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成本核算下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

时间:2022-09-23 12:24:01

全成本核算下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

摘要:随着当代医疗服务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医院规模、医疗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全面推行全成本核算、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医院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全成本核算的具体含义,分析了其与绩效考核体系相结合的重要作用。然后探讨了医院在全成本核算下的如何进行绩效考核分配,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以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成本核算,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 全成本核算 绩效评价

一、全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分配概述

(一)全成本核算的含义

医院在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成本指的是预防、医疗、康复等医务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以及劳动者的社会劳动报酬。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是指:医院依据理和运营中的需要,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各项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报告,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内部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能够合理地进行成本预算,建立具体的发展目标,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同时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也可以满足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管理的需要,有助于逐步形成社会标准,更好地指导行业管理。全成本核算不仅仅是对各个大科室以及各级科室进行成本核算,还要及时反映其变化情况,归集分配到门诊和临床各相关科室,全成本应体现各类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的全成本。

(二)全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分配相结合的重要作用

医院加强全成本核算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单位内部成本,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加强医院的预算管理。医院作为社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医疗系统的发展都受到广泛关注。近些年,我国私立医院不断涌现,整个医疗系统中的竞争日益加剧。不断推进自身的市场化发展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预算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医院对于各项成本的管理要落实到科室和个人,杜绝浪费和谋取私利的现象出现。

第二,有利于明确划分各个科室的技术经济责任。全成本核算管理不仅将组织目标、实施方法、绩效考核办法等都进行了相应的事前规定,并且将各项计划应用到各个科室中。这就对各个科室的技术经济责任进行了明确划分,减少了科室之间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第三,有利于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推行全成本管理,可以将医院的总体目标进一步细分,将各项任务、目标和权力下放到各个科室,并将科室的效益成果同科室内部工作人员的薪酬挂钩。从而建立起激励性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

二、全成本核算下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思路

(一)确立绩效考核的评价主体

全成本核算下的绩效考核分配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从确定绩效评价主体开始。没有明确的评价主体,相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也就无法确定。然而从目前医院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评价主体不够明确、评价内容与主体不符的问题存在。因此,医院应该重视内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加强绩效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明确绩效考核的评价主体,对于各个科室建立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制定绩效完整的评价制度

制定绩效考核的评价制度是指对于绩效考核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流程等进行总体的全面性的规定,保证绩效考核工作在医院全成本管理下的的有序进行。在建立绩效考核的评价制度要着重主要两个方面:首先,要领导要体现出对于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从而带动各科室工作人员加强绩效考核分配意识。其次,要保证绩效评价制度的权威性,绩效考核的整个流程都应该按照制度规定的具体要求来,加强监督管理,杜绝评价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三)建立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全成本核算下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医院绩效考核分配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如何确定绩效考核评价的指标是重点也是难点。医院的日常工作纷繁复杂,涉及的工作内容多种多样,另外各个科室所承担的重要性和风险性也不相同,因此在全成本核算管理下,要针对科室不同的目标和任务要求,以及其实际的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建立多层次的绩效评价体系。

(四)构建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有效的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可以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有序开展。就目前我国医院绩效评价机制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于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要充分了解单位自身体系的不足,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外医院成本管理下如何构建绩效评价机制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建立适合自身的绩效评价机制。

三、全成本核算下进行绩效考核分配的具体方法

(一)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加强科室的成本核算

首先,不管是医院的高层管理者还是科室的具体工作人员都应该提高成本管理意识,积极地参与到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中来,对于工作中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要如实上报,减少浪费造成许多无效的支出。另外,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科室的成本核算。医院科室进行成本核算包括以科室为单位的纯收入核算、成本核算和收支结余的核算三方面内容:第一,科室的纯收入主要包括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直接收入指的是本科室的工作人员的独立劳动所创造的收入,该项收入以实际收入计入。而间接收入是指依照医嘱所进行的各项辅助检查所产生的各项收入。第二,科室的成本核算内容主要包括科室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变动成本主要是指各种医疗材料的损耗、设备维修、水电煤气以及各种其他公务费与业务费等。第三,科室收支结余核算。科室收支结余 = 科室纯收入 - 科室支出。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后,应该定期对科室的收支结余情况进行了解,了解科室的盈亏状况,为及时调整科室收入结构和补偿机制提供依据。

(二)细化科室绩效指标,完善绩效评价制度

由于医院各项工作较为复杂,各个科室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只制定一套绩效评价指标是不现实的。在全成本核算下加强绩效考核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必须要根据各个科室的实际工作状况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细分,进而保证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医院科室进行绩效评价一般由三大类绩效指标:工作量指标、质量指标和经济指标。工作量指标是指各个科室的业务量,比如急诊人数、住院人数、病床使用率、手术人数以及出院人数等。工作量指标是一个绝对的数量指标。科室的质量指标则是一个相对指标,它包括病人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医生的医德、医疗安全与质量、业务技能考核以及科室工作人员的科研成果等。而经济指标通常包括:第一,收入类:科室纯收入、业务收入、检查治疗收徒、医疗收入、药品售出以及业务收入、科室纯收入、本科室直接医疗收入、医技检查治疗收入、药品收入、药品纯收入;第二,成本类: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收支结余、边际利润及其同比增减幅度和职工人均额指标,每门诊人次费用、每住院人次费用、每床日收费水平及其和业务收入结构组成指标,每床日消耗卫生材料、每床位收支结余、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百元直接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的数值及其同比增减幅度指标。 医院在对各个科室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该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结合各项评价指标定期对各个科室绩效指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不仅可以作为对科室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价中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各项指标的运行情况中发现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建立完善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建立完善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充分带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过去的绩效分配制度通常是以科室成本核算为作为单一的绩效考核指标,而在全成本核算下,各个科室的绩效考核指标更加具体完整,其计算公式通常可以表示为:科室绩效工资 = 经济指标绩效工资 + 工作量指标绩效工资+ 工作服务效率指标绩效工资 + 医疗服务质量指标绩效,其中经济指标、工作量指标上文中已经做了介绍,工作服务效率指标主要是有药品收入比例、平均住院日等。降低药品收入比例,提高病床使用效率等将成为工作效率指标的重要考核内容并依此作为对科室奖惩的重要依据。这项指标的实行,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公众满意度,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此外,从目前整个医疗系统的发展现状来看,许多私立医院不断涌现,医院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加,因而不断加强医院的服务质量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后的绩效考核工作中,要增加科室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在整个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比重。具体来说,医院要对各个科室实际的患者投诉量、医疗环境与质量、科室人员科研成果等进行评分,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每个工作人员的工资挂钩,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军革.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0;20

[2]李红.实行全成本核算绩效工资分配的做法与体会[J].新疆医学,2012;07

[3]王新平.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

[4]群峰,常非.绩效评价在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杂志,2007;10

[5]郑剑萍.推行全成本核算 提升医院竞争力[J].中国医院管理,2008;03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下一篇:有规律可循 无模式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