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23 12:36:17

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作者:雷建明,黎朝茂,江先娣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MOF的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ACVD患者并发MOF与发病年龄、基础疾病、脑功能损害缺损程度有关。结论:ACVD随衰竭器官数目增多而死亡率升高。早期评价各器官功能,做好相关防治措施,可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多器官衰竭;防治措施

Clinical Analysis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ve factor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are measurement of acut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ACVD) combined with 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Method: To analysis 33 cases with 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statistically. Result: Patients with ACVD may suffer syndrome of MOF. The rate of suffering MOF is related to the patient’s age, previous medical record, the scope of the brain damage and the degree of nerve damage. Conclusion: When ACVD occurs, the risk of death would increase as the number of prostrating organs increases. So it is important to check the function of organs to take prevention measures in time. To cut down death rate.

Key words: ACVD(acut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MOF(multiple organ failure); Prevention measure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急性脑血管意外的严重并发症,为急性脑血管意外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将我科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均经CT或MRI扫描确诊的1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从中收集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33例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防治原则,以期降低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本组160例ACVD患者中,男86例,女74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2.8±6.2岁,其中脑出血62例,脑梗塞98例,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后确诊,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MOF诊断参照国内陈德昌标准[1]:于发病24h后逐渐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序贯性渐进性地发生器官功能衰竭,同时严格评价各器官功能。160例ACVD患者共合并MOF33例,发病率20.6%,40~60岁5例,61~69岁11例,71~79岁12例,79岁以上5例。

1.1.2 基础疾病: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已患疾病1~6种,平均3种。按疾病分:高血压病28例,风湿性心脏病、房颤18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8例,糖尿病10例,脑梗死12例,脑出血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例,高脂血症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5例。

1.1.3 主要治疗措施:全部患者经内科治疗,脑梗塞患者以改善脑循环供血、供氧为主;有颅内高压者,予以适当脱水降低颅内压;脑出血以降低颅压及控制脑水肿为主,两者均要将血压、感染控制良好;对症、支持治疗。

1.2 统计学方法:运用X2检验,四格表确切标准计算法。

2 结 果

160例ACVD患者中,有 33例发生MOF,发病率20.6%;其中脑出血患者62例,发生MOF13例,占39.4%,脑梗塞患者98例,发生MOF20例,占60.6%,平均年龄62.8±6. 2岁,其中40~60岁5例,61~69岁11例,71~79岁12例,79岁以上5例。见表1。表1 160例ACVD中MOF发生率(略)

从上表可知,ACVD患者并发MOF发病率随ACVD患者发病年龄增大而上升,脑出血、脑梗塞并发MOF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卒中出现占位效应者(中线移位、侧脑室受压)、MOF发生率为67%(6/9),明显高于无占位效应者、21%(20/9)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33例MOF病例中合计共有94个器官功能衰竭,平均2.8个,在MOF病例中,单个器官功能衰竭频率依次为 脑(20人),肺(16人),免疫(14人),胃肠(12人),肾(10人),糖代谢(10人),心脏(10人),肝(2人),且随衰竭器官个数与病死率成正比。见表2。

既往有脑梗塞(60.1%)[括号内为MOF发生率],糖尿病(48.2%),脑出血(47.3%),慢性支气管炎(38.2%),风湿性心脏病(32.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0%);MOF发生率高于基础发病率20.6%。表2 衰竭器官个数与病死率关系(略)

3 讨 论

3.1 AVCD并发MOF特点:①发病率高,本组为20.6%;发病年龄高,且随ACVD患者发病年龄增大而上升;②均为急性起病,进展迅速,意识障碍重;③多伴有慢性疾病基础,且与病灶大小、占位效应、病情轻重有关,病灶愈大,占位效应愈明显,基础疾病愈多,神经功能缺损愈严重,越易并发MOF,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④同时,衰竭脏器与病死率成正比。在ACVD的应激状态下,不同脏器发生衰竭的易感性不同,如脑、肺、胃十二指肠、免疫功能、肾等依次发生;MOF累及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

3.2 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MOF的发病机制: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MOF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许多学者研究认为由三种机制所致[2]:①急性脑血管病颅内压升高,累及下丘脑时引起一系列的高级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各器官细胞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功能衰竭。②病灶破坏大脑、脑干相关的神经纤维或病灶在脑干直接损害脑干植物神经核团引起所支配内脏器官的迷走神经功能紊乱;③脑组织发生急性病变后,脑细胞内外的众多生物活性调节物如CO、血小板激活因子、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各种神经肽等含量发生异常变化,病理性过度激活,产生神经毒性[3],最后导致各脏器功能出现障碍,甚至发生功能衰竭。另外,由于重症脑血管病人长时间昏迷、卧床、尿潴留、停留尿管等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再加上早期大剂量甘露醇、配合激素等使用可能加重病人感染,血糖升高,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等而发生MOF。还有,老年人多器官随年龄增长而储备能力下降,且伴有各种基础疾病,在此基础上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疾病使相应脏器功能进一步恶化,从而使多脏器功能更易衰竭,病死率升高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与本文观察到的随ACVD并发MOF的器官个数增多而病死率增高的结果是一致的。

3.3 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MOF的防治:ACVD并发MOF的防治必须在去除病因前提下进行综合治疗,尽最大限度保护各器官功能,切断它的可能存在的恶性循环,尽早采用各种保护各器官功能的支持疗法。①有效防治ACVD,控制脑水肿,稳定血压,保持充足有效循环血量,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早保护重要器官。适当使用脑保护剂及脑循环代谢改善剂以及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②积极控制脑水肿、颅内高压的同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水电解质、心电图、血气分析、肾功能、血糖等一系列变化。全面了解全身脏器功能状态,可考虑个体化治疗方案。③及早防治病因,控制感染病灶,防止及治疗败血症,正确及时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足量蛋白质和热量,确保热量、正氮平衡,减少过多代谢产物如芳香族氨基酸、含硫氨基酸产生,减轻对器官功能的损害。对防止MOF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是十分重要的。④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时,可适当控制炎症介质释放,但应注意到急性脑出血、脑梗塞,会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胃酸分泌增加,此时使用激素时,应综合分析,配合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制酸剂,避免胃出血发生[4]。⑤积极治疗原发病,兼顾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⑥加强护理,翻身拍背助咯痰,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肢体功能被动锻炼、防褥疮、防治感染,及时纠正缺血、缺氧,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陈德昌,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定义与诊断标准[J].中华医学会杂志,1988,4:226.

[2]陈德昌,刘大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诊断与发病机理探讨[J].中国医学杂志,1988,(68):226.

[3]许绍芬,主编.神经生物学[M].第2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02-209.

[4]杨彪,等.H2-R-防治急性脑血管病并应激性胃肠出血临床观察[J].中华消化学杂志,1991,11:113.

上一篇:健康教育在妇产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体会 下一篇: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