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革新研究

时间:2022-09-23 09:42:52

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革新研究

【摘 要】在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消极影响。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已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革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6-167-01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经过几十年的高校外语教学实践的探索,针对目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己进入到了“深水区”。改革的实质就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革新。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符合教育规律,基本满足社会发展要要,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但是,有些问题凸显、亟待解决。学生英语异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由于近年高校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存在师资短缺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考核方而,很多高校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教学过程管理不严、不科学。

二、大学英语教育理念的革新

基于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课程的内涵建设己摆在突出地位。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以内容为依托教学”)成为教学理念主流。CBI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将后现代教育观(Postmodemism and Education)与生态化教育观(EcologicalEducation)有机结合,形成当代教育理念。

后现代教育观强调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它重视“差异性”和“异质性”。

生态学( Ecology)的定义是由德国学者赫克尔(E.H.Ha-eckel)于1866年所提出,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以学习者为本,注重人性,充分实现学生追求白由和个性的完全解放。

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革新

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主体,即以EGP(English for GeneralPurposes“通用或基础英语”)为基础,侧重ESP (English forSpecial Purposes“特殊用途英语”)。教学手段从“传授一接受式”转变为“探究式”、“任务式”、“抛铺式”等。此教学模式要求相应的措施: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掌握较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灵活运用“元认知(Metcognition)”策略。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建立和谐的正能量的师生关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二)加强学生管理

英语教学效果和日常学生管理息息相关。要以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抓手,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状况,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时空的立体式学生管理。

(三)分层次教学

它体现了“生态化”教学观,避免“同质化”现象,减少“学困生”的比例,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大多数高校分层次教学仍停留在表象,或只是在进行局部试点改革,并没有普及并深入落实。

(四)优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对高等学校高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一个优化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二个层而的内容:课程体系总体结构的优化、课程类型的优化以及课程内容的优化。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特色优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如,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优化的英语课程体系应具有实用性、独特性等特点,体现少而精、够用即可的原则。压缩EGP(基础英语)学时,提高ESP课程、后续课程的比例;减少必修课,增加实用的选修课;加强实践谍的权重和指导。优化课程体系时应注意系统性、可持续发展性、前瞻性。

(五)教学评价改革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英语教学的评价仍依赖于期中、期末考试等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评估的科学性、公平性。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是减少终结性评价的权重,加大形成性评( Formative Evaluation)价,将两者有效结合。

四、结语

与时俱进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时展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是人文化教育、生态化教育的具体实践。它们强调教育内部元素间的整体性、联系性、互动性、平衡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挥棒”。

上一篇:教育者面对问题学生的“武器” 下一篇:改进教学方法着力提升任职教育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