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视角辨析小学课文中的比喻与比较

时间:2022-09-23 01:59:59

从三个视角辨析小学课文中的比喻与比较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使用了“像”“好像”的句子。根据笔者统计,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到六年级(小学阶段)总共有353篇课文,其中180多篇课文里用到了“像”“好像”这两个词。低段稍微少点,越往高段越多。比如:四年级上册总共32篇课文,20篇里有它们的身影,六年级上册里总共28篇课文,19篇里有。一篇课文内,少则一个,多则七八个。比如《清澈的湖水》中有八个,《秦兵马俑》里有七个。为了称说方便,本文将用了“像”或者“好像”的句子,统称为“像字句”,且用“A像B”来表示。

在语言实践中,“像”“好像”的语义很灵活,可以表示比喻、比较、猜测、说明和举例等等。不论是在执教小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还是去小学听语文课时,笔者都曾碰到过对“像字句”的表意判断错误或者争论不休等问题。其中争论比较多的,也是最难辨析的要数比较和比喻。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像字句”中的比较与比喻的辨析。

其实,比较是一种逻辑方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本来应该各行其道,互不干涉的。可是,在语言实践中――尤其是在“像字句”中,它们经常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以至于混淆视听。

刘大为先生说:“比较是一种逻辑方法,比喻却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严格地说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它们并不在一个可以相提并论的层面上。任何一个比喻都包含了一个比较,没有比较,本体、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关系就无从确定。”[1]由此看来,比较和比喻虽然属于不同范畴,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没有比较,比喻就无法成立。

那么,究竟如何判断“A像B”是纯粹的比较还是包含了比较的比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去考量。

一、 看A、B是否本质不同

何为本质?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它对事物的性质、状况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他像一棵小草”,这里的“他”和“小草”的本质就不同,前者是人,是高级动物,后者是植物。

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里说:“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某些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2]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里强调“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又必须在其整体上极其不相同。”[3] 钱钟书先生在他的笔记体巨著《管锥编》里说:“凡喻必以非类”、“譬喻以不同类为类”。[4]

这里的“性质不同”“整体上极其不相同”“不同类”,说的就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类事物,简单理解为“不同类”。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判断“A像B”是比较还是比喻,简单的方法是:首先要看其中的A、B是不是本质不同。如果二者不是本质不同,而是本质相同,则是比较;如果二者的确本质不同则有可能是纯粹的比较,也有可能是含有比较的比喻,这还得结合下面的条件进一步分析。例如:

(1)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选我》

(2)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画杨桃》

(3)他还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不马虎。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万年牢》

(4)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

(5)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

(6)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

例(1)中“我”和“他”的本质相同,都是具体的人,且两人有共同特点:爱劳动,爱集体,这是通过比较寻找相同点;例(2)中眼前的杨桃和平时看到的杨桃都是具体的杨桃,只是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呈现的状态不同而已,这里是通过比较寻找不同点;例(3)中今天的他与过去的他是同一个人,而且还是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不马虎,这也是通过比较寻找相同点;例(4)中雏鸟与它的母亲是都是同类鸟,本质相同,而且特点有同(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有异(一个有圆圆的白点,一个没有),这是通过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四个“像字句”中的A和B都不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也不符合陈望道先生所说的“必须在其整体上极其不相同”的要求,因此这里只有比较,而没有比喻。

例(5)中,“桃子、石榴、苹果”属于水果,落花生不属于此类,因此,这个“像字句”中的A、B是“在其整体上极其不相同”的,属于本质不同的。例(6)中,雏鸟的“整个身子”与“蓬松的球儿”属于“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但是,这两个句子里的“像”“好像”究竟是表示比较还是比喻呢?这还得考虑另外的条件:A、B是否具有相似点。

二、 看A、B是否有相似点

“像字句”中的A、B是否具有相似点,是判断其是否表示比喻的非常重要的依据之一。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写道:“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类似。”[5]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这样界定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者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6]陈昌宁先生说:“相似点被称为比喻的灵魂,是比喻存在的基础。”“相似点是沟通本体、喻体的桥梁。”[7]刘大为先生说:“比喻利用的是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似关系。”[8]

综合分析上述著名论断,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比喻中的A、B是相似关系,而不是相同或者相异关系。如果将这一点与第一条结合起来,则可以这样说:“像字句”中的A、B不仅要是本质不同的事物,而且必须具有相似点,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才有可能是比喻,否则就不是比喻。

