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文化与茶文化

时间:2022-09-23 09:54:40

壶文化与茶文化

古人云:万丈红尘三杯浊酒,千秋伟业一壶清茶。对其内涵诠释,历来说法不一,颇有争执。但是,对于杯与酒、壶与茶的内在联系,则从无异议。有道是:壶中乾坤大,品茶品人生!名壶泡名茶,惬意乐无限。 万壶情怀 收藏万个名壶者,史载不多;收藏3万个名壶者,更是罕见。将3万多个名壶捐献给社会者,目前世上唯有一位——东南亚著名侨领、社会活动家唐裕! 唐裕的祖籍是中国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1926年9月在印度尼西亚棉兰出生。他就学于新加坡,迈出校门以后,开始了航运生涯,长期从事船务经营活动。几十年来,他身处海外,心系祖地,为安溪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唐裕常年与茶为友,喜欢收藏茶壶。安溪县建设中国茶都,唐裕欣然把几十年来收藏的33683个大小茶壶,分5次装运回祖地,2003年捐赠给中国茶都,促成万壶馆,供海内外爱好者鉴赏,为安溪铁观音故乡的茶文化增添了弥足珍贵的实物。 走进这个中国第一大茶壶馆,千姿百态的茶壶,令人目不暇接,有的形大如鼎,有的小巧盈掌,如小菊蕊、花边壶、高狮球壶、神韵壶等等,形态各异。其中,宋代“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耀州窑壶,紫铜色的莲花壶等古代名壶,尤为引人注目。布馆能人依据茶壶的不同颜色,匠心独具,摆成巨大的“中国茶都”和“龙”的字样,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观赏了这色彩斑斓、年代有别、质地各异的“壶海”,人们仿佛看见唐老弘扬中华国粹的初衷。3万多个茶壶彰显的艺术个性和蕴藏的文化价值,令人交口称赞。而唐老痴情茶趣、博收名壶的执著,及其慷慨捐赠,特别让人深深感受到:收藏名壶,是一种爱好,一种投资,更是一种深厚的文化与博大的情怀! 窑变无双 在茶文化风行的今天,古瓷都之一的德化,陶瓷竹木茶具琳琅满目。福建省德化铭志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幼妹,潜心研发了一系列与各类名茶配套的产品,用最简洁到位的形象语言,去诠释产品的内涵与品质,将文化创意融入陶瓷茶器,使陶瓷商品提升到陶瓷艺术的境界。 苏幼妹翻读《稗史汇编》说:“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总而言之,窑变大致可分为变形、变色、变质等数种。其中,窑变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 俗语说:“窑变无双”。放眼铭志公司琳琅满目的样品陈列馆,他们研制成功的茶叶罐就是典型的形态各异的窑变釉,釉面效果有耀眼的孔雀绿、湖水蓝,有酷似铁锈的流金岁月、灿若盛开的樱花烂漫等等,让人流连忘返。 品饮各异 壶文化与茶文化休戚与共。西汉辞赋家王褒《僮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句。“茶可洗心,器可载物”。品茶与饮茶不同,品则鉴赏,饮则解渴。又茶有白茶、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黄茶、花茶等类别,器有陶瓷、玻璃、石木、铜塑等制作。所用茶具,若讲究起来,自然需要相配相辅,才能令人尽兴。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福建总督姚启圣一上任就迫不及待地喝起铁观音,不管是以茶款待明珠,还是堂上自饮,都再三说:“铁观音回味无穷”!这话没错,但是,像姚启圣那样提个不小的茶瓶“牛”饮,不仅浪费铁观音茶叶,而且很难寻得“观音韵”,哪来回味无穷。用那大茶瓶,喝绿茶还差不多。所幸后来镜头中,他改拿一个较小的茶壶,呷了几口,再说“铁观音回味无穷”,勉强弥补了前面镜头中用具之不当。 正宗铁观音,是安溪乌龙茶中的一个珍品。铁观音茶树天生娇贵,产量较低,珍品来之不易。其茶青经独特制作后,色香味形,俱臻上乘。其叶张紧结,卷曲如螺,色泽乌润,沸水泡饮时,甘芳四溢,常以天然浓郁的兰花香和独特的“观音韵”,区别于其他乌龙茶,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誉。据科学分析,安溪铁观音含有多种生物碱、维生素、儿茶素、果胶质、酶类蛋白质、微量元素、芳香物质等,具有清心明目、减肥美容、防治动脉硬化和某些癌症,以及减轻辐射伤害等独特功效,早已香飘四海,名扬五洲,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佳饮料之一”。 “品茶首重风韵”。要领略安溪铁观音的特殊韵味,必须讲究茶具和独特的泡饮方法。据云:“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若以蔗渣烧水更妙),茶具以小陶壶或中国白瓷有盖冲杯为上。” 泡饮技艺,充满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其先后次序是: ———“烹煮泉水”,至水沸; ———“沐霖瓯杯”,即烫洗茶壶、盖瓯、小茶盏; ———“观音进轿”,用茶勺从茶罐里取适量茶叶; ———“观音入宫”,把茶叶放入茶壶或有盖冲杯; ———“悬壶高冲”,用沸水高冲入茶壶或有盖冲杯,让茶叶转动; ———“春风拂面”,用壶盖或瓯盖刮除泡沫(现在不少人把头遍茶水连同泡沫一起倒掉); ———“瓯里酝香”,冲泡后,稍候片刻,让茶叶舒展,溢出芳香; ———“细闻幽香”,即未尝天真味,先闻圣妙香;#p#分页标题#e#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中指扶杯,食指扣住瓯盖,拿起盖瓯; ———“行云流水”,将盖瓯底在茶盘边沿轻轻一抹,或在茶巾上擦一擦,去掉杯底水滴; ———“关公巡城”,将茶汤巡回注入几个小盏; ———“韩信点兵”,将剩余茶汤一点一滴地分到各小盏里,让各盏浓淡均匀。 此时,方可共同举盏,赏色闻香,品啜甘露!款款茶艺袅娜清香

上一篇:行政法互动式教学实践 下一篇:法学专业教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