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3 07:31:13

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对策研究

摘 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优化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现行税制的某些规制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企业研发阶段所购设备的进项税因没有销售最终产品而不能抵扣,进口设备缴纳的关税也增加了研发环节的费用,企业所得税扣除制度优惠不足,研发人员的个人所得税负担偏重,等等。因此,应该重新设计激励性税收规制,发挥税收激励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制设计;税收激励

中图分类号:F810.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73-02

一、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项目中有12个建在该省,目前拥有产业工人514.6万,是全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工业总产值总量占全国的18%。由于长期的开发利用,黑龙江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具有很大的隐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改革开放以来,该省经济发展速度慢于发达地区,原因之一就是新兴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期来看,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经济总量增长,必须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来自黑龙江省统计局的权威资料显示,2010年前3季度,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具备新兴产业活动的单位有848户,其中,新能源产业46户、新材料产业164户、新型环保产业83户、生物产业210户、信息产业27户、现代装备制造业318户。按照新兴产业口径测算(下同),全省规模以上新兴产业单位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75.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17.3亿元,利税总额89.6亿元,测算实现增加值226.2亿元,增加值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2.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6个百分点。

在各产业增加值占比中,现代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31.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308亿元的41%;新材料75.9亿元,占26.3%;生物53.4亿元,占17.1%;新型环保25.1亿元,占8%;新能源13.8亿元,占5%;信息8.1亿元,占2.6%。在利润总额占比中,现代装备制造业占39.1%、新材料31.7%、生物16.6%、新能源9.4%、新型环保1.6%、信息1.6%。见图1和图2。

图1 2010年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产业增加值占比条形图

图2 2010年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产业利润总额占比条形图

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激励切入点

(一)继续保持并适当增设某些税收激励政策

1.继续保持并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如在高科技技术项目和产品环节,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新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的低税率。但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过程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税种应着重突出惠及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对战略性新兴技术项目、产品、环节的优惠,这样做的效应能通过某一技术、某种核心产品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

2.在销售环节计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费。如战略性新兴行业的企业可按销售额的3%—5%提取技术开发费,重点扶持产品可以加大企业提取科研开发费用的比例,这种优惠政策和加计扣除研发费的方法更容易计算和实施。可以根据税法规定科研相关的费用可以按实际的发生额扣除。

3.可以考虑提取并分摊一定比例的培训费。新企业所得税规定提高了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比例,但是一项科技成果需要转化为市场产品必须耗用高额的培训投入,这些费用是技术研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将这些费用摊入职工教育经费不符合产业发展的政策,可以考虑提取并分摊一定比例的培训费作为专项支出。

4.在纳税前制定科技研究准备金制度。如允许那些生产规模不大但有科技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按其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科学技术研发风险准备金。

5.对高级研发人员实行税后薪金制,并实行公司内部股权激励。如在个人所得税优惠方面,可以实行特殊产业特殊对待的原则,兼顾公平和效率。对在战略性新兴行业的企业员工、高级创新型人才的工资薪金,由公司代为付税,实行税收薪金制度,并实行公司内部股权激励;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的科研成果奖励所得给予免税待遇;以高新科学技术参与企业筹建和入股的企业,对以技术取得的收入实行税收优惠。

(二)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对新技术研发投入的支持

1.降低技术研发过程中的货物和劳务税总体税负和边际税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在新技术的科研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的科学技术设施和厂房等硬件设施,战略性新兴行业很多是技术性密集性的,还需购买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在这个过程中支付了很多的劳务税和财产税,战略性新兴行业承担了很多的税负,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减轻行业税收负担,可以有效降低行业的研发环节的成本。

2.运用税收激励政策促进新兴行业融资。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很高,商业银行一般发放贷款时要综合衡量收益和信贷风险,风险很高的话,一旦企业技术研发失败,银行的贷款就有收不回来的危险。因而商业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贷款审批非常严格,存在一定的惜贷现象。

3.运用税收优惠政策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问题。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风险投资市场规模还不是很大,这直接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困难,影响新兴行业的融资质量和规模。因此,需要建立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融资问题,即通过税收优惠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降低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的融资的税负,以鼓励其为该产业提供融资支持。

