%6年为.81%7年为6.7%8年为.1%。

~8年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当剖宫产有多项指征出现时取起主导作用的指征来统计不重复统计。剖宫产指征的前3位依次是头位难产15例(1.%);社会因素176例(5.66%);胎儿宫内窘迫11例(16.6%)。

讨 论

结果分析表明我院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已达到.1%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剖宫产率≤15%标准特别是头位难产和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比例越来越大但胎儿宫内窘迫导致的剖宫产率变化不大现将我院剖宫产三大因素分析如下。

头位难产:我院6年来剖宫产指征的构成表明头位难产的比例为1.%高居第一位。头位难产主要是指头盆不称其中包括相对头盆不称和绝对头盆不称在相对头盆不称中有很大一部分孕妇试产是很不充分的有时可以阴道助产的也因家属拒绝而采用剖宫产甚至有的孕妇及家属过度依赖B超估计胎儿过大就拒绝试产而提出剖宫产。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剖宫产指征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在我院已排第二位这与当前医疗市场的大环境有关。现在大多数的医院都开展了术后镇痛导致部分孕妇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大大降低;另外产科医生担心劝阻后万一产程中出现意外会引起医疗纠纷所以只好随患者意愿;也有些人是受不正确的观念影响选择所谓的良辰吉日坚决要手术分娩;还有一部分孕妇及家属对脐带绕颈不理解怕试产过程中胎儿死亡一旦B超提示可能脐带绕颈时便要求择期行剖宫产。曾有报道约5.7%的头位妊娠脐带绕颈是可经阴道分娩而不会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

胎儿宫内窘迫:本组胎儿宫内窘迫为第三大手术指征目前胎儿电子监护广泛用于临床一方面对胎儿宫内窘迫能作出早期诊断使诊断率提高;另一方面假阳性率也增高又无简易可靠的排除假阳性的方法唯恐漏了真阳性为了胎儿的安全过早干预使部分假阳性也实施了剖宫产这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有报道称胎儿监护的引进使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者为过去的倍。因此对胎儿电子监护出现胎心率改变时还要看持续时间经纠正后是否好转配合头皮血气分析就能进一步提高正确诊断率。虽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对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增加了不少的近远期并发症。在近期并发症中曾有报道因剖宫产术中导致脾破裂有报道剖宫产后远期并发症(如盆腔炎、月经不调、腰痛)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剖宫产儿综合征、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几率增大并且尚有报道剖宫产是绝经妇女性生活困难的因素之一。

降低剖宫产率一方面应通过医患沟通提倡自然分娩另一方面要有正确的舆论引导理解和支持产科医护人员的辛勤劳动减轻产科医护人员在处理孕妇试产时的思想压力;同时应广泛应用无痛分娩技术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改变服务模式加强产、儿科医师合作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水平等。总之降低剖宫产率是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的问题只要从各方面入手就可以有效控制剖宫产率。

上一篇:闭合性胸外伤6例分析 下一篇:骨盆骨折合并腹膜后血肿17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