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的比较及其适应性分析

时间:2022-09-23 07:05:05

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的比较及其适应性分析

[摘要]建立适合国内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路径与模式,需要基于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量化研究。如今对企业国际化测度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国外企业,并且缺乏全面评价的方法和指标。本文在梳理企业国际化测度的各类方法及适应性的基础上,比较了企业国际化研究过程中通行的3种测度方法,并阐明了3种测度方法的适应性,指出了适合中国企业国际化测度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6-0022-03

一、引言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的过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任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国际竞争。纵观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都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的过程。一般而言,当企业经营活动与国际经济发生某种联系时,企业国际化进程就开始了。研究企业国际化发展程度及阶段特征,有助于企业在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根据自身特点,把握好国际化的方向和路径。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国际化测度,对于国际化企业来说有着很大意义。目前,已有学者把国际化测度问题作为研究方向。本文拟着重讨论现有的企业国际化的测度方法,并从中得出适合用作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测度方法,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国际化测度问题研究方法综述

有关国际化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衡量和比较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如能准确测量企业国际化的程度,就能根据企业所处的国际化阶段,得出适合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因此,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企业国际化测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创立了各种测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方法,主流的方法主要是以下几种:

1 苏利文测量方法。美国学者苏利文(Daniel Sullivan)曾尝试用5种经济指标衡量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外国销售占总销售的比重(FSTS);外国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FATA):海外子公司占全部子公司的比例(OSTS);高级管理人员的国际经验(TMIE);海外经营的心理离散程度(PDIO)。苏利文的国际化模型是:国际化程度(DOI)=FSTS+FATA+OSTS+TMIE+PDIO

2 威尔什(Lawrence S.Welch)和罗斯坦瑞尼(Reiio Luostrinen)的六要素模型。芬兰学者威尔什和罗斯坦瑞尼提出了衡量国际化的六要素模型(Welch、Luostrinen,1988)。该模型从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的产品、海外生产经营方法、目标市场的选择、组织结构、融资方法和人员素质6个方面考察企业的跨国经营。北欧学派认为,制造业公司跨国经营方式演变的最常见类型是: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企业自行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设立海外生产基地(Johansou、Wiedershelm,1975)。

3 日本义塾大学商贸学院教授小林规威的研究方法。日本义塾大学商贸学院教授小林规威及其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7年的研究,对日本100多家跨国公司和美国、欧洲的几十家跨国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海外经营五阶段说。他们是:第一阶段:以总公司经营为中心的国际化,海外事业主要以出动为主;第二阶段:重视出口市场的国际经营,开始进行进口替代产品的当地生产;第三阶段:意识到与出口国之外的第三国市场的结合,即在地域关联的基础上,重视在出口国的经营活动,并开始从事海外生产;第四阶段:以全球战略进行跨国经营;第五阶段:全球战略经营的深化。在上述五个阶段的基础上,小林规威又分别从管理、企业组织结构、人员培训、生产职能等方面对每个阶段的国际化程度进行评价。

4 GMS模型。美国学者Zou和Cavusgil(2002)提出GMS模型(全球营销战略模型)。该模型包括内外部影响因素、战略表现和战略业绩三个模块:对战略表现的考虑囊括了标准化、配置和协调、整合这三种观点;对影响因素的判断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其基本逻辑是战略表现受到影响因素的作用,而又直接影响到业绩,所进行的实证检验充分验证了战略对业绩的积极作用。GMS模型是迄今为止权威的有关全球营销战略影响因素、战略表现和业绩关系的综合模型。

5 国际化蛛网模型。鲁桐通过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并在企业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国际化蛛网模型”。该模型从6个方面:即跨国经营方式、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组织结构、人事管理和跨国化指数考察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并构成了企业国际化的蛛网图形。该模型以箭线的长度分别表示企业某一侧面的国际化程度,越靠近原点表示程度越低。

该学者认为,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衡量仅仅用个别综合性指标是不够的,应该对国际化经营进行数量化的结构性分析,这样才能进一步揭示不同企业国际化的不同特征。因为在跨国化指数相同(相近)的企业,其国际化的内部结构是有所区别的。如图,ABCDEF围成的面积是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几何表现。对于一个跨国公司而言,国际化可能是均衡发展的,也可能是畸形发展的。

6 南开大学吴晓云的CGMS模型。吴晓云教授在GMS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所客观面对的内外部环境特征和现有的战略要素表现,创建了能够适用于对中国企业全球化经营进行测度和评价的理论模式CGMS中国企业全球战略模型。该模型在主要模块的构建上承袭了GMS模型,其一级指标在对GMS模型一级指标的延续和修正中体现出对中国跨国企业的针对性,并在二级指标的内涵上做了较大的改动。

三、国际化测度方法的应用现状

由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不仅是双向的,而且具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这给直接比较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国际化测度的方法来辅助我们进行国际化研究。目前,有三种主要的测量方法,但应用背景和现状各有不同。

苏利文的计算方法既考虑了研究数据的可获性,也兼顾了评价企业国际化的不同角度,即从国际化的结构因素、经营业绩因素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因素衡量其发展水平。它比简单地用一两种指标显然进了一大步。其优点在于:该测量方法是用5种经济指标去衡量企业国际化的程度,这比简单地用一两种指标显然进了一大步。他的5种经济指标兼顾了评价企业国际化的不同角度,即从国际化的结构因素、经营业绩因素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因素衡量其发展水平。但是该方法的缺陷在于,用该模型去测量几个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时,很容易得出国际化程度相同的结论。苏利文使用该模型计算了74家美国制造业公司的国际化指标,有的公司DIO数值完全相同,但掩盖了公司间海外经营的结构差异。

GMS模型是迄今为止在全球营销战略研究领域最有代表性的综合战略模型,并于2002年首次全面地采用全球战略和公司全球业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都已经从整体或局部的角度,在

美国或者中国市场上对跨国公司运作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这些检验的结果尽管存在各自观点,但是总体趋势非常一致,即GMS模型的基本理论逻辑经得起实践检验,现实中跨国公司的内外部因素、战略表现和业绩的关系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如GMS模型所揭示的规律。其中,对中国市场上的运用部分则是吴晓云教授运作CGMS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该研究用CGMS模型分别对中国高科技行业、产业市场中的企业进行了跨国经营测评和战略分析,得出了适合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模式和实施策略。

国际化蛛网模型的应用主要范围有两个:一是通过综合分析,可以找出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及时纠正企业发展过程的偏差,为企业今后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进行企业国际化的横向比较,进而预测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从理论上看,企业国际化蛛网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对于不同产业、不同投资动机的跨国经营活动都可以进行测量,展示其跨国经营的特征,进而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该模型不仅从综合指数来衡量企业国际化发展,而且对国际化经营进行数量化的结构分析,这样能进一步揭示不同企业国际化的不同特征。该学者运用蛛网模型对首钢进行了国际化测度的案例研究,并得出结论:首钢的跨国经营已经走出了初期发展阶段,形成了多元化经营。蛛网模型的补充模型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对首钢的国际化程度进行了量化的程度划分,也得出结论:首钢集团的国际化水平还处于中度的阶段。这样,为进一步对更多的企业进行国际化程度的测量研究提供了参考。

四、国际化测度方法的比较研究

上文详细阐述了三种国内外的企业国际化测度的方法,并分别分析了其应用背景和优缺点。这三种方法在衡量指标、研究方式、得出结论的形式等方面均有所不同。现在我们从应用的角度对这些方法的使用做比较研究,进行对比分析,见下表。

在以上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看到,如果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应用范围和模型特点来看,蛛网模型是最适合用来做案例分析的国际化测度方法。该模型对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了深入的数量化结构分析,指标全而,适用于对单个企业进行有针对性国际化测度分析,找出其国际化的优势和劣势。其补充模型在蛛网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量化界定,可以用于对企业进行国际化程度的等级分类。但是,对于等级划分还有待商榷,值得进一步开发。

由于GMS、CGMS在测量指标上偏重于组织内外部因素,全球化战略表现以及全球经营业绩,其应用中针对不同行业相关指标都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因此,比较适用于做按行业分类的国际化测度。蛛网模型的研究方法,也适用于行业内的少量企业之内的比较研究。

而苏利文测量方法由于该方法测度的基础是5种经济指标,所以较适用于对上市公司等财务数据比较清晰完备的公司进行测度。但是,该模型用五个经济指标做简单的加法运算容易造成无法突出各个指标的差异,从而直接影响企业国际,化程度的结果。同时,该方法很容易得出程度相同的结果,所以不适合做较细致的,单个样本分析。当对一系列企业进行简单类比的时候,可以考虑这种方法。

五、适合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测度方法

在经过应用背景分析和比较研究以后,作者认为,蛛网模型的测度思路和CGMS模型的指标体系,是适合用来进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测度的。首先,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国内的大型跨国企业数量不是很多,需要细致地分析中国跨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的各个影响因素,而蛛网模型和CGMS模型是可以全方位对企业进行测度的模型。其次,在现阶段对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想从目前企业的发展过程、状态中找出企业国际化成功的关键因素和企业需要注意的薄弱点,从而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出建议,通过上面两个模型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因此,在蛛网模型和CGMS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是可以找到适用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测度方法的。

上一篇:企业购并战略行为框架研究 下一篇:基于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具体内涵和运作方式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