(三)实行多样化的税收优惠方式

战略性新兴行业在创新和成果转化阶段,将要面对和面临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针对战略性新兴行业特点和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制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有重点:一是重点激励高新技术在应用方面的研究。二是重点支持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同时兼顾引进技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注重消化和创新。三是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又要做好传统产业技术的改造和升级。这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三个重要的政策目标,这个政策目标的实现要采用多样化的税收优惠方式。

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激励对策

(一)增设某些税收激励政策

1.实行增值税退税政策。如对高新技术型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阶段所购设备的进项税实行退税政策,减轻企业因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垫付资金的负担;对进口设备缴纳的关税实行税收减免。

2.建立技术准备金制度。如对高新技术型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按其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在税前提取技术研发准备金,如企业实际销售额的0.5%,或分档计算,同时规定该技术研发准备金在一定时间内(2—3年内),用于研究开发、技术创新、设备改造和人才培训等方面。此外,还应该加强监督,逾期不用或改用其他用途,应该对其挪用的金额恢复征税并收取税收滞纳金。

3.实施税收抵免。如凡是向政府批准的战略性新兴技术工业项目投资的本国公司,可以从公司缴纳的所得税款中免缴相当于研发投资额 30%的所得税。

4.实行延期纳税。战略性新兴企业占用资金的情况比较大,资金回笼慢,生产的周期长,要支持企业由于客观原因暂时无法支付税款时,可以延期缴纳税款,最长可以允许延长2年,以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

5.实行再投资退税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用税后利润进行技术再开发,投资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应该给予一定比例退税政策优惠;对于创业投资企业或基金的股东转让股权的收益,如果再投资于其他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或基金),给予再投资退税优惠。同时,将再投资退税政策扩展到整个战略性新兴企业,只要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其创办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追加研发投资的,都可以享受再投资退税优惠,可将相当于再投资所投入资金50%部分的企业所得税税款退还给投资者。

(二)保持并加大原优惠政策力度

1.加大费用列支的范围和额度。例如,对高新技术型企业购买的设备和专利等先进技术,要允许企业要实行加速折旧和摊销。社会和其他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基金和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其他激励技术研发的基金的公益性捐赠,允许在税前全额扣除。

2.对科研成果转化收入全部免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企业转让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取得的收入,给予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的优惠税收政策,企业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以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3.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支出税前抵扣比例。可以根据战略性新兴企业在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投入的资金总额和增加额,对现行的企业研发投入在50%的税前抵扣的基础上,对企业新技术的研发资金费用的增长部分,再给予50%的税前抵扣。同时,对现在仍然处于未盈利阶段,没有纳税所得额的创新研发新兴企业,其科研的资金费用也可按此规定预先申报税收减免,并允许企业将来向前向后纳税时候结转扣除。

4.扩大战略性新兴企业税前列支的范围。为了企业在研发阶段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革新和引进阶段有足够的资金,要允许技术创新企业在纳税前列支一定比例科技创新投资风险准备金。企业可按营业额或收入总额的5%提取研发风险准备金,自提留之日起2年内使用,在会计处理上要作为费用,在投资发生前作为损耗计算。

5.加大资金投资抵扣力度。对于高新技术型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应该对投资新办科技型企业,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实行税收抵扣;还应该提高战略性新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抵扣所得税的比例;对高新技术型企业当年购买的技术设备,在缴纳应得税款时,应该允许按设备价值一定的比例扣除;对企业购置专利等先进技术的成本,允许按购置成本的一定比例给予税收抵免。

总之,只有针对新兴产业的具体特点来设置税收激励性规制,才能有效促进该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付广军.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2).

[2] 蒋漱清.我国税收优惠制度对发展新兴产业的影响[J].商业会计,2010,(6).

[3] 蒋震.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10,(3).

[4] 张和平.对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与建议[J].经济界,2010,(2).[责任编辑 王 莉]

上一篇: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与股价变动关系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定价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