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砂西区块SXS-4井压裂施工及压后分析

时间:2022-09-23 12:00:04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砂西区块SXS-4井压裂施工及压后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砂西区块E31油藏SXS-4井压裂施工及压后软件分析,得到了地层的闭合应力、裂缝形态、储层均质性等基本参数,认识了油藏的潜力,为以后油藏的进一步开发和布井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压裂施工;压后分析;优化参数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2-0056-03

0 引言

砂西区块E31油藏地质情况复杂,物性差,自投入开发以来,增产措施较少。通过对以往有限的压裂资料分析来看,大多数油井虽然自然产能很低,但是经过压裂改造后,增产幅度较大。为了进一步认识油藏的潜力,在2009年进行了五井次的压裂施工,积累了一定的现场经验,并通过FRACPRO-PT软件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油藏的认识。

1 油藏地质概况

砂西区块E31油藏储层属于中孔中渗-低孔低渗储层类型,平均渗透率为29×10-3um2。油藏属异常高压力系统、正常温度系统的油藏。地层压力系数1.64,地温梯度3.2℃/100m。储层具有相对较弱的速敏性或无速敏性、 弱水敏性、极强的盐敏性、无酸敏,藏储层表现为弱―中等亲水。平均杨氏模量22 467.5MPa,泊松比0.273。岩心胶结较致密,杨氏模量和抗压强度都很高。

2现场施工情况

2.1 设计原则

1)储层温度高,水敏性弱。水基压裂液价格便宜,耐温耐剪切性能好,滤失低,携砂性能好,能满足施工要求;

2)根据以前的施工曲线分析油藏破裂压力高,尤其是目的层薄的施工井,破裂泵压均超过80MPa。本次补开隔层,降低施工压力;

3)油藏闭合压力在70MPa左右,选用中密度高强度陶粒作为支撑剂,满足施工需要。

2.2 现场施工情况

2.2.1 压裂施工分析

2009年7月24日现场施工,排量4.0方/分,泵压75MPa压开地层,开缝后泵压一直在73MPa左右,没有下降趋势,在携砂液开始时降排量至3.5方/分,泵压下降至68MPa,整个加砂过程中泵压在65MPa~69MPa波动。施工共泵入前置液120方,携砂液140方,加砂29方,平均砂比20%,施工成功。

2.2.2 措施后生产情况

该井压裂后自喷排液,进单井罐生产。10天后转抽,截止2010年5月底平均日产油8.0t,含水60%,较措施前日增油5.0t。

根据温度曲线,储层原始地层温度为137.1℃,计算储层的地温梯度为3.55℃/100m。从井底的压力反应特征分析,整个的压裂过程,井底的压力反应相对平稳,没有因为地面施工排量的变化而引起较大的波动,表明储层总体吸液进砂过程相对稳定,储层岩石特征相对均质,这也较利于进行岩石力学的分析及净压力的拟合。而在施工后期,压力有非常明显的上升爬坡趋势,而压力的上升正对应着高砂比阶段,表明此时,由于砂浓度的提高,受裂缝宽度的影响,储层进砂困难,若进一步施工,存在砂堵风险。对于该类储层,需要在压裂设计中控制末段砂浓度,避免压裂施工产生砂堵而影响效果。

3 压后分析

3.1 ISIP分析

该井在施工第80.0min压力平稳,表明在关井后,井底压力比较稳定,停泵后即进行滤失状态。同时,瞬时关井压力具有明显的高ISIP梯度(0.0216MPa/m),产生异常高的ISIP梯度与在压裂施工后期,井底压力提升,地层进液困难,产生砂堵的前期特征有关。

时间(min)

