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建筑设计之经济与美观

时间:2022-09-23 02:10:17

阐述建筑设计之经济与美观

摘要: 文章根据现在建筑创作中存在的较普遍的形式主义设计倾向,重新强调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适用、经济、美观”,论述了建筑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双重性质,“适用、经济、美观”是辨证统一的,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当今的建筑学飞速发展,已经摆脱了曾经的理论贫乏的窘迫局面,而进入了各种观点与形式百花争鸣的时代,不再缺乏各类的理论和复杂的形式,而是要回归建筑的本真,将建筑的美观这一重要命题再度体现出来,创造出更丰富、更新颖、更美观的建筑形象。

关键词:建筑设计;美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创作

“适用、经济、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是我国建设初期提出的设计方针、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很大提高,国民素质与生活条件、生活质量有大的改善,我们认为“适用、经济、美观”仍然是新时期建筑设计原则,出发点与归宿。只不过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如安全、卫生、环保、节能、环境等。 “适用”不仅是“住得下、分得开”的简单要求,更多的是体现空间尺度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密切关系,指的是特定功能即人的尺度、行为动作等对空间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经济”不仅是投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造价来看待经济合理性,而应该从近期投入与长远运营的平衡点来谈经济,从综合平衡指标来看待经济性。另一方面经济性要体现科学发展观、节地、节能等,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方法和材料。“美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建筑艺术,它与音乐、美术、文学不一样,是实用的艺术和公共的艺术,是依托于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物实体上的一种艺术,同时建筑艺术又是一种公共艺术,一幢建筑一旦建成,它就强迫人们天天去欣赏它,美观是建筑师的本能,建筑师的职业就是要把一个实用的东西设计得美观。美观应该比较得体,不能不考虑建筑的经济合理性、实用性,不能太突出自己,而徒有其表地追求形式美,要和环境匹配。对于“适用、经济、美观”的关系,我认为城市里大多数建筑,实用经济最重要,但对于一些城市里标志性建筑而言,就不能按一般项目的要求来看待实用与经济,其重点应放在建筑艺术性上。因此,我们从事的建筑设计工作须按照“适用、经济、美观”设计方针,不要孤立片面的追求那一方,三者间应有机结合起来。在城市规划设计也应如此,要根据该城市的功能特点,具体分析开展城市设计,把民族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2.美学的整体认识

我们日常所说建筑的美观主要是在探讨建筑的内外部结构的“艺术性”体现这一问题。但是通常人们都把建筑的美观放在建筑的功能后面,成为一种“尽可能实现的美观”或者说“条件允许下的美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艺术审美要求的提升,建筑的美观需求变得更加迫切,而且美观本身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抽象概念,不同的人对于建筑美观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正如60年代的人们喜欢古朴的木质装饰,而80年代的更喜欢现代感更强的建筑风格。因此建筑的风格必然要丰富多样。而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不光是建筑师本身艺术修养的提高,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设计美学观,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提升自己建筑设计的质量,自然以上都是必要的前提,但是更多的要依赖全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相关历史、文化、艺术的认知度的提高。否则,再美观的建筑也成为无人欣赏的废墟。建筑的另一大特点是具有大众的观赏性,这一点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建筑只要完成,那么其外观、内景的布局就自然而然的以固定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建筑设计者的水平有限,一味的按照自己独断的理解去设计建筑,使得该建筑成为了个人设计,无人欣赏的摆设。这就是违背了建筑要满足大众口味的要求而造成的。日常的建筑设计中也存在着多种风格和各式美学主义t如:解构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等等,大部分都存在着对建筑美观的考虑,有着广泛的哲学、伦理学等的学术理论基础。而建筑师作为建筑的缔造者,应该摆脱各种主义的条条框框带来的限制,更多的从自身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去解决这一问题。构建更多贴近现实,能体现艺术魅力,彰显建筑风格的优秀作品。

3.美观

有人曾经对建筑的美感做了一个解释,“建筑美就是要达成心灵的宁静与享受。”这是从人自身的欣赏角度去说的,而对建筑本体而言,要强调其美感,就是要有构建良好的空间、造型和居住环境。建筑美感是与实用性、经济性相关联的,与人的心理慰籍、精神愉悦以及安全感等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仅仅把美观作为建筑艺术创作的唯一要求,反而会变成一种束缚。而要实现建筑美观包涵的众多内容,我们不得不凭借高速发展的科技力量,科技是建筑发展的动力,是实现建筑各项功能主要驱动。:“美观”是建筑艺术的美。应当将外观和内在空间相结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应当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要处理好传统风貌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处理好开放型社会和民族精神的关系;要考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观念的综合,突出时代精神。美观并不是豪华,而是以适用、经济为前提。特别要强调,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较大,环境和资源压力较大,经济并不富裕,就是富裕了,也绝不能不顾环境和资源条件追求豪华。特别是在当前一些地方不顾财力盲目建设,追求高标准建筑,建筑领域奢侈浪费和急功近利有滋长蔓延之势的情况下,有必要重申在“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4.经济

4.1 经济的内涵

英国建筑经济学家约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在其《建筑经济学》一书的序言中曾开宗明义地指出,经济的建筑并不一定是最廉价的建筑,而是一种美观的而且在建造费用、运营管理费用、人工费用上都便宜合算的建筑。按照英国建筑经济学家约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说法,我们可以理解为:衡量一座建筑是否经济,不是以建筑的绝对价值作为参照,而是需要建立建筑“全寿命过程”的经济性理念。不仅要研究建筑物生产投资的经济合理性,还要重视建筑物使用消费的经济合理性。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性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英国建筑经济学家约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所述范围,人们开始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积极寻求一种理性权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低碳经济”揭开了人类经济发展的新篇章,给人类社会各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其中以消耗资源、能源以及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建筑业,必须适于低碳经济的需求。

4.2 经济性原则

集约化原则

“集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集中、协约,从松散到集中,从无序到协约,形成集中坚固的经济联系。集约化是指以最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引入“集约化”原则,目的在于更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

①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城市、建筑发展与土地资源总体供求矛盾是当今环境危机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建设实践中应注意城市内各项用地比例,发掘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益,强调城市在三维空间尺度上的协调发展,使土地布局紧凑。

②水资源利用的集约化。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文明之本。水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所以说,水资源利用的集约化在建筑中是可实现的,

而且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考虑,不仅总体经济效益较好,而且有一定的环境效益。

③能源利用的集约化。在全球推进可持续性能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进程中, 建筑节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打造高舒适低能耗的建筑, 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空间, 是一种非常前卫的理念, 在国外建筑界已流行。

5.结语

美好的21 世纪是一个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建筑设计观念提出了挑战。顺应时代,研究新时代建筑的新特点,新模式,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创造具有时代精神,人文关怀的建筑形象,是我们当代建筑师的历史责任。我们相信,建筑一定会在有着高科技,多样化,个性化的时代,中心绽放异彩,为城市景观增辉添彩。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人民生活质量将不断提高,在住宅设计中逐步推广和运用智能化产品,逐步在住宅小区及高层住宅实行水、电、气电脑远程计量,智能化保安、防火系统等设计和施工,是这个建筑业中以待研究和开发的大课题。我们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加强和改进设计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全院的技术水平和住宅设计质量。在设计时只要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那我们的住宅设计才会更健康更良好的发展。

上一篇:沥青混合料降温收缩断裂特性研究 下一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