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

时间:2022-09-23 12:03:02

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

【摘 要】五年制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教育他们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分析了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生;存在问题;管理对策

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在校生人数不断攀升,加强高职院校内五年制学生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五年制高职学生在高职院校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初中毕业生,大多是未成年人,他们无论是在年龄、知识水平,还是在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较高中毕业的普通大学生有很大差距,因此,五年制高职学生存在着管理难度大,管理无序等问题,本文就如何管理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探索。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笔者所带班级就是五年制高职班,结合自己所带的班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对其他五年制班级学生的调查发现,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心理过于敏感、脆弱。五年制的高职学生大多数在14-16岁之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候的他们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希望自己能够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人心理过于敏感和脆弱,比如同学的一句无心话、老师的一个眼神都会让他们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使他们自暴自弃。

2、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现象严重。五年制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大学生,他们大多是因为年龄还小,暂时没有合适的出路,父母之命难违等等外在因素,不得已才来学校读书,因此他们大多是抱着失败者的心态走进校园。这些学生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但是他们的学习状况却很相似,除少部分的同学成绩处在原班级的中上等,其余的基本上是中等或者偏下,这些同学的学习能力差,文化基础很薄弱,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现象非常严重。

3、自我约束能力差,纪律观念淡薄。由于五年制的高职生大多数没有受过严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因而大多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纪律观念淡薄。他们迟到、早退、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等,他们违纪但他们却认为这些行为很正常。五年制高职生大多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很难按校规校纪和班规班纪来约束自己。

二、导致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1、家庭环境的影响。五年制高职学生大多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导致出现问题。这些学生中有很多人的家庭是不完整的,有些是父母离异,有些是父母在外打工,只能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甚至还有一些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已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这些小孩长期缺少父爱母爱,很容易出现叛逆的性格。既使有些父母在身边,但是由于要忙于自己的工作,对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也很少去过问,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他们完全不知道。而有些家长则过分溺爱小孩,什么要求都答应小孩,造成小孩稍有不顺或者别人没依从他就大发雷霆。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动不动就对犯了错误的孩子进行责罚。以上种种现象都会造成孩子逆反心理,使孩子养成我行我素的习惯,这些人进入学校就很难接受学校和老师的管理。

2、学校教育的影响。在当前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生基本上没有升学压力,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对薄弱,安全教育都几乎处于空白, 加之有些老师对后进生的放弃,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消极落后[1]。

3、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是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容易相互影响,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地变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有些学生就不可避免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等。这些消极因素导致这些学生思想意识堕落、行为习惯差,大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管理对策

如何让五年制高职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成为一个合格的群体,是每个学生管理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我所带的五年制高职班级,我觉得班主任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摆正心态,正确看待这些学生的缺点。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较多的一个群体,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班主任应正确对待,摆正心态,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些学生可塑性很强,要坚信这些学生在正确地引导下一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五年制的高职学生大多学习成绩不佳,并且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同,这使得他们很容易自暴自弃。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在大学更多地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班主任可以通过举办唱歌比赛、演讲比赛、舞蹈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2、注意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听进去愿意听,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即便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也应当选择一个学生喜欢的话题切入进去,让学生在愿意听的过程中理解你所讲话的意图。此外,批评学生也要注意方式场合,我们最好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批评某个学生,这样会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从而对你更加地排斥。我们最好熟悉每位学生的性格、脾气、和爱好,以便我们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与之交流,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做好任课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桥梁。任课老师一般只负责教学任务,对所教的班级学生的生活、思想状态并不是很了解,而学生对任课老师也不是非常地了解,平常下了课几乎就没了什么接触。但是任课老师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的配合也是对任课老师最大的鼓舞。任课老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思想状态很了解的话,就能采取更加适合这些学生的教学方式;学生能了解任课老师对他们的学习要求的话,就能更好地去配合任课老师。所以班主任要做好任课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桥梁。

4、融入班级,做学生生活学习的良师益友。五年制高职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比较爱讲义气。班主任为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就要积极地融入班级,做学生生活学习的良师益友。五年制高职生班级中也是存在优、中、差三个等级,对于优等学生采取引导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班级责任意识和班级集体主义,积极帮助学习较差同学补习功课,带动中等生学习,形成较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差等生更多的是交流和沟通,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指导他们,多表扬多鼓励,做好他们的朋友。只有做好他们的朋友,才能融入班级,才能做好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2]。

5、与家长密切联系,实现学校与家长共同教育。五年制高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在学习、生活和思想教育上需要老师和父母共同的引导。目前,部分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就对子女疏于教育和关注,这样使得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使得部分后进生转化难度加大,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同时引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小孩。只要班主任与家长共同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学校教育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难度大,问题多,但是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去感染他们,那么他们一定会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群体。

【参考文献】

[1] 盛建兵.五年制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探析[J].科技信息,2011(05).

[2] 李永强.浅谈高职大学生殊群体 ――“五年一贯制”学生管理工作[J].改革与开放,2010(18).

[3] 朱启来. 浅议五年一贯制师范学校新生教育管理[J]. 科技信息,2009(28).

上一篇: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调研报告 下一篇:股东大会召集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