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下的动物自由观

时间:2022-09-23 12:08:48

新视野下的动物自由观

摘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伟大的哲学家庄子就将目光关注到人类的精神世界中,用思想和行为呼唤人们回归到自由的至高境界――“道”境。他用许多荒诞怪癖的寓言阐释人生哲理,用动物来表述他心目中的自由王国。本文从《庄子》寓言中选取几种典型动物身上体现的自由观进行细致分析,展示庄子不一样的自由观。

关键词:庄子;寓言;动物;自由

一、庄子与《庄子》寓言

1.庄子寓言的选择

在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狼烟四起,周围的环境到处弥漫着绝望悲观的气氛,他细细体味从中选择一些特别的事物来释放自己的智慧,然后形成一些形象化的对象,巧妙的将他丰富独特的哲学理念寄寓于这些对象去揭示人生的道理。

《庄子》以寓言为言说方式和话语结构为动物的大量出现以及成为与人平起平坐的主体奠定了前提条件乃至提供了方便。[1]庄子通过动物具体而生动的形象融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将饱含深情的自由观和人生哲理娓娓道来。

2.《庄子》寓言的特点

《辞海》对寓言的解释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一种带有劝谕或讽刺的故事。吕思勉《经子解题・庄子》曰:“当时言语程度尚低,抽象之词已少,专供哲学用之语,更几于绝无;欲说高深之理,必须取譬于实事实物。”[2]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体现的寄寓是庄子寓言的最大的特点,通过间接暗示来展现其深奥的哲理。《庄子》成为有动物承载作品中的佼佼者,在延续实用审美价值的同时,寓言这种独特的表达形式赋予其新的内涵。

二、动物身上体现的自由观

1.神龟:简朴生活中的自由之身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秋水》[4]

这段话讲的是楚王派人邀请庄子做官的时候,庄子用神龟的有趣比喻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委婉的拒绝了邀请。从回答中可以看出庄子不愿成为被放置在祭坛上的神龟,它仅仅是祭祀的用具。表现了庄子心灵最深处的自由实践,也就是不被世俗的事物缠绕,也不想被各种各样的规矩抑或是法律束缚住。千年的神龟在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对照出庄子主动放弃功名达到物我的同一和身心的解放。龟在这里可以看作是自由、快乐却卑贱的人,体现庄子内心真正想要的自由生活。

2.蝉:眼界之外的精神自由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秋水》[5]

简单的话语告诉我们不能和夏天的虫子讨论冰雪,比喻时间局限着人的见识。对于禅来说,我们无论怎么细致的描绘美丽的冰天雪地,它都很难想象出夏天之外的那些美丽景色。这里通过两种代表不同季节性的物种进行假设,展示双方对话没有结果,结论一语道破是因为时间的限制,引人深思。蝉平时给人一种叽叽喳喳的形象,尤其活跃于夏天,因此用冬天晶莹冰雪的魅力来刺激它,却锋利的指出时间的极端不可以实现美妙的意图。突出庄子的真正意旨只有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放宽视野,才能看到眼界之外的事物,实现精神的自由。

3.鱼:从容的心灵自由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愠鲇未尤荩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秋水》[6]

庄子通过看到鱼从容的嬉戏于清波中从而引发鱼的快乐感慨。鱼作为一种象征着原始本性和纯真的事物,它的快乐是一种简单自由的快乐,是庄子心中最简单的向往。这里清波粼粼的濮水和水中从容不迫快乐畅游的鱼儿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心灵的自由。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的自然形态体现出来的美,正是庄子所要展现的人所缺乏的自由态度。也就是像《庄子・大宗师》中所描绘: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7]表明庄子想和鱼一般摆脱尘世之中的一切羁绊和束缚,给自己的心灵放空,从容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

4.鹏:自我超越的自由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8]

这段话通过对鲲鹏的形态描写,用几千里突出这种动物本身的庞大,用“不知”这样的不确定性更加凸显出它的气势。用垂天之云来描绘它的翼从而展示出它的庞然身躯,让人忍不住惊叹。庄子创造了没有限制独特的鲲鹏,有意破除海空的限制,拉开封闭的空间系统。[9]庄子在这里用扶摇直上和水击三千里带来的没有限制的自由指出它本身不断强大的过程,只有自己不断努力和追求才能达到的精神境界。鲲化为鹏,表明他的巨大本领,怒而飞,展现其巨大的内涵,内心集聚的力量庞大无比代表着超越的境界,是一种超越生命极限、追求精神自由。

5.蝴蝶:幻化美的自由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齐物论》[10]

这段话讲述的是庄周梦蝶的故事,在甜美的梦中化身为翩翩然的蝴蝶,自由自在的产生了一种物化的状态。庄子用美感的态度去欣赏,将自我的情谊投射进去,与外物相互通感,而入于凝神的境界之中,物我的境界便会消解而融合,然后浑然一体。[11]这个蝴蝶产生于梦中这个独特的时刻,它无所凭借,自然而生。庄老透过“美感的体验”,借助蝴蝶幻化的寓言来破除物我的剥离,消除了物我之间的障碍,从而体现了庄子之道的最高境界,无为的自由,幻化的自由。蝴蝶给我们体现的一种没有凭借的自由,无所待的绝对的自由,天真烂漫无拘无束,是真正的“道”的至高境界。

三、总结

庄子以现实为基础的动物寓言,融入了自己平时的细心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最重要的是通过动物反观人自身,从而表现出生活和生存的最高智慧――自由。

本文用五种不同的动物展现的庄子的自由观,五部曲不断升华,最终达到道的最高境界。仔细品味其中的内涵,看到了这位圣人在自己精神世界的豪迈、简单、智慧的人生。不管是抛开功利的任性自由,还是洒脱忘我不被束缚的自由,或是突破障碍实现的自由,都是庄子教给我们的追寻自由的独特方式,让身处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我们可以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突破障碍和束缚,实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自由。(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魏义霞.《鱼在<庄子>中的象征意义―“北冥有鱼”与庄子的动物情结》[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03.

[2]吕思勉.经子解题[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孟子.《梁惠王上》.中华书局,2013.

[4][5][6][7][8][10]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

[9][11]陈鼓应.《庄子浅说》三联书店,2011.

上一篇:矛盾与监视下的疯癫 下一篇:论莫言作品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