前文分析了例(5)中的“桃子、石榴、苹果”和落花生是“在其整体上极其不相同”的。那么他们之间是否有相似点呢?且看:作者拿落花生跟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为的是突出它们的不同点(落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成熟了,人们也看不见;桃子、石榴、苹果则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是否成熟,一眼就能看见――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而不是突出它们的相似点,所以这里的“像”表示比较,而不表示比喻。

在例(6)中,雏鸟的“整个身子”与“蓬松的球儿”属于“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蓬松的球儿”,不仅圆圆的,而且软软的,很柔和,摸起来很舒服,看起来很养眼,整体非常可爱。雏鸟的“整个身子”究竟怎么样?作者没有明说,只告诉读者“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由此读者可以借助想像来感受雏鸟的体态之可爱:圆圆的身子,柔柔的绒毛……因此,它们之间是相似关系,而不是相同或者相异。所以说,例(6)里用了比喻。

三、 看A、B是否等值

对于有些“像字句”的表意,仅仅根据上述两条还不那么好确定,这时候就需要从A、B是否等值这个角度来考虑了。

所谓等值,《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上的解释是:“(不同事物间)数值或价值相等。”[9]崔应贤先生说:“比较中的A和B,建立的基础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说‘A像B一样高(长、重、厚、黑……)’,理论上完全可以转换成‘B像A一样高(长、重、厚、黑……)’。实际运用中不能转换的,要么是表述中的主客体问题限制了这种自由;要么是否定性比较判断中形成的表述语义不对应造成的。比喻中的A和B情况就不一样了,通常都表现为‘一头沉’,也就是说在表达观念上两者之间是不等值的。”“如果比较的双方在认识前提预设上是等值的话,比喻却是不等值的。”[10]

例(1)是比较,不是比喻,句中“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如果不考虑主客体因素,说成“他要像我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是完全可以的。

同样道理,例(4)里“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如果不考虑主客体因素,说成“它的母亲多么像它: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也是可以的。

例(6),如果说成“它好肥,一个蓬松的球儿好像整个身子”,这就令人费解了。这个例句中的A、B本质不同、具有相似点且不等值,因此这里的“好像”表示比喻。

由此看来,我们可以根据A、B是否等值来判断一部分“像字句”是表示比较还是比喻。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三个“像字句”:

(7)那孩子像书桌那么高。

(8)那孩子像门口的那棵小树一样高。

(9)那孩子像大山一样高。

这三个“像字句”中的A是“那孩子”,B分别是“书桌”“门口的那棵小树”“大山”,很显然,这里的A、B是本质不同的。从字面上看,三句都是通过A与B的比较来寻找相同点“高”,而不是相似点。能否就此判断它们仅仅只表示比较呢?不能。

例(7)、(8)里的“像”可以理解为“等同”、“差不多”,这两句可以分别说成“那孩子跟书桌差不多高”“那孩子跟门口的那棵小树差不多高”,这里的“那孩子”与“书桌”、“门口的那棵小树”是平等的关系,是等值的,理论上前后位置完全可以互换。因此,这两句都属于纯粹的比较。

例(9)里“他孩子”和“大山”就不等值了,谁家孩子有“大山”那么高啊?别说“大山”,就是“小山”也得有个几十上百米高吧?甭说小孩,吉利斯世界记录里最高的自然人也不到三米啊。显然这里的A、B是非常明显的“一头沉”。如果将A、B对调,说成“大山像他孩子一样高”,那还叫“大山”吗?这里的AB之间从字面上看具有相同点“高”,实际上是相似关系。因此,这里用了比喻,是包含了比较的比喻(比喻是否贴切,另当别论)。

总而言之,判断一个“像字句”究竟是表示比较还是比喻,要从上面三个方面综合考量。这三点可以作为判断“像字句”中的比较与比喻的“试金石”,而且可以触类旁通,用以分析含有“仿佛、犹如”等词语的句子,判断它们究竟表示纯粹的比较还是包含了比较的比喻。

参考文献

[1][8] 刘大为.“凡喻必以非类”、“同类作比即比较”的质疑与比喻理论的建构[J].修辞学习,2004(2).

[2][6]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5]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 钱钟书.管锥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陈昌宁.从相似点看比喻与比较的区别[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9]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10] 崔应贤.也谈比喻和比较的区别[J].修辞学,2005(6).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分析 下一篇:李丰:我为什么创办峰瑞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