测试压裂泵注#1-瞬时停泵压力曲线-层段#1 2009-7-24

3.2平方根曲线分析

根据平方根曲线分析,井底的闭合应力为75.19MPa,计算闭合应力梯度0.0197MPa/m,计算地面闭合应力为37.97MPa,闭合时间为停泵后第15.1min,携砂液效率为52%,估算的净压力值为6.98MPa。由上述的平方根曲线分析的数据可以得到:储层闭合时间为15.1min,表明储层在停泵后15.1min后,支撑剂压实,储层裂缝闭合,在该时间之后,即可以进行放喷排液,此时排液,裂缝不会吐砂,从而降低出砂对于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时间(min)

测试压裂泵注#1-平方根曲线-层段#1 2009-7-24

图4SXS-4井平方根曲线

3.3 G函数曲线分析

G函数时间

测试压裂泵注#1-G-函数曲线-层段#1 2009-7-24

图5SXS-4井G函数曲线

根据G函数曲线分析,井底的闭合应力为75.64MPa,闭合应力梯度0.0198MPa/m,地面闭合应力为33.36MPa,闭合时间为停泵后第10.4min,携砂液效率为45.1%,估算的净压力值为6.54MPa。裂缝为垂直裂缝,储层闭合时间为10.4min。G函数的叠加导数曲线(图中绿色曲线),曲线的趋势较好,在关井后初始阶段有上行特征,此后裂缝闭合后,曲线下行,表明在关井初始阶段,有部分微裂缝张开,而由于储层渗透率较高,滤失较快,使净压力下降较快,裂缝很快闭合,微裂缝也随之闭合,G函数曲线随之正常。从曲线的特征看,该井的孔隙型滤失特征比较明显。

3.4 双对数曲线分析

根据双对数曲线分析,井底的闭合应力为74.54MPa,计算闭合应力梯度0.0196MPa/m,计算地面闭合应力为37.42MPa,闭合时间为停泵后第21min,携砂液效率为70.3%,估算的净压力值为7.64MPa。

由上述的双对数曲线分析的数据可以得到:

裂缝为垂直裂缝。储层闭合时间为21min。双对数曲线的分析结果与平方根曲线分析结果和G函数的分析结果一致。

测试压裂泵注#1-双对数曲线-层段#1 2009-7-24

图6SXS-4井双对数曲线

综合以上4种曲线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到以下认识:

1)储层形成的裂缝为垂直裂缝,但裂缝存在高角度裂缝特征,同时,较高的闭合应力梯度可能与产生的两条裂缝相互挤压有关;

2)储层的闭合时间为15min左右;

3)携砂液效率总体为55%左右,由此,通过压裂液的滤失系数反推储层对于压裂液体的有效渗透率为12.5md、31.4md;

4)地层闭合应力梯度0.0197MPa/m,折算地面闭合压力平均为36.25MPa。地面施工压力曲线显示的地面闭合压力为40MPa,相差3.75MPa。

3.5 净压力拟合曲线

时间(min)

压力拟合-层段#1 2009-7-24

图7SXS-4井净压力拟合曲线

净压力的拟合曲线符合程度非常好,在加砂阶段和压力降落阶段,净压力分析模拟数据基本与实测数据一致,表明储层的基本岩石力学特征与反演的结果符合程度较高,计算模拟的裂缝形态可靠程度较高。

4 结论及建议

1)该井压裂后能自喷一段时间,说明油藏地层能量充足,压裂改造挖潜潜力大;

2)利用FRACPRO-PT软件对裂缝形态进行分析,得到了更为准确的油藏基础参数和压裂液流变参数;

3)裂缝监测结果表明净压力较高,裂缝高度控制的不好,同时也影响了缝长的延伸,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下一步将优化设计和施工排量,采取缝高控制措施;

4)进一步优化加砂程序,使支撑剂在裂缝内的分布更加适合裂缝状态,尤其是高砂比段支撑剂量的控制;

5)进一步加强工程与地质工作的结合,指导压裂设计施工,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万仁溥,李志明.压裂酸化技术论文集[D].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上一篇: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性分析 下一篇:浅谈静压注浆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