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

时间:2022-09-23 02:44:58

新常态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

[摘 要] 新常态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公立医院需结合新医改制度,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加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挑战,实现大数据带来的便捷和快速发展,促进医院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032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067- 02

随着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公立医院也进入了调结构、转效能、强服务的新常态。新常态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迎来新挑战,需进一步正视问题,不断完善,才能提升其服务并指导医院管理现代化的效能。

1 新医改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为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新医改将财务管理融入经济大环境,在信息化方面对财务预算、资产负债、收支成本、会计报表等进一步加强了严格规范的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公正透明。

1.1 财务预算

为加强预算管理,新医改制度在可补助的项目、可补助的情况、医院开支剩余的处理等方面都有明确的管理规范,对预算环节及各环节的方法、程序、原则及相关职责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大数据时代,医院管理需要更加前瞻科学,因此地方公立医院需遵照新制度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调整,通过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使之更严谨。

1.2 财务负债

为加强医院财务风险调控,新医改制度要求定期对固定资产、债务进行核算,同时对融资、开支的程序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审查。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调整给市场化的运行带来了更多挑战,公立医院更需要通过系列信息化的管理,对医疗利润进行市场化的调研论证,加强长期可持续调控,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损耗。

1.3 财务收支

财务收支是医院管理一个基点。新医改制度将其收支种类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调整,将公众敏感的药品收支导入预算,将科研与业务水平培训支出划拨而单独设立,新常态下要求多元化的服务,而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加强医院市场监管,提升其公益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4 成本管理

经济增长进入中低速的新常态要求创新科技、开源节流。新医改制度在成本管理的目标、核算内容、分配成本等方面要求更具体、更详细、更规范。这就更需要信息化手段来解决医改财务成本中的复杂问题,使之更明晰、科学。

1.5 会计报表

新医改制度在会计报表要求上更加完备,报表数量从三张增加到五张,报表内容要做好批注,有现金流动报表、财政补助收入报表,报表形式更符合国际惯例。为此,唯有通过信息化大数据的管理才能在减少重复简单劳动及资源浪费的前提下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档次。

2 新常态新医改制度中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大多使用了财务软件,有成本核算系统、固定资产系统、门诊住院收费系统等,但各系统彼此信息脱节,从意识到具体操作,均缺乏大数据大系统的整合。

2.1 观念滞后,重视不够

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宗旨是对有关大数据时代的财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整合处理,尽可能避免经济损失,以提高社会效益。但医院管理层意识往往将信息化与医护人员的技术技能提升关联,而财务管理则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简单核算、基础数据准确等方面,从而对财务管理信息化不够重视,导致其建设滞后;同时,部分基层人员安于现状,按部就班,局限于个别化的数据处理,不愿从宏观的数据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参考,因而缺乏创新,影响信息化的升级发展。

2.2 数据标准不一,信息碎片化

现在大部分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层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只是停留在核算上,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与整合,致使信息不集中,各部门的数据标准、信息彼此碎片而孤岛,缺乏应有的统一性,不能有效运用全面掌握,因而利用大数据来解决医院问题的信息化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2.3 系统单一,兼容性差

目前,医院的信息化、网络化在各公立医院多普及于外部业务系统,但以人、财、物为核心的内部运营管理系统仍比较单一,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功能简单,多停留在简单的录入凭证上,没有预算及事中控制上的管理,缺乏共享。信息数据库的彼此不兼容,致使不能密切追踪资金的去向,难以提高医院的风险控制、资金控制能力。

2.4 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是以信息系统为背景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为支撑,其信息化管理需渗透到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过程及各系统,才能有效盘活存量,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现效能最大化。但现在部分医院内部管理不规范,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不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不适应现代医院管理流程,管理效率低下,工作运转冗杂。

2.5 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财务管理和计算机网络都比较精通的复合型人才。但现在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多熟悉手工财务,缺乏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加之医院大多重视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而缺乏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因此能将财务信息与技术业务高效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奇缺,严重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 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 提高认识,政策引导

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其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特别是医院管理层要意识到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用全局性的战略眼光来推进信息化建设,落实相关责任目标,给予其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可将新医改、新常态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进行整合梳理,将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评估纳入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成绩指标,以政策引导促进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医院工作人员更要认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将信息化进程与相关人员绩效挂钩,保证建设有效实施。

3.2 完善系统,加强监控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是加强财务风险监管,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能。因此,首先必须切实掌握国家有关医疗政策,熟悉医院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次为提高财务信息风险意识,应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财务软件的集成能力,选择既符合国家相关制度准则要求又适合医院特色发展的优质高效的财务软件;其三,加强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明确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数据统一的标准,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数据监控,合理设置权限,确保提供全面有效的财务资料和及时精确的财务信息时信息安全。

3.3 健全管理,提升素质

首先理顺医院各部门的关系和职能,明确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功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健全并完善各类制度;其次,健全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体制机制,制定配套可行的措施,完善信息化工作流程,改善技术手段,打通信息化平台关节,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方面切实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提高其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一方面坚持能岗匹配的用人原则,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引进既精通计算机又懂财务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信息化时代的综合管理意识和效能。

总之,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医院”的管理模式将促进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有效提升医院的管理效能,促进医院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红.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经济师,2013(9).

[2]吕德娟.关于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

[3]谢海玉.论新医改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2014(10).

[4]董智慧.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4(7).

[5]李晶晶.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4(30).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方式研究 下一篇:执行全面预算出现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