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法和途径

时间:2022-09-23 01:58:55

3D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法和途径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3D打印技术的兴起,也掀起了一股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改革的浪潮。3D创客教育的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相关设备,为同学们构建出生动形象的知识模块,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加深他的印象。将3D创客教育理念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自主设计收获不一样的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加深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因此,本文就3D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3D创客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 融合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创客教育是一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构建出轻松自由,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随着新课程改革日益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逐渐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靠拢,而3D创客教育作为一种自主性较强、主体地位突出的教学模式,其走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趋势已不可避免,因此,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将创客教育理念与教学课堂相融合,便是当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1转变教学理念,将3D创客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中去

3D创客教育是一种以3D打印技术为载体,具有创新性、体验性、互动学习性等特点的新型教育模式。由于这种教学模式还未产生系统的教育教学方针,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将这一新型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理念的转换:

1.1“做足功课”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

3D创客教育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想要将3D创客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首先就需要对3D创客教育有足够了解,对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有关3D创客教育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同时结合自身丰富的日常教学经验,运用合理的方法,将3D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1.2合适的设备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要条件

3D创客教育的关键在于3D打印技术,而3D打印技术的关键则是一套合适的设备。要想实现3D创客教育与信息技术课堂的完美融合,首先就需要一套便于小学生理解操作的3D打印设备。3Done是一款易于小学生学习使用的3D建模软件,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中,可以结合实践情况,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这款简单易懂,便于上手的3D打印设备教授学生们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

2依据课本内容,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

2.1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与3D打印技术有机结合

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小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掌握其基本技能,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在实现3D创客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融合的目标是,就要将其教学目的利用3D打印技术来实现,教师可以利用3D打印直观性强、多样化、空间性强的特点,通过反复的操作实践,加深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发散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在3D打印的具体操作中,教导他们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目的。

2.2将课本内容与3D打印技术有机结合

一种教学理念从产生到实际运用,首先要做的便是制定详细教学方针,将课本内容与教学理念完美融合。因此,想要实现3D创客教育与信息技术课堂相融合,就需要教师将3D打印技术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例如:在《参与网上学习》“名片DIY”的任务时,教师就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教学,首先让同学们发散思维构思自己的名片,接着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专属名片,最后让他们通过3D打印技术将自己的名片打印出来。当拿到自己的专属名片时孩子们脸上喜悦无比。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起他们的兴趣,极大的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采取有效策略,高效运用3D打印技术

3.1展现3D打印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对这一学科自主学习的动力。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较为有趣的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元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而随着3D打印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向学生们展现出3D打印的魅力。

比如,教师在讲授《设计制作标志》一节时,可以充分利用3Done的快速空间建模功能,将学生们所设计制作的标志打印出来,让他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从而点燃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同时,教师可以适时的向他们普及一些信息技术的相关应用,教导他们掌握一些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以此来开阔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将日后从事信息技术研发的种子植根于他们的脑海中。

3.2灵活运用3D打印技术,让课堂“活”起来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中,灵活运用3D打印技术,让课堂“活”起来,是实现3D创客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相融合的关键。将3D打印技术引进到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就要充分利用3D打印技术将图纸变为现实的能力,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3D打印技术这一特点,将原本只能呈现在电脑桌面上的图像实物化,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活”起来。

比如说,教师在讲述《认识机器人》一课中,可以先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一个机器人模型,以此为引将学生带入到课本内容中去,随后再开展相应的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将3D打印技术与信息技术课堂有机融合,可以营造出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3D创客教育逐渐被引入到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将3D创客教育引入教学课堂,开展创客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中,要依据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将3D创客教育这一新型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以创客方式进行学习思考,发散思维,学会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设计创作一些东西,了解一些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相关基础技能。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以及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袁传文.3D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探索[J].广东科技,2016(11).

[2] 叶小峰.3D打印在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艺术科技,2015(03).

[3] 王照亮.基于Web的3D教育游戏的研究与设计[J].宁波大学报,2014(8).

[4] 陈月新.当3D打印技术遇上创客教育[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9).

上一篇:略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下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