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德育工作中的创新教育

时间:2022-09-23 03:35:46

浅议德育工作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虽然我们早就提出了“德育为先”,但在培养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我们的德育却缺乏“创新”。其实,德育教育作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尤其是教育形式更需要不落俗套,更需要创新。

关键词:德育工作 创新 实效

一、德育工作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德育实效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句话流传了几千年了。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在平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幽默风趣的动作,一丝热情的目光,都可以给学生以很大的鼓励。作为教师应该多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多了解他们的最爱以及他们不愿作的事情。与学生平等相处,象朋友那样与他们沟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是他们由喜爱自己的老师而变到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

我们看德育的实效性,必须看到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形成学生能够有自己的道德原则,会自己进行判断,能够进行自律的过程。首先,树立每一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点,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在育人,这是由教育自身的规律性所决定的。教师的政治观点、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甚至言语、仪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教师每一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比如说,要求学生见到纸屑主动捡起,教师自己先要做到,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才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二、德育工作需要形式上的创新,差异性的教育

在我们日常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因人而异,分层要求,正面引导,开展多彩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个性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由于学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不尽相同,性格特征存在着差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品德的不同点,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不搞“一刀切”,而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顺应个性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高标准与基本标准相结合,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如有的学生家庭离异后,行为习惯不太理想,满口脏话,欺负同学,这时候,教师就应引导其不说脏话,与同学团结互助;有的学生在老师、学面前表现很好,俨然是一名好学生,但在家里,任性、骄横、目无尊长,这时候,教师更应该倾注心血,争取家长支持配合,引导其言行一致,人前人后一样;而有的学生成绩优良,还乐于助人,就是怕吃苦,不爱劳动,这时候,教师就应从培养其吃苦耐劳、磨练其意志入手。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的德育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切入口尽量小一些。

当然,在引导教育时,要避免空洞的说理教育,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争章活动作为“雏鹰行动”的重要内容,应成为少年儿童发展创新天赋、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通过“雏鹰争章”活动把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更加阶段化、具体化、活动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作得到。将争章活动与提高德育实效紧密结合,如引导学生争达服务章时,就应与德育知识“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结合在一起,并分阶段实施,低年级重点引导学生认真参加班级学校规定的值日生、大扫除等公益活动;中年级应重点引导学生为美化教室、校园和周围环境做两件以上的好事,并积极参加“手拉手”互助活动;高年级应重点引导学生在社会上有一个学雷锋送温暖利民服务点的小岗位,并坚持三个月以上。章目要求制定后,可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争章环节,开展与之适应的假日团队活动,使活动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尽可能少讲些大的道理,多开展些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班队活动,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教师可引导学生收看新闻联播,在班中开设“一句话新闻”让学生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开展“可爱的家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的熏陶。

三、德育工作需要教育观念的转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结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在德育工作中,要改进工作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勤于动脑、敢于质疑的“小问号”,勤于探索、善于钻研的“小发现”,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小能手”。

在传统的观念中,许多教师都把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句号走”作为自己的天职。其实,现代教育思想更需要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一个好的提问往往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少年时期是一人一生中最具有创新禀赋和潜能的时期。保护好这种天赋,需要我们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作为老师,要善于倾听孩子们的问题,不能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幼稚就置之不理,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用“为什么”与现实世界磨擦出创新的火花。

传统教育经常把同样的知识以同样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只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主动学习才是成功的教育。因此,让学生自己去经历知识产生、应用和发展的全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好他们的观察力,鼓励他们多想“是什么”,创造一切条件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事物,探索真理。对他们的观察、实验结果,要多给予表扬,即使是错误的结论,也不要急于否定或武断的下结论。

在一般老师心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受到老师的“偏爱”,评价学生时也往往以成绩来衡量。我们改变传统的评价体制,大胆鼓励,保护好每一位学生的好胜心,引导他们“做什么”,发挥好他们的创造力,给每一位同学展示才能,发挥特长的机会,让他们在“我能行”口号的鼓舞中大胆创造,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创新教育呼唤德育创新,尤其是德育方法的创新,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应与时代同步发展。我们应该继承那些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同时借鉴先进理念 ,为德育补充新的营养,“德育创新”的着眼点在于为国家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人才,为此,我们也要以创新精神来对待今天的德育教育。

上一篇:浅谈对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高考训练中现代文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