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演示实验成为初中物理学习的好帮手

时间:2022-09-23 10:36:11

让演示实验成为初中物理学习的好帮手

摘 要:对于初中物理这样具有实践性的课程,没有演示实验的课堂是不可想象的。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因学校条件和学生素质的限制,很多实验无法按照“预期计划”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演示实验进行改进,从而达到以实验促知识构建、以实验促能力形成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改进

演示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这对获得实验结论,了解事物的本质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对演示实验的改进进行简单探究。

一、注重通过改进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但很多教师依旧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很多时候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可通过实验的改进来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为学习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础。

以“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为例,教学中要经过观察,使学生猜想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要验证该猜想就要对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进行测量并比较。但如果教师平铺直叙,或者直接让学生进入到实验中,学生心中没有悬疑,学起来也不带劲。教学中教师可这样做:在实验前先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蜡烛并点燃,后面放置一个烧杯,然后向烧杯中徐徐倒水,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蜡烛在水中燃烧。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的现象很少出现,于是,认知冲突出现,学生极力想知道为什么。此时教师再以问题“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呢?其中有什么道理,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作为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自主学习积极性增强,参与度提高,对实验过程就会更加投入,对现象观察也会更加仔细,实验效率会更高。

再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以“水杯——厚纸片”演示实验来进行演示,实验后引导学生思考“放开手后,厚纸片会不会掉下来?”当学生看到厚纸片不会掉下来这个意想不到的现象时,无不感到新奇有趣。此时再以问题“上述实验中厚纸片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为什么厚纸片不会掉下来”作为引导而引出压强的概念,接着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拓展,以问题“书上要求做这个实验时,杯里要装满水,若杯里只盛少量水,甚至不装水,这个实验能不能成功”来进一步引入,如此步步深入,学生的思维受到强烈刺激,探究积极性得到较大提升,学习自主性增强。

二、注重通过改进实验来引导学生找到规律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现象得到结论,但很多实验如果按教材的步骤进行,不一定能成功,就算能成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也不一定能完全支撑实验结论。据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通过实验改进来让学生深入到实验观察过程中,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得到实验结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把握。

以“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材安排先把鸡蛋放在浓盐水中,观察它的漂浮;然后在浓盐水中加清水,观察鸡蛋的悬浮和下沉。在加入浓盐水,观察鸡蛋上浮的实际操作中,加入清水的多少不容易掌握,会出现由于一下子倒入过多的清水,鸡蛋就下沉到杯底,而看不到悬浮现象。再加浓盐水时,鸡蛋又可能上浮不起来。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下沉和上浮的条件,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先把鸡蛋分别放入清水和浓盐水中,来观察鸡蛋的上浮和下沉现象,进而分析在上浮和下沉中鸡蛋的受力情况。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向浓盐水中徐徐加入清水,同时观察鸡蛋的悬浮现象,分析悬浮的条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鸡蛋在清水和浓盐水中的受力情况,排开液体体积和浮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改进,学生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更加清楚,辅以问题和讨论,所获得的实验结论也会变得更加真切,对提高学生认识物理本质,掌握事物规律具有积极意义。

同样在“二力平衡”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走出片面认识的误区,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就生活中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放在桌子上的书籍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现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到结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让学生准确明白“二力平衡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平衡”,教师可引导学生做两个实验,一是二力相同,方向相反,但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二是二力相同,方向相反,但两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实验后进行对比,然后讨论,这样,学生就自然和先前形成的结论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就更清楚地理解了二力平衡的条件。

三、注重通过实际生活来改进实验

实验并非什么高深的知识,而是来源于生活。初中物理中很多知识都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通过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实验验证,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同时,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结合所学知识来改进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完全按照课本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以“声音的特性”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分清“音调和响度的区别”,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区分。课堂上教师安排学生用钢尺进行实验,先将钢尺放置于桌子上,通过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和用相同力敲击后发出的声音形成对比,同样,通过钢尺伸出桌边相同长度及用力不同的实验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讨论,在讨论中总结,这就胜过教师直接讲解,或简单地进行演示实验的效果。

四、注重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验

实验并非只限于课堂,实验应该是无处不在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也并非简单地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中掌握实验结论,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探究意识,通过实验来了解事物的规律、掌握事物的本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通过对教材实验的整合来引导学生了解规律,掌握本质,

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课外实验来获得知识,形成技

能。如在凸透镜的学习后,以收集生活中的凸透镜并进行实验验证凸透镜的性质的任务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观察、了解事物的本质,结果会发现,很多学生从生活中收集的“凸透镜”可谓花样繁多,如盛满水的玻璃杯、盛满水的透明气球、盛满水的饮料瓶、盛满水的一次性塑料杯等不胜枚举。再如:学习“阿基米德定律”后,很多学生还真的躺入水缸进行实验,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发展。在拓展实验第二课堂时在形式上应尽量丰富,如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组织参观活动;举行操作实验竞赛;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举办物理科技晚会等,都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验中教师还需做好指导工作。

总之,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从教材出发而摆脱教材的束缚,做到因地制宜,因生制宜,通过实验改进来激活物理实验课,从而提高实验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德汉.初中物理实验改进的探索[J].成才,2002(12).

[2]林庭军.浅谈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9).

[3]张秀娥.初中物理实验改进几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吴江市松陵第一中学校)

上一篇:浅谈职业学校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下一篇:让历史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