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9-23 02:50:13

浅析中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 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着诸如人才匮乏、信息技术落后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壮大。因而,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的路径是以信息化为依托,人才的增加及素质的提高为基础,规模经营是其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问题 现状对策

第三方物流通常又称为契约物流或物流联盟,是指从生产到销售的的整个流通过程中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它的特点是本身不拥有商品,而是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或结成合作联盟,在特定的时间内按照相应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它运用现达的信息技术,快速、准确的协调和传递信息和实物,从而提高采购订货、运输、仓库管理、装卸,以及配送发运的精准化和自动化水平。第三方物流经营的范围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以及其他附加的增值服务等。

一、中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方物流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传入中国。我国引入第三方物流的时间虽然不长,第三方物流却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的关注。我国第三方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都很大。从形成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大体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转型而来的物流企业;第二类是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物流企业;第三类是新创立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第四类是新兴跨区域的民营物流企业;第五类制造企业自己建立的物流公司。

总得来说,我国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的发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现出许多物流企业,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像中远物流,中外运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甚至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优势。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症结具体表现为: 1.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且物流成本较高。目前我国物流企业规模普遍不大,有的只有一两辆卡车,运输能力极为有限,网络运输网点较少,服务设施较差,服务质量也无法提高。

2.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第三方物流企业总体来说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不强。

3.对物流的整体认识也较为落后。物流公司对物流的信息化功能、包装等再增值的功能、路径规划功能认识不清,以为物流只具有运输等一些简单功能。

4.企业物流人才较为匮乏。我国物流专业人才严重紧缺,已经被列为12 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 60 余万之多。

5.物流成本的界定不清,影响企业合理计划的制定。企业只关注显性成本,而忽略了不少隐性成本。

6.运作模式的不匹配性。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是简单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运营模式,不管这一模式是否适合自己,因而引起运作模式水土不服现象的产生。

总之,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人才匮乏、信息技术落后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急需解决,否则,我国物流企业难以发展壮大。

二、加快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本对策

国内国际物流需求量的增加迫切需要我国在较短的时间之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缩小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针对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改进我国物流发展的基本对策主要有:

1.加大企业转型力度,增强企业经营活力。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使企业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增强企业活力,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进程。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还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增加融资渠道,以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

2.按照欧美地区物流行业标准,培育竞争力较强的、具有规模化效益的现代物流企业。欧美国家物流行业的发展较成熟,因此,中国的物流企业必须以他们的标准为标准,对企业进行改造。

3.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和信息设施是物流企业服务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物流服务质量的高下。为此,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EDI)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实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4.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的力度。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物流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5.从粗放式经营到集约化经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终动力。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经济实力强大的企业具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更容易获得顾客的信任。

总之,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的路径是以信息化为依托,人才的增加及素质的提高是基础,规模经营是其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崔介何:物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64.

[2]韩长军:我国第三物流发展概况及思索.物流工程.2007.(1):60~61

[3]贾晔清唐康: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7.(01).71~73

[4]杜文任民主编:第三方物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25~226

上一篇:浅议引进第四方物流服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下一篇:物流产业现有政策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