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切实为教师“减负”

时间:2022-09-23 06:52:30

应切实为教师“减负”

“减负”是这些年来针对学生群体而衍生的热门话题,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负担等问题,却甚少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问题不被关注不等于不存在,我们且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据调查,有近五成教师认为“工作太累”,其中37%的教师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8小时;86.7%的教师认为自己主要的工作是备课、上课、应付检查、对付考试。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曾经就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过调查。分析资料显示,目前教学一线教师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更甚,有半数以上存在心理问题。就拿去年3月份和5月份来说,海南三亚和河北馆陶先后有两位未满30岁的年轻教师自杀,他们自杀的原因皆因感到工作压力过大。

在当今这个处于知识高度密集型、知识高度转型的时代,教师普遍感到教学工作压力大的原因可归结为几点:在学校,当今学生娇宠难教,收入与工作付出不成正比,培训、评职称等繁杂事务多;在家里,家庭经济负担也不轻。众多繁杂的负担让本就是平常人的教师来承担,他们岂有不累、不希冀“减负”之57

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否,密切关系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只有给予教师们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才能让他们以良好、健康的身心状态,全身心地为国家培养出健康、优秀的人才。值得欣慰的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师的“减负”问题已经引起了不少代表的关注。

笔者以为,要给教师“减负”,首要的是尽量消除教师专业成长上可能会出现的烦恼和困惑。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做好教师的入职培训工作和制定大方向的专业培训政策,让教师在人岗前就对自己的工作有个清晰认识和发展期待。学校也应该有目的地做好校内教师成长规划计划表,有计划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学习成长的机会,进而享受教学上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乐于教学。在这一点上,北京市昌平区第五中学就对“教师减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通过减少会议、改进听评课制度、改革教案书写和检查制度、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等减轻教师的负担,使该校教师“在学校工作心情舒畅”,工作满意度上升,工作效率提高。

其次,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的学生,普遍是在“六大带一小”的家庭环境中生活长大的,娇宠任性、个性昭彰的孩子比比皆是,甚至有一小部分还专门爱欺负女教师。如海南三亚女教师自杀的原因就是受到了学生的恐吓。要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学校和教师都应该从多方面寻找方法。比如,学校可以针对教师心理问题,建立定期检查和自查制度,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扬长避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点,给教师一个释放自我的平台等。教师也应该主动学习一些技巧,从主观上提高自身素养,锻炼和养成自我积极的心态。

再次,政府应该重视保障教师的经济待遇,使教师在全力教学之余,得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和负担。虽然我国规定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同级公务员的工资,但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每天忙于学校事务的时间不少于12个小时,投入的劳动往往和收入不成比例。我们不妨把眼光看向其他国家:日本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比同期毕业的其他行业职员的平均工资高16%左右;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比一般职员的平均工资高35%;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一般高于普通企业职员工资额的25%-35%,也高于政府工作人员平均年薪,在全国13大行业中排名第六位……从各国教师的收入状况中我们应该得到启发:政府应该加大力度,确实保障教师的生活质量,让教师无后顾之忧,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最后,希望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都给予教师足够的尊重、理解、宽容、支持和帮助。孩子的教育问题并不能简单地把责任完全归结于学校。社会的影响、家庭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起着更大的作用,如前不久轰动全国的“李某某”参与事件,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家庭的溺宠放纵。因此,不管是社会还是家长,千万不要神化教师的力量,不要把教育重任全压在教师身上,而是大家齐心协力、全方位、多方面教育孩子。这才是一种全社会应该达成的教育共识。

上一篇:欧盟对非洲民族冲突干预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下一篇: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