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园冶∙立基》对于园林设计的指导意义

时间:2022-09-23 06:48:56

试论《园冶∙立基》对于园林设计的指导意义

摘要:通过解读《园冶》这一造园著作中《立基》一节,获得对于当代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园林设计重在“设计”二字,不仅仅是园林的建造,在满足使用者功能使用的前提下,更多的是体现人文气息以及丰富多变的空间体验。

关键词:园林;意境;人文气息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张琰(1992-),江苏淮安人,主要从事景观学研究。

《立基》是对《兴造论》和《园说》中的造园的一般原则的进一步阐述和具化,本文以《立基》这一章为出发点,通过其中体现出来的造园的一般原则,获得对于当代园林设计的一些启示。

1.解读《立基》

《立基》可以看作是《兴造论》、《园说》的分论点,从园林建筑和假山位置的规划体现出造园的一般原理和原则。《立基》论述园林总体布局,包括规划园林建筑(也包括一些构筑物)位置的原则,初步规划空间和构思风景意境的手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在总论中首先归纳出建筑布局的原则,然后论山水、植物和桥梁的布局原则,并描绘出理想中的园林风光,用诗境启迪造园的意境。

“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立基主要指的是确定建筑物、假山等人工构筑物地基的位置,同时初步构思空间环境和景观。在整个园林中,厅堂建筑及其周边景观是主体,是核心,是空间效果最为精彩的部分。

园中房屋的布局原则是以厅堂为主体建筑,安置在主景区,其他附属建筑物散置在主景观周围。【2】《立基》中说:“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厅堂是接待宾客和宴饮聚会的场所,几乎所有的主要活动都可以在厅堂中进行,所以厅堂是园中的主体建筑物,位于园林的中心地带。定下厅堂之后,才开始考虑亭台楼阁这样的次要建筑。

“择成馆舍,余构平台”。楼阁的建造与厅堂形成前低后高的建筑布局,单层的厅堂排列在前,二层或三层的楼阁建造在后,既显出主次,也有利于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致。若是把楼阁建在半山腰,更是放大了这种景观效果,正所谓“更上一层,可穷千里目也”。而亭榭的位置则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则,“亭安有式,基立无凭”。一般来说,榭被建造在花丛树木间,亭通常被建在水边,但若是建在别处,也别有一番趣味。有景色可观的山巅、翠竹茂密的山脚、苍松盘曲的山麓、或是溪流之上、池水之中,都能形成不同的空间效果。接着要考虑的是连廊和假山这种配景,连廊要随地势起伏,显得断续蜿蜒、若隐若现,假山要错落有致、散漫随意,这两样虽然是配景,也一样体现出丰富的空间变化。

“寻幽移竹,对景莳花”。最后,文中还提到了植物和水体的配置。与前文的平铺直叙、直白明了不同,计成更多的是运用优美的词藻描绘出生动的场景,如“曲曲一湾柳月,濯魄清波;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此外,计成在讲造园理论时,喜欢引用有关景物的风雅典故,这些集中代表着一幕幕园林场景,体现出文人墨客在园林中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爱好,如“编篱种菊,因之陶令当年;锄岭栽梅花,可并庾公故迹。”陶渊明爱菊,庾胜镇守梅岭,这些都是古代名士与花木景观的雅事。这表明计成是根据人们对园林功能与审美的需求来造园的。它提示我们,设计不能脱离生活,应该结合人们在环境空间中的各类活动和需求来构思。

2对于今日园林设计的启示

造园追求意境深远。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即所谓的“意境”。以扬州寄畅园为例,其空间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哲学讲究“实中见虚、虚中见实”的虚实相生的思想意境。在寄畅园的空间布局上,有许多地方运用了这种手法。例如,穿过含贞斋,来到九狮台,始有山穷水尽之感,然而从九狮台处一折而变的豁然开朗,锦汇漪由此映入眼帘,从而造成“虚中见实”之效。而且,还有些地方处理为开门于不通之处,映于竹石,有“实中见虚”之意。“形神兼备”也是寄畅园造园的宗旨,寄畅园的山石景观并非是对自然物的简单模拟或翻版,而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它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标准。

苏州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

空间变化丰富多彩。《立基》中说:“深奥曲折,通前达后,全在斯半间中,生出幻境也。”【1】有时候空出的这半间之地,留出想象的空间,让空间层次丰富起来,可以产生无尽空间的幻觉,就如水墨画中的留白一样巧妙,蕴含着智慧。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不是作平铺直叙的单调展开,而是像笔墨运用一样随地赋型。因势成流,让空间形成宛转延伸,曲折流逝的动态之势。“流动”的形态作为一根线索在各部分作着有机的贯通串联,使各种构景要素在迂回曲折中形成既渐进流动而又整体统一的有机空间。造园家把中国艺术的线条之美精彩地呈现于空间,让游者在有限的空间里按着线性顺序体验着无限的空间美感。中国园林建筑对于空间的编排,是以时尚序列展开空间之变化,处理空间的手法是随着人在空间中视点之移动,而景物也跟着不断变化,正是所谓的“移步换景”之手法体现,使得园林空间充分展现以流动空间来表现清净自然的艺术精神。

植物配合造景。运用植物同其他造园要素创造出一个“入狭而得景广”的景观效果。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材料,产生不同的冠形、色彩、叶形、高低等变化,引起观赏者不同的视觉感受,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正因园林植物景观具备了这种空间艺术效果,从而引发出欣赏者的无限空间意趣和联想。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园林文化里,许多拟人化的植物象征着人们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情怀、瑰丽的想象、思想的情趣,抒发出激情和友情的理念, 不但含意深邃,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受文化影响极深的古典园,适宜的植物配置涉及到文化和技术两方面内容。【3】如两者结合,才能具有传统文化与环境工艺相协调的意象效果。如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轩名,实是对园景的写实。轩南远山近水, 轩亭、曲桥, 树坛中罗汉松风姿如画,自成天趣,不愧是一幅天然图画。今树龄都已十分古老,自然更富气势了。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大树、古树,以其高大的躯干遮掩了天空的一角, 使园林的天际深浅莫测,小空间使乎也是无止境似的。狮子林的古银杏、留园中香樟等大树,都起着丰富园中山林空间功能,加强了立体效果, 这可以说是树姿的景观功能。

3.小结

园林设计重在“设计”二字,不仅仅是园林的建造,在满足使用者功能使用的前提下,更多的是提供游览的乐趣。《园冶·立基》具体地体现了计成对造园的理解,无论是厅堂之类的建筑,还是桥梁、连廊之类的小品,亦或是水体、植被,无不表明造园者在造园过程中对建成后整体效果的初步构思以及对诗文中描绘的文人生活的向往。面对当今更加复杂多变的需求,设计师更应该以人为本,增添园林中的人文气息,并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体验。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M].中华书局.2011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室内外精准定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大型综合医院